小小煤球将影响中澳两国关系
最近一段时间,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关系备受国际关注,原因就是黑黢黢的煤炭。还记得前段时间,澳大利亚为自家煤炭卖不到中国而心急如焚吗?如今一个礼拜过去了,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但是与最初举国沸腾相比,现在无论是澳政府,还是当地大多数媒体,都在低调处理中国对其"煤炭限购"的问题。
澳大利亚的煤炭行业,在早些时候是十分惨淡的。中国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焦煤出口市场,2017年在澳大利亚煤炭出口总量中占比26%。而数据显示,在1月时,从澳大利亚卡斯尔港运往中国的煤炭环比减少了30%。
对中国的这个举动,大家都能感觉到,此举对澳大利亚是颇具针对性的。而且,"煤炭限购"政策施行之后,澳大利亚也确实因为找不到中国卖家愁苦不已。
对此,澳大利亚的众多媒体都将它和政治挂钩,认为中澳的煤炭贸易变化,是基于政治局势演变来的。但也有一部分媒体认为,这是因为中国正尝试"以自产代替进口",并不只是针对澳大利亚的"政治性限购"。
从澳大利亚国内的舆论来看,此次对华行动的背后,充满了矛盾、挣扎和小心翼翼。澳大利亚也不得不谨慎、低调得处理这次煤炭问题。
其实,煤炭贸易事件之前,还发生了一件让两国民众都非常不愉快的事情。不久前,美国"围剿"华为之后,澳大利亚最先响应美国号召,率先对华为采取了行动,被外界一度认作"反华急先锋"。
在这种情况下,外界媒体自然就很容易将中国的反应和政治因素挂钩。不过我国也及时澄清了这个问题,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曾表态:我国各个海关口岸都接受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煤炭进口报关。
如今,澳大利亚正努力将煤炭事件与华为,乃至两国关系作最大限度的切割。
澳大利亚官方多次表态,称不相信此次的中澳煤炭贸易变化与政治因素有关,也用了许多的言行,来表明自己对中国的需要和期待与华的继续合作。相信经历这次煤炭风波之后,澳大利亚在对华关系上,必会做出更加正确、明智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