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关注」外卖佣金上涨后,商家是忍还是退?

财经

2019-02-27 18:28

点击上方“法治周末报”可订阅哦!

资料图 图/网络

原文首发于458期《法治周末》5版

原题:外卖佣金上涨带来的躁动与不安

春节前后,伴随着餐饮业消费热度的节节升高,两大外卖巨头美团和饿了么,再次上调对商家的佣金抽成,引起了整个餐饮市场的躁动和商家的不满。这也让一些商家举步维艰,甚至“关门大吉”。在江西省南昌市,阳子(化名)最终决定在大年二十九关掉苦心经营了4年的家常菜小馆。说起他餐饮业的历程,他表示,堂食已经让他精疲力竭,外卖也已无利可图。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城市都存在像阳子这样的外卖商家。而阳子隔壁经营炒粉店的老板,去年起就终止了与外卖平台的合作,通过熟人转介绍的方式,自力更生。

外卖平台集体上涨佣金

阳子经营的家常菜小馆,深藏在一处偏避的居民楼小巷内。年前,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他边说边打包着店里的最后一份行李。“生意干不下去了,提前回家过年,先把这个年好好过了吧,年后再寻觅有没有别的出路。”店里的桌椅散乱地堆砌在一旁,一副已经停业许久的景象。门口张贴着的外卖平台宣传海报,也已经破损不堪,即将脱落。

春节过后,读技校的他毅然决定重返校园,继续进修学业。毕业后,老老实实做城市里的上班族。“经营小本生意不易,我算是尝到苦果了,再也不想过这种没日没夜操心的日子了。”

阳子说,他关店的主要原因与饿了么和美团外卖此次上涨佣金有关。

他称,此前美团外卖设定的增值服务费率为15%、饿了么为17%,在今年续签时,两家的增值服务费率都上涨至21%和20%。他念叨说:“我的店客单价10元至20元左右本身就低,抽成后再刨去食材、人工、房屋租金等费用,到头来就是白忙活。”

资料图 图/网络

所谓增值服务费率,是外卖平台按照商家营业额占比收取的。

更让他头疼的是,平台额外规定收取商家每单的最低增值费保底也由3元,涨到了3.5元。这意味着,每卖一单都需要先扣除3.5元给到平台,再除去食材成本,最后到手的利润屈指可数。甚至有单价不足3.5元的饮料,还要倒贴钱给到平台。

回忆刚开业的景象,阳子颇为感慨。2015年7月,小店成立初期,店内的生意十分火爆。由于受人流量的限制,一年后,营业额大幅度减少,店的账目上也严重缩水。此后,美团外卖和饿了么,纷纷进入当地市场,让他看到了新的希望。在他签约两平台后,店内的生意很快又恢复到曾经的兴旺。

“当时平台给我们在满减活动上的补贴力度很大,一个30元减10元的活动,平台补贴5元,我们就可以做到30元减15元。随着范围的扩大,订餐人数的增多,生意便越来越好。”外卖平台给阳子带来了人流量的增加,可谁知逐渐高涨的佣金,让他再次陷入窘境。

对于此次佣金上涨的现象,有观点认为这是平台为了寻求盈利的正常市场行为;有观点则认为,平台这种行为损害了商户和消费者的权益。

处在舆论风口上的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并没有公开作出回应。据美团内部员工称,佣金上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公司运营成本以及人工费用增加,至于有商家退出平台,一方面是由于店铺转让以及合同到期,另外就是一些商家本身竞争力不强,退出是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表示,对于刚上市的美团,面临着资本变现的压力。资本需要回报,提高佣金对于平台来说是一个基本办法。羊毛出在羊身上,这部分的费用,最终还是会转嫁给消费者。

艾媒咨询集团创始人CEO张毅认为,目前整个生活服务行业(包括外卖平台),能实现规模化盈利的几乎没有。因此,外卖平台必须提升获利能力。但外卖本身的客单价就低,如果外卖平台再通过直接提升(再提升)抽佣比例的方式,难免会出现恶性循环。

“这种做法会导致商家出现两种极端结果,一种是对于本来外卖可有可无的商家来说,他们很可能就不做了;另一种是,以供应外卖为主的商家,很容易在成本增加后,数据乱造和偷工减料的现象更加明显。基础的品质(食物安全卫生、口味、餐盒用量等)受到影响,最终给消费者带来非常不好的用户体验。”张毅称。

涨价是否决定餐饮商家的生死?

