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战区空军某部开展严寒条件下实战化训练
2月中下旬,东北某地,一场降雪过后,寒气逼人。
“指挥所遭'敌'袭击,迅速转移至预备阵地!”早上5点,天色刚亮,一阵尖厉的警报声打破清晨的宁静。
物资装载、车辆编组、伪装防护、人员清点……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北部战区空军某指挥所指挥班子和保障力量闻令而动,采取铁路输送和摩托化行军方式,向数百公里外的预备阵地快速机动。
“前方有‘敌’机侦察,车辆注意伪装防护,保持静默……”冰天雪地中,笔者乘坐9号车跟随官兵机动转移,只见一路上险情不断,遭“敌”袭扰打击、改变行军路线、防“敌机”侦察……8个多小时的行军途中,官兵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雪太厚了,车辆开不进去,加装防滑链。”车辆抵达目的后,预备阵地上15厘米厚的积雪,让官兵们心里“咯噔”一下。四级军士长、司机高伟跳下车,刚拿起不锈钢防滑链,手心就传来一阵刺骨的冰冷。
“迅速开设指挥机构!”来不及休整的官兵,迅速卸载物资、搭建指挥帐篷、挂白色伪装网、调试指挥信息系统,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忙而不乱。
“再来2个人,把这个抬过去。”笔者顺着声音望去,3名佩戴上校和中校军衔的干部同战士一起搬运上百斤的物资。
“战场上不论级别、不分男女,敌人也不会等你准备好了再打,必须争分夺秒!”该指挥所政委李贻国介绍说,他们紧贴实战组织严寒条件下全要素实兵拉动演练,目的就是锤炼指挥班子和保障分队在复杂环境下、极限条件下组织筹划、作战指挥、快速反应、隐蔽机动和战场生存能力。
“供电正常。”“数据链架设好。”“对空通信正常。”天色渐渐黑了下来,等实时空情传到帐篷里后,指挥所政委李贻国连夜组织召开临时党委会,结合战场环境研究部署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
“临时阵地遭'敌'袭扰,向2号预备阵地转移!”次日上午,收到新的指令后,忙碌了大半夜的官兵一边撤收兵器物资,一边救治伤病员,高强度的训练让不少官兵逐渐感到体力不支。
撤收速度慢、伪装防护不到位、携行物品有遗漏……训练监察小组及时将演练中暴露出的短板弱项登记在册,训练科科长郑艳平告诉笔者,他们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破解难题,边演练、边总结、边梳理、边反思,找准制约作战准备的矛盾问题,主动探索适应严寒环境的训练方法,真正提高部队应急应战能力。
“指挥所担负战斗值班。”“与上、下级指挥机构建联。”“与友邻部队建立协同。”临时指挥机构搭建完成后,指挥班子人员根据战场态势进行指挥,一道道指令很快发往航空兵、地导、雷达等部队。
“天寒地冻中的恶劣环境,是部队开展实战化训练的磨刀石,只有平时过得硬,战时才能出得去、走得动、建得起、联得上。”该指挥所司令员李茂来介绍说,他们将复盘检讨此次拉动演练,以未来战场复杂环境为牵引,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升指挥班子和保障人员在实战条件下的作战效能,推进实战练兵水平向更高层次迈进。(朱晓明 郑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