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寻访虞舜遗踪|中华孝德园
2019-02-28 11:5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邬莹莹 阮宇芳 章思瑜 徐玉龙
神州舜迹
这十八块巨石分布于中华孝德园东面,神州舜迹组雕由著名雕塑家贺中令设计主创,福建省鼎立雕刻艺术有限公司精心制作。作品延续我国古代岩画和画像石的自然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雕工大气韵致,转虚为实,天工人工完美结合,艺术再现道德始祖舜帝一生践行德孝的文明足迹。

舜耕群雕
除了大舜庙和虞舜宗祠,景区内还有一座镇园之宝——舜耕群雕。它是以“象耕鸟耘”的典故为背景,由国际工艺美术大师韩美林设计制作的,是目前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群雕石象。
吴宝炎向我们讲起了这个典故:相传,舜本来生长在一个很幸福的家庭,但是在他五岁的时候却失去了母亲,父亲后来又娶妻,生了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尽管舜把父母侍候得周到细微,可还是经常挨打受骂。在舜十多岁的时候,家人就把他赶到历山上垦荒种地。大舜不辞辛劳,勤勤恳恳地劳作,可是每天开垦的土地还是非常有限。上天十分眷顾舜,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派大象为他耕田,派小鸟帮他播种除草。这组舜耕群雕,形象地展现了舜披星戴月劳作,象为之耕,鸟为之耘的场景。

舜耕群雕总长68米,高27米,采用北京房山的芝麻白花岗岩雕刻而成。它由虞舜像,8只大象和六只小象组成,其中虞舜立于大象背上,左手扶犁,右手擎托日月星辰,气宇轩昂。每只象的身上都雕刻了吉祥纹饰,尤其是6只小象,在象群周围嬉戏,生态各异,栩栩如生,为整组作品注入了灵气。远远看去,大舜驾驭群象耕作,一派奔腾景象,魏伟壮观。

中华孝德文化馆
跟随中华孝德园工作人员陈靓的脚步,我们来到了中华孝德文化馆。这座经过近三年时间的精心打造,以中华孝德园建设为依托,通过挖掘整合曹娥、虞舜等上虞特有的孝文化资源,集中华孝文化素材之大成,是国内唯一一个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展馆。


展馆充分融入当代先进科学技术,集中华孝德文化之大成的陈列馆,是中华孝德园又一重磅力作。展馆建设面积4000余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个序厅和五个主题展厅,分为孝德之源、孝道溯虞、孝行千秋、孝泽人伦、孝德兴邦和孝爱中华六个篇章。为增加游客参与性、互动性、娱乐性,展馆在业态上进行大胆尝试,投资600余万元新建32座的5D影院;策划全家福、孝德讲堂、电子宗谱、制作关爱卡等多种节目;金庸先生的上虞赋、蔡汀创作的曹娥江揽胜图、胡耀灿创作的上虞孝德赋一一纳入馆内。整个展馆集文化体验、智慧旅游、娱乐互动、艺术品展销等多功能于一体,以神秘、时尚、休闲、旅游、智慧为主题,通过多种手段让游客感悟到孝德的道德力量,堪称全国一流的孝德文化传播传承基地。

男《二十四孝》故事——虞舜耕田
在遥远的虞代,有一位孝子“舜”,姓姚,名重华。他的父亲叫瞽瞍,既没有知识,又喜欢胡作妄为。生母名叫握登,贤良有妇德,不幸早逝。而父亲不辨是非,总是听信后母的谗言,时常辱骂、虐待他。后母所生的弟弟名叫象,也对舜十分不友善,既傲慢又无礼。他们时常设计要谋害舜。舜好比穷苦伶仃无家可归的孩子,常独自呼号哭泣,总认为是自己侍奉得不好,不得父母欢心。舜心中没有怨天尤人,依然孝顺父母,友爱弟弟。他这样宽大的胸怀,孝顺的行为,感动了上天。当他在历山耕种时,有大象帮他耕田,有鸟儿帮他耘土、除草,靠著大家的努力,把历山一带开发成了良田,因此舜的孝行与名声也渐渐流传开来。当时尧帝知舜的孝行后,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并请他治理国家,还多次用艰难的事情,考验舜办事的能力。后来天下大治,尧帝就把王位让给他。舜以“虞”为国号,后人称为“虞舜”。
虽然“父顽,母嚚,弟象傲”,但父母的生育之恩、养育之德就像天一样浩瀚无际、广大无边。故大舜只求得到父母的欢心,始终不见父母不是处。诗曰:"队旗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孝感动天,大象与鸟纷纷帮助舜耕种,整个画面相当和谐。当时的皇帝尧也因为看到了舜的孝心与人品,决定将王未传给舜,这就是历史上的尧舜禅让,而舜也成为二十四孝之首。“这就叫孝感动天,以德报怨,这个故事非常好。”吴宝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