一位不愿具名的美团外卖城市经理认为,外卖平台只是供给商家盈利的渠道之一,对商家经营的餐饮店生死存亡,起不到决定性作用。饿了么前员工肖子航(化名)表示赞同:“实体餐饮店主要的成本,来自门店的房租和固定的人员开销。门店产生的房租成本,是商家必须承担的。外卖只是餐饮店成本的一个盈利增长点,不是根本。它的根本应该以堂食为主,外卖为辅。”

资料图 图/网络

张毅则不赞同上述说法,他认为餐饮店和外卖平台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否则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线下商家专注经营堂食,完全忽略外卖平台;另一种是,以外卖为生,堂食几乎成“摆设”。

北京市一家连锁饺子店老板叶子(化名),对外卖平台佣金上涨,反应表现平淡,因为她的店主要以堂食为主。她称尽管美团外卖佣金从去年15%,提到了今年19%,在利润上没受影响。因为,店里单日的营业额1万多元,外卖的营业额只占400元至500元。

然而,对于以外卖为主的冬子(化名)而言,平台佣金上涨关乎店的生死。他坦承为了节约成本,已经退租了半爿店面,辞退了一半员工,开始做起小作坊。无独有偶,周围很多同行也如此,他透露:“商家为了生存,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有的商家提高产品单价、降低商品质量、减少菜品份量。尽管这样做对消费者不公平,但也是被逼无奈。”

业内人士指出,倘若商家过于依赖外卖平台,不去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最终外卖平台提高佣金,会变成压死商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媒体报道,在北京曾有25家门店,堪称外卖“祖师爷”的一品三笑快餐,在近日只剩下三四家门店。自2015年起,一品三笑入驻饿了么后,整体业务翻倍增长,随后紧接着入驻美团外卖。在平台疯狂的补贴下,彼时的一品三笑日(外卖)日均营业额,最高达到了3万元。然而,当红利期过后,平台补贴渐微,并收取不菲的扣点后,企业危机频现,最终关门大吉。

在受访专家看来,外卖行业已经从“红利驱动”转向“效率驱动”,行业的“红利阶段”已是过去式。

尽管如此,张毅提出生活服务平台正催生另一个机会——高品质新消费。“我国城市人群,总体对消费的价格敏感度越来越低,反而对品质的要求越高,因此平台提升收益是有很大机会的。他建议未来外卖平台可以通过增加附加值(配餐等),做到顶级生活品质,而不仅是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

今年年初,饿了么大力推广“暖冬计划”,一是为了控制商家端的费率;二是加大营销力度,帮助100万线下商户新上线。在饿了么实施“暖冬计划”的同时,美团外卖也推出了强有力的新策。

美团高级副总裁兼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在2019美团外卖产业大会表态,美团将投入110亿元扶持商户,资金主要用于行业大营销计划、全面数字化升级、深入供应链服务和先锋商户奖励政策4个方面。

“二选一”签订独家涉嫌违法

资料图 图/网络

法治周末记者调查发现,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在上涨佣金的过程中,还“强制”要求商家签订独家协议,让商家在两家外卖平台中“二选一”。据多个商家反映,和两家平台签非独家协议要比签独家协议的佣金高出约3%。

一位来自江西省贵溪市面馆老板罗翔(化名)抱怨,自2017年起,饿了么“强制”要求他签订独家协议,不允许上架美团外卖,否则一旦被发现,店铺将被“强行”下线。去年下半年,罗翔联合30家面临相同问题的商家,把饿了么投诉至贵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其相关负责人回应,此案已受理,详情还在进一步调查中。

和罗翔同样苦恼的还有辽宁盘锦一家奶茶店老板陈烨(化名)。去年12月,他接到来自美团外卖城市经理的电话,被告知必须签订其独家协议,否则将会导致消费者搜索不到店铺、降低店铺排名和所有活动全部冻结的后果。

“原以为两家外卖平台的进入,给我们带来赚钱的机会,谁会想到平台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使我们苦不堪言。”陈烨无奈地说,如今美团外卖基本“垄断”了当地餐饮市场。对此,法治周末记者致电当地多家商户核实,经商家反馈,确实有美团外卖城市经理会挨家挨户“要求”商家下架饿了么的情况。

事实上,关于两家外卖平台“恶意竞争”的现象,早已存在。对于两家平台要求商家“二选一”签订独家协议的行为,朱巍认为,这一行为首先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规定要求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其次,还违反了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因其技术优势、用户数量、对相关行业的控制能力以及其他经营者对该电子商务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等因素,而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得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排除、限制竞争。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教授刘俊海则认为,外卖市场目前呈现出美团与饿了么双寡头的局面,两家平台的行为涉嫌垄断。“反垄断法既适用于传统市场领域,也适用于互联网市场,未来应把互联网企业反垄断纳入议程。倘若不法垄断行为的确存在,反垄断执法机构应根据反垄断法予以行政处罚。违法企业不仅要对国家承担行政处罚,还要对因此而受损的竞争者与消费者承担民事责任。”

—END—

责编 | 薛洪涛 吴昊 王京仔

法治周末报

与你携手同行法治路

法治周末报社出品 ID:fzzmb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