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救治急危重症 他和死神抢时间

看中国

2019-02-28 15:07

政协委员姜卫剑呼吁全社会普及急危重症先兆知识
救治急危重症 他和死神抢时间

提起市政协委员姜卫剑,很多人感到陌生,可是在医疗圈内,一提起原火箭军总医院副院长姜卫剑,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作为国内“颅内支架第一人”,他一直致力于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在作为市政协委员履职过程中,也持续关注着急危重症救治问题。今年,他关注的是如何让全社会普遍了解急危重症先兆,与死神争抢宝贵时间。

问题

非急诊患者占据了半数以上急诊资源

姜卫剑从1985年起开始主攻介入治疗,在全亚洲知名神经外科平台——北京天坛医院,姜卫剑组建了国内第一支缺血性脑卒中多学科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国内首个适用于颅内动脉的专用支架,也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权威专家。2011年,年过半百的姜卫剑进入火箭军总医院,在这里他打造了“全军脑卒中医疗救治与研究中心”,还打破了传统科室医疗模式,整合血管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科、神经内科、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放射科、超声科、检验科、康复科和手术部等多个学科,构建起我国第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一站式”脑卒中防治新体系,形成高级卒中中心,能够提供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全天候医疗服务。

姜卫剑看来,目前北京市医保覆盖107家三级医疗机构,在急危重症救治方面位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和宫外孕大出血的专科急诊救治能力位居国际先进水平,但在一些急危重症专科急诊救治项目上还存在着优质医疗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医疗机构内部资源挖掘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急性脑血管病和严重创伤性疾病救治的问题较为突出。

姜卫剑的团队在火箭军总医院建立了全军脑卒中医疗救治研究中心,与北京市30多家医疗机构松散式联合,实现了为急性脑卒中患者提供全天候、全方位、多学科、快速救治解决方案的设想,初步实践表明,以急危重症救治转型升级为抓手推动紧密型专科医联体建设,是有成效、见效快的一项改善民生举措。但是在危重症急救方面,院前急救人员对北京市各类急危重症专科救治优质资源的了解不够充分,专科急诊救治优质资源超负荷运转,三级医院的急诊拥挤问题也很突出,院内急救机构缺乏明确的急诊分级就诊指导,非急诊患者占据了半数以上的急诊资源。

病例

错过最佳时机令人痛惜

姜卫剑从医多年,又是做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技术门槛比较高,但是看到很多患者被送来时已经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姜卫剑依旧扼腕不已。

“有个病人,出现了脸歪、说话不流利、胳膊无力等症状,可是没当回事,等第二天才到医院来治疗,我们接诊后感到特别惋惜,来得太晚了,预后效果很不好,基本上生活不能自理了。”姜卫剑告诉记者,治疗脑卒中病世界公认的黄金时间是4.5小时,这个时间窗是患者的“生死时速”,而根据姜卫剑的临床经验,为这个“生死时速”精确定位为颅内溶栓术3小时、支架介入8小时之内,很多脑卒中如果治疗及时,预后效果会很好甚至能够生活自理,但是一旦错过最佳时间,后遗症会很严重,甚至只能完全依靠别人照料生活,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痛苦和巨大的负担。

姜卫剑还介绍了一个病例,患者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出现了相关症状竟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一家医院住了两天,病情突然恶化,转院到他们医院时,时间已经太晚了,人还没上手术台就去世了。

这样的情况在脑卒中患者中很普遍,看着一个个错过治疗机会的患者,姜卫剑感到惋惜。姜卫剑说,像一些重大疾病,比如脑卒中、心梗、失血性休克、隐源性大出血等等,一般都是有先兆的,越早发现越早治疗,疗效越好,而不能及时对症治疗,非死即残。

应对

绘制“急诊优势医疗资源配置地图”

