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这家曾经风光无两的房地产中介消亡了

财经

2019-02-27 21:35


行业风口之上,第一批冲上去的创业者几乎摆脱不了“阵亡”的结局。

从P2P、共享单车、长租公寓连环暴雷,再到如今的互联网房地产中介巨头频陷关停、盈利难等困境,一场又一场“飞蛾扑火”的故事在资本市场中轮番上演。

今年2月,曾经誓言颠覆行业的房产中介平台爱屋吉屋被曝网站及APP停止运营,进入清算程序,曾经的行业颠覆者反被传统行业颠覆。

“纵然无行业不互联、无企业不互联已经成为行业趋势,但是互联网本质上只是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产业。房地产低频、非标准化、高货值的交易特点决定了互联网中介仅仅通过线上烧钱换市场、不开线下门店、不依靠经纪人的盈利模式是不成立的。”我爱我家原副总裁胡景晖在接受凤凰网房产记者采访时表示。

事实上,爱屋及屋并非孤例,平安好房于1月11日停止其官网和APP的对外业务,新房、二手房和租赁的经纪业务均被停。好屋中国于2017年9月被明牌珠宝全部收购,房多多在尝试“直买直卖”二手房交易模式遇挫之后陷入沉寂,房天下则陷入转型困局。

在资本的催化下,经过各自野蛮生长、争相竞逐,互联网房地产中介出现了“殊途同归”的现象。

昙花一现

邓薇可能并不会料想到,曾经豪言“要用互联网飞机大炮方式挑战传统房地产中介的刀耕火种”的宏伟愿景,会在5年后戛然而止。

这已经是她第七次互联网创业失败,与之前频繁出席公开场合并活跃接受媒体采访所呈现的高调不同的是,如今的她,很少出现在公开场合,对于记者接连致电及短信采访皆未有回应。

前一次创业失败是,2013年底,她所创立的互联网出行平台——大黄蜂被快的打车收购。而更为悲剧的是,这次的“滑铁卢”让其把平台域名也卖了。

如今,在百度中搜索打开“爱屋及屋”的官网,出现的是“一楼房东”的信息。


一位房地产中介资深人士称,创始人对房地产行业不熟悉、没有成本及收入优势,频繁变换商业模式是爱屋及屋走向破灭的重要原因。

2014年,在资本寒冬的背景下,大量互联网公司面临生存问题。邓薇与同为资深互联网人士的黎勇劲、吴铮成立了爱屋吉屋,并在短短273天内让一家互联网房产中介达到10亿美金的估值,这让爱屋及屋一举成为2015年中国房地产业的黑马。

随之而来的是,仅仅一年半,爱屋吉屋完成了从A到E的5轮融资,合计融资3.5亿美元,估值约60亿元人民币。投资方更是包括淡马锡、晨兴资本、高榕资本、顺为基金等在内的多家知名VC。


与链家、中原“线下门店+线上铺开”的商业模式不同的是,爱屋及屋从创立之初便信奉“轻资产”的发展模式,以互联网思维,凭借去门店+狂铺广告+补贴用户+高薪挖经纪人的市场逻辑,单刀直入进军租房二手房领域,在房地产中介市场狂奔。

不用跑到中介店,手指一点,就能预约看房、签约;租房市场佣金全免,二手房市场仅收取1%的佣金,佣金额低于1.5%-2.5%行业水平……全新的互联网玩法让爱屋及屋一时间成为了市场的宠儿。

截至2015年底,爱屋及屋将业务拓展至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杭州、武汉、成都、重庆、南京,而在疯狂的跑马圈地之后,爱屋及屋一度仅次于链家和中原地产,位居行业第三位。

高估互联网思维、低估传统房产中介,让爱屋及屋在“得房源者的天下”的二手房市场经历一波迅猛发展之后开始走向拐点。

2016年,在融资金额不断缩减之下,爱屋及屋不得不走上了“开拓线下门店”、提高佣金的道路。然而,在重走传统中介的老路上,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爱屋吉屋并没有沉淀多年的房地产基因,下坡路已是大势所趋,直至最终“阵亡”。

败局“基因”

“很多人认为通过线上获客成本会低于线下。事实上,恰好相反。市面上70%的房源还是来自于线下门店的委托,尤其是在现在卖房市场的大背景下,线上并不具有优势。此外,行业收2%的佣金,你收1%,收入又是别人的四分之一,既没有成本优势,又没有收入优势,你这不是死得很硬朗吗?”胡景晖道出了爱屋及屋商业模式的弊端。

据相关媒体报道,2015年7月在房源获取上,爱屋吉屋的广告带来的业主主动委托大约占到50%,30%来自爱屋吉屋经纪人开发,其他渠道占到20%。过度依靠广告的获客渠道加剧了其对资本的依赖。

事实上,在开始拓展市场之时,爱屋及屋便请来著名喜剧演员蔡明做代言,其广告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随处可见。动辄上千万的广告宣传无意加重了互联网公司的成本。

