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日报 | 窝里反了 特朗普河内强装满面春风 民主党在家连续放火
亚太日报综合 蒋娟
当下,第二次“金特会”正在河内举行。觊觎着诺贝尔和平奖的特朗普,内心对于在美朝之间签署协议充满了期待。在和金正恩的会面中,甚至用上“和金主席在一起是种荣耀”这样的修辞。
好友会晤,又是亲切握手,又是相视一笑,还能坐拥饕餮盛宴。特朗普甚至不失幽默地跟在场的记者说:”把我们拍得好看点。“
然而事实上,特朗普在河内只是强装满面春风,在特朗普前往越南期间,民主党连着在后院烧了几把火。这些火甚至有可能将特朗普烧进监狱,这就是跛脚的美国政治最真实的一面。
第一把火:国会出手 修墙一事又悬了
此前,特朗普为了他屡屡受挫的修墙梦,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美国人民对此表示大不满,尤其是民主党。
26日,由民主党控制的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45票赞成、182票反对,通过一项阻止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和墨西哥边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的决议案。其中,13名共和党众议员加入民主党阵营投票支持这项决议案。这是国会首次针对总统宣布“国家紧急状态”采取正式行动。
这也意味着,特朗普试图借“紧急状态令”绕过国会正常拨款程序、筹集修墙经费的事有可能再次受阻。
第二把火:亲信反水罗列其罪状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据美联社报道,27日,特朗普前律师迈克尔·科恩在众议院委员会听证会上指证特朗普是“骗子”“作弊者”“种族主义者”。“如果你们像当初我一样追随特朗普,那么下场会和我一样”。这位因去年12月欺诈和做伪证,而在今年5月即将入狱的前特朗普亲信如此警告国会共和党议员。
身处越南的特朗普心有不安,赶紧发条推特:“科恩是个骗子,他只是为了缩短刑期”。
而另一边,科恩开始了他对特朗普幕后的“爆料大会”。接下来要划重点了。
爆料一:科恩透露,此前爆出的给特朗普前绯闻女友、艳星丹尼尔斯的13.5万封口费,称除特朗普外,其余分别由小特朗普等家族成员支付,他当庭出示票据一类的证物。科恩称,因为处理艳星门事件,特朗普组织共付给科恩6万美元“奖金”。而特朗普此前认为“封口费”一事这并不违法,因为他都是自掏腰包。
爆料二:在特朗普竞选期间,斯通作为中间人,曾与“维基解密”网站联系,索要希拉里“邮件门”的机密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转交给特朗普的团队。对于这些说法,斯通本人予以否认。民主党人一直批评特朗普与阿桑奇及其背后的俄罗斯政府勾结,利用俄罗斯人影响美国大选。
爆料三:科恩称,特朗普在2016年竞选期间,从头至尾知悉并指挥其公司在莫斯科开展建造摩天大楼的谈判。特朗普还指示科恩就此事对国会撒谎,让他谎称与俄罗斯的谈判比实际时间提前结束,以掩盖特朗普的参与。而此前,特朗普在总统选举期间对选民表示,他在俄罗斯没有业务。
虽然科恩亲口承认,他没有直接证据显示特朗普与俄罗斯有勾结,“虽然我有怀疑”。但他指出,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之间的关系"好到不正常"。科恩称他曾听到特朗普和他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之间的一场对话。科恩说,他认为,谈话的话题是2016年在纽约特朗普大厦中的一场会面。出席那场会面的有小特朗普,特朗普女婿、现在的白宫顾问库什纳和现在已经坐牢的特朗普前竞选经理保罗·马纳福特,以及与俄罗斯政府有联系的一名律师。
关于“通俄门”调查已经持续了近一年,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其竞选团队不断被指控“通俄”。据美媒报道称,检察官穆勒很可能于近期正式递交调查报告,而特朗普究竟会因为“通俄门”惹上多大的麻烦,甚至面临被国会弹劾的危险,很快可能水落石出。而迈克尔·科恩成为了关键人物。
爆料四:科恩提供大量细节,试图证实特朗普人品差,欺骗成性。他举例称,特朗普曾在一场拍卖会上安排一个假竞拍者以6万美元拍下一幅特朗普画像,然后从特朗普的慈善基金会中划钱给这个人,这样特朗普就可以把画像挂在他的一个乡村俱乐部里。他指特朗普曾指示他制造假的资产证明,以向德意志银行申请贷款,不过最终被拒绝。科恩还说,特朗普在过去十年间命令他威胁过数百人,而威胁次数高达500次!
爆料五:科恩称特朗普是强烈的种族主义者,尤其歧视黑人。特朗普曾私下问科恩,“请问哪个黑人领导的国家不是‘粪坑’?”而那时候美国总统奥巴马就是黑人。特朗普有一次经过芝加哥的贫民区时还跟科恩说,这么脏乱的地方,“只有黑人才能住得下去”。
这一个个都是猛料啊!看来科恩是有备而来,此前一天,科恩表示,他非常感激有这个机会可以“洗白”、“说出真相”。并期待“告诉全美国我的故事”,“让美国人决定谁在说真话”。
共和党众议员格林称,“科恩为了自己的个人目标将说任何事情,他是假的受害者,希望美国人看到这一点”。民主党人则称今天为特朗普辩护的共和党议员“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看来特朗普的老巢已经燃起了熊熊烈火。修墙经费没有,曾经的左膀右臂如今还“反咬一口”。不知道特朗普是什么想法?可他日前表示,“我完全不担心”。特朗普也真是心大,就不怕“身败名裂”后被弹劾?
(来源:亚太日报 AP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