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姜卫剑的《以急危重症救治转型升级为抓手,扎实推动紧密型专科医联体建设的提案》获得优秀提案。他在提案中呼吁打造“全市急诊优势医疗资源配置地图”,将患者精准高效地转运至具备相应病种急诊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急危重症包括急性心脑肺血管病、急性大出血和急性中毒等疾病,救治疗效呈现显著的时效性特征,得不到及时救治将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残疾。

姜卫剑认为,急危重症救治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社会化急救”,应由政府主导、卫健委承办,建立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相衔接的《院内医疗急救服务条例》,规范和指导对急诊患者的病情分级、疾病分类,因此绘制《全市急诊优势医疗资源配置地图》,可以促进院前急救和后续急诊精准有序衔接,提升急危重症救治链全程效能。

院内急救医疗机构按照《院内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可以申报能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专科急诊救治优质项目,明确标示本机构急救优质项目与收容能力。由第三方验收和年审院内急救医疗机构的专科急诊救治优质项目,定期向公众发布,并更新《全市急诊优势医疗资源配置地图》。

院前急救医疗机构根据患者情况,遵循就近、就急、满足专业需要、兼顾患者及其家属意愿的原则,优先考虑特定病种抢救所需的急诊医疗资源,比照《全市急诊医疗资源配置地图》,将患者精准高效地转运至具备相应病种急诊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呼吁

希望更多人了解“谈笑用兵”自评重症

姜卫剑呼吁提高全社会对急危重症以及突发疾病的认识,让全社会普遍了解急危重症先兆,与死神争抢宝贵时间。

一次去国外进行学术交流时,当地对急危重症先兆宣传的广告令姜卫剑很受启发。

“就一个词——FAST,F是指face(脸),症状是脸不对称,A是指arm(胳膊),症状是胳膊伸平后不一样高,S是指say(说),症状是说话不流利,T是指time(时间),要抢时间上医院。”姜卫剑说,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词汇,形象地描绘了脑卒中的先兆,而且这种宣传在当地是非常普及的,在孩子和年轻人中的知晓率也都非常高,如果身边人出现这种症状就能够及时判断。

“这种宣传,不是简单的说教,而应该是充满人文色彩的,从患者和患者家属角度入手,让老百姓都能听得懂。”姜卫剑也在思考本土化的词语,他选择了“谈笑用兵”,谈是指说话不对称流口水,笑是指笑起来脸纹不对称,用是指双臂抬得不一样高,兵是指兵贵神速找救兵。

急危重症有许多种,包括急性心脑肺血管病、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严重创伤性疾病等。姜卫剑建议医疗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领域医学专家和传媒专业人士一起研究讨论各种急危重症的先兆情况,提炼成简洁直白易懂且接地气的公益广告。电视、电台、报纸、网站、多媒体等应该承担社会责任,投放这些公益广告,让更多的人了解急危重症的先兆,同时这种宣传普及活动也应该进入校园,从孩子做起,用孩子带动家长,使急危重症先兆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常识。

“能够最大限度地挽救生命、提高生活质量,也是对社会医疗资源的节约。”姜卫剑说。

本报记者 孙颖 阎彤 摄

七步打造急危重症“社会化急救”

1

政府主导建立与《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相衔接的《院内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绘制《全市急诊优势医疗资源配置地图》,促进院前急救和后续急诊有序衔接。

2

院内急救医疗机构按照《院内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客观自评、申报能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专科急诊救治优质项目,明确标示本机构急救优质项目与收容能力。

3

第三方验收和年审院内急救医疗机构的专科急诊救治优质项目,定期向公众发布,并更新《全市急诊优势医疗资源配置地图》。

4

医疗机构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建立紧密型专科急诊医联体。

5

院前急救医疗机构根据患者情况兼顾患者及其家属意愿的原则,优先考虑特定病种抢救所需的急诊医疗资源,将患者转运至具备相应病种急诊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6

全市急诊医疗信息实时共享,建立急诊医疗信息化平台,实现院前急救、院内急诊和院内救治指挥调度的高度协调一致。

7

新闻媒体围绕《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和《全市急诊医疗资源配置地图》,加强宣传与引导,提高市民急危重症自评能力和时效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