此外,作为房产中介的重要一环的经纪人,爱屋吉屋改变了传统中介“低底薪、高提成”的薪酬模式,开出了“6000元固定底薪”、“65%的提成”等诱人条件,其待遇普遍高于链家、中原等传统房产中介。这也进一步加重了爱屋及屋的支出成本。

据相关机构数据显示,爱屋吉屋在2015年1-9月,以4.04%的市场份额位列上海中介市场第三位,而2016年1-9月,爱屋吉屋在上海的市场份额下滑至1.73%,排名跌落至第八位。

2016年,爱屋及屋更是被爆出欠薪、裁员、关店等一系列问题。

“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可以被机器取代。房地产行业是很地域性的生意,买房这种低到一人一辈子可能一两次的频率意味着,即便有过高的广告投入,也并不会像淘宝购物一样,带来销售量及蓄客的飞涨。在交易过程中,需要大量房地产经理人的撮合促成成交。”一位房地产中介人士说。

此外,诸如房地产等传统行业是经过百年发展,有其自身的沉淀,众多互联网企业缺乏对开店、选址、共享房源、绩效制度等房地产行业内在管理运营规律的认知,这也造成了内部管理层面的混乱。

据一位曾经在爱屋及屋工作的知情人爆料,2016年7月之时,爱屋及屋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当时总部要求招聘组每人每周都要有10个经纪人入职的业绩,不然就会扣工资。为了达到要求,大多数的操作就是在网上搜索学历‘高中’进行招人,连蒙带骗地骗过来面试,然后天花乱坠地说一些不靠谱的话,很多人刚来北京信以为真,这样招聘进来的人质量可想而知,学历和素质上根本不能和链家、我爱我家比。随之而来的是,很多人报到之后,做了几天觉得被骗了,再离职。”

此外,爱屋及屋涉嫌一房多卖、卖房诉讼等事件更是层出不穷。



与爱屋及屋同年成立的平安好房,同样是互联网房地产中介的代表。本来背靠中国平安的资本巨轮,平安好房是不差钱的代表,在2014年,平安好房曾推出520购房节,实现了794万次的点击,成功售房669套。”但最终也免不了高管被免职、平安城科、网站App停止运营的结局。

比爱屋及屋成立早3年的房多多在尝试“直买直卖”二手房交易模式遇挫之后陷入沉寂,2014年决定从信息平台转向交易平台的房天下也市场上碰了壁。

“一个互联网项目的成功,应该是需求导向、产品导向逻辑下的成功,而非是披上互联网外衣后的伪成功,也绝不是上线网站或者移动端,就称之为‘打造了一个成功的互联网平台’这么简单。”房地产和互联网研究院院长相国良曾公开撰文称。

线上线下之争

初次吃螃蟹的人难免成为众矢之的,而后来者的前赴后继也正在改变行业趋势。

“当风口来袭,资本不理性、市场也不理性、操盘者也不理性,全死。等第一批全死光了,可能第二三批才能成点事。”一位房地产咨询机构专业人士对凤凰网房产记者说。

事实上,线上与线下融合已经成为未来房地产中介的大趋势。

去年4月,作为中国存量市场最大的玩家,左晖推出互联网开放平台——贝壳找房探寻之路的to B+C的模式,从链家垂直领域正式切换至平台领域;同年6月,58集团和安居客联合我爱我家、万科二手房物业、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中国、麦田房产等多家线下中介平台发起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

前者是从线下走到线上,而后者是从线上走向线下,房地产中介呈现了抱团取暖的趋势。

互联网为房地产中介带来效率的改变并不是特别明显,房地产中介行业的核心是人,互联网再厉害,没有用,人是最灵活的变量因素。在另一种程度上说明,‘线下’往‘线上’走比‘线上’往‘线下’走要容易些。”一位资深房地产业内人士说。

“一方面要权衡好线上及线下的关系,另一方面,行业要更加开放、多元,要充分竞争,不是未来垄断,在行业多元化建立规则。现在的房地产中介,还是买方及卖方委托同一个房地产中介,我们采用的居间方式,一手托两家,单边代理,并不是双边代理,现在的交易模式就如同在法庭上原告与被告请了同一个律师,亟待完善住房交易体系。”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显示,2018年北京二手住宅共成交153407套(数据不包括12月31日),比2017年的13.6万套稍微增加。而据行业资深人士称,如今的北京房地产经纪人约有七八万左右,这意味着平均一个房地产经纪人每年也仅能卖出两三套房子。

互联网技术为行业赋能的效果受到了部分业内人士的质疑。

互联网的技术的目的是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客户体验,而不是去搞垄断,不能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互联网技术为房地产行业赋能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技术上的过渡投入,必然让其付出更多的成本,为了让成本得到有效分摊,要实现更多盈利势必会形成垄断,而垄断就会让其走向行业的背面,不垄断又不行,所以要上市、要有漂亮的财报,在资本裹挟、技术的过度,让会让某些做平台的房地产企业走上不归路。”胡景晖分析道。

资本为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加速的可能,风口之上,一时人心涌动。但是,资本的两面性,让其在无法正常满足资本的要求时,可能就会出现数据造假违规、盲目扩张、违法等现象,这也加速了部分互联网房产中介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