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优化营商环境将有新动作,上海今年上半年拟推企业电子身份证
2月28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一窗通”平台沟通会上,蓝河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张伟,以及其他三名企业代表受邀发言。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2月26日,上海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近一年以来,申请人共通过“一窗通”平台填报开办企业申请55.5万户,正式提交37.13万户,已核发营业执照27.98万户。
今年上半年,上海还拟推企业电子版执照,这在业内被称为企业“电子身份证”。届时,不但可查企业注册信息,股东等情况也将便捷查询。
公司成立了融资怎么办?市监局现场回应
张伟的身份,和其他三位企业代表略有不同。他是持上海市永久居留证的德国专家。换句话说,他是外籍华裔,在上海永久居住。
以往,这些人才在上海开办企业,受限颇多,基本按外资企业管理。
2018年3月,上海自贸区在全国率先试点,允许持永久居留证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凭永久居留证作为身份证明创办科技型企业的政策。
该政策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外籍高层次人才,可凭其持有的永久居留证作为在自贸区内设立科技型企业的身份证明,并与持有中国居民身份证人员设立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张伟在MOCVD、光电半导体和太阳能装备技术以及材料技术领域,有着二十多年研发和一线产业技术经验。
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自己目前所在的半导体公司,自开办以来,他一直觉得,有一些配套的技术,在一个新的平台里面,可能会发展得更好。
在新政策推出后,张伟凭所持的永久居留证,仅用了一天时间,注册成功新公司。
不过,开心没多久,张伟就遇到了新问题:“技术公司,资金很重要。以我的身份去融资,会不会加不了其他股东?”
事实上,因为没有先例可循,去年,他陆续咨询过一些人士,得到的答复都不尽相同。
他的担心,在现场得到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处长俞培刚的回应。俞培刚当场表示:“这里我可以很负责跟你说,因为你现在办的是内资企业,所有今后的办理,事实上是跟内资企业待遇一样的,包括你的增资扩股都是同等的。”
俞培刚称,我们国家内资外资政策的区分,在于投资人的身份,这个投资人身份并不是以护照作为标准,而是以居住证作为一个标准。
“如果你持有国内的居民身份证,你就是办内资企业。永久居留证方面,虽然国家政策目前没有明确规定,但上海自贸区可以先行先试。”
一照多址后,终于不用再开40多家分公司
和张伟的困惑不一样,爱君连锁集团创始人夏君不想再开分公司了。
夏君说,爱君集团是一家家政企业。这个行业,消费者一定都是就近用工的。有时候,企业注册地址和经营地址不一样,消费者会不放心。无奈之下,夏君开出了40多家分公司。
分公司营业执照上,只用写负责人,为了方便管理,一般写店长名。这个行业,员工流动快,隔几个月换负责人,并不稀奇。每次换人就是公司材料变更,加上每年年检,交各种材料,夏君深感无奈。
2016年7月,原市工商局出台《关于支持长宁区加快推进上海市“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创新实验区、上海虹桥航空服务业创新实验区、上海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建设的若干意见》,首次在上海市范围内提出“一照多址”的概念,并在长宁区试点实施。这意味着企业在同一登记机关设立分支机构,不再需要申请新的营业执照,只需要在母体公司营业执照上增加经营场所地址即可。
2019年1月,上海市家政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上海爱君家庭服务有限公司对其下属的四十多个营业网点申请办理“一照多址”经营场所备案。长宁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科的杨勇当场对先期提交的两个网点办理了备案。
“政策的创新真真切切地为企业带来了获得感!”夏君说,家政行业是个微利行业,合理的便利,是对企业最大的支持。
现在,长宁区“一照多址”试点企业已近20家,备案网点近200个,改革亮点被国务院办公厅作为典型做法通报表扬。
今年上半年上海拟推企业“电子身份证”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透露,2018年3月底,上海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正式运行,上海新设企业通过工商、公安、税务并联办理。
在上线的近一年时间里,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牵头,通过整合申报内容为申请人提供线上开办企业一表填报平台;通过后台数据共享为各相关部门提供审批提速增效支撑;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办理通道,充分尊重申请人意愿,为其提供灵活、便捷、高效的开办企业环境。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牢固树立“店小二”的改革和服务理念,除了开办企业“一窗通”平台外,还推出了支持外籍高层次人才设立科技企业、支持新兴行业、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一照多址、容缺受理、政银合作等一项项改革措施。
下一步,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全力打造营商环境的新亮点、新标识,重中之重就是打响“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改革工作精准性、落地率、覆盖面。
精准性即是聚焦企业办事痛点、堵点,对开办企业推出无纸化全程电子化登记服务,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公司执照。聚焦企业退出难,继续完善注销企业“一窗通”平台,缩短企业注销办理时间。
落地率则是注重政策出台后的实施情况,加强培训指导,通过多种方式评估、测评,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上海开办企业时间缩短到3-5天,注销企业时间缩短1/3。
覆盖面则要推动政府管理流程再造,实现“一窗通”覆盖开办企业全部环节,在去年的基础上,对公章刻制、就业参保登记系统进行深度整合,企业只需登录一个网站,填写一次表格,切实提高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