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战中的水上飞机母舰和航空母舰
航母是运载飞机并协助飞机起飞与降落的舰船,是伴随飞机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爆发时,海军航空技术刚刚萌芽。几年之后,英国用无数次试验换来了可以携载飞行器的战舰,并让之驰骋海上疆场。
世界第一个从停泊的船只上起飞的飞行员是美国人尤金·伊利,他于1910年11月14日驾驶一驾“柯蒂斯”双翼机从美国海军伯明翰号轻型巡洋舰上起飞,并成功降落在宾夕法尼亚号装甲巡洋舰一个木制的改装滑行台上,成为第一个在船只上降落的飞行员。1912年5月2日,英国海军上尉格里高利驾驶一架“肖特”双翼飞机从豪伊伯尼亚号战列舰上起飞,创造了飞机从航行中的军舰上起飞的先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水上飞机被用于海上侦察。各国海军都喜欢用这种能降落和起飞都在水面上进行的飞机。但是其装载和运输很成问题,刚开始时,水上飞机只能被置于船后,由船只来牵引。一但遇上恶劣天气,缺少保护的水上飞机就有进水、发生倾覆的危险。
为实现让飞机从战舰上起飞的梦想,英国皇家海军航空部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付出了很大的努力。1912年,英国海军把一艘老巡洋舰改装成了世界上第一艘可容纳飞机的船只。1914年秋,英国海军又征用3艘在英吉利海峡营运的渡轮,并把它们全部改装成可以装载水上飞机的军舰,取名“恩格达恩”号、“女王”号和“里维埃拉”号,这种船只后来被称为“水上飞机母舰”,它是航空母舰最早的雏形。理论上来说,这三艘舰船的甲板都可供有着陆轮的飞机起飞,而它们的绞盘传动装置则可以把装了浮筒的水上飞机从海里拉上舰来,或是把舰上的飞机放下水去。1914年12月25日,7架飞机从这三艘母舰上出发,在库克斯港附近袭击了德国的齐柏林飞艇基地。作为第一次有水上飞机母舰参与的海上航空袭击,此战的意义相当重大。但在这次行动中,三艘母舰里却只有“恩格达恩”号得以在北海上生还。该舰后来又参与了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
彭米克利”号、“曼克斯曼”号和“惠托兹”号是三艘体型较大的改装舰。1915年11月,陆上飞机布里斯托斯科特C型首次成功从海上起飞,为海上航空事业树起了一块里程碑。1915年夏天,“彭米克利”号前往达达尼尔海峡参加战斗。此后,一架从该舰上起飞的肖特184型飞机由于首次成功用空投鱼雷进行攻击而被载入史册。英军最后一批水上飞机母舰的服役时间是1915-1917年,其中包括了由油轮改装而成的“坎帕尼亚”号、“奈拉纳”号和“珀伽素斯”号。这些母舰在战场上的表现一直乏善可陈,而“坎帕尼亚”号还没参加过几次行动就于1918年末在一场暴风雨中失了踪,一直在北海地区服役的“奈拉纳”号和“珀伽索斯”号则于同年驶往地中海战场。
法俄两国的研发母舰不甘人后。法国最早的改装对象是一艘鱼雷艇补给舰“闪电”号,1913年,此舰就拥有了能搭载很多水上飞机的机库了。在那之后,法军又造了4艘母舰。其中,“坎皮纳”号是于1915年由一艘油轮改造而成的,后来加入了协约国的地中海舰队。由英吉利海峡的渡轮改造而成的三艘母舰则携手扮演了护航舰(“鲁昂”号)和海峡战舰(“诺德”号和“帕斯得卡菜斯”号)的角色。俄国的6艘水上飞机母舰后来都在其黑海舰队中服役。
1916年,功能越发强大的各式飞行器纷纷出现,而攻克了利用短甲板起飞这一技术难题的索普维斯“斯塔特”型和“幼犬”型等飞机则让各种母舰显得越发重要。配有着陆轮的飞机进行水上作战,必须依赖水上飞机母舰或航空母舰,可是,这些飞机却有个致命的缺点,那就是无法在母舰上着陆。也就是说,这种飞机在执行海上航空任务时就变成了一种“一次性”用品,飞行员在执行完任务后,必须弃机跳海才能保住性命。为了解决“一次性飞机”这个难题,英军开始改良各式母舰。于1916年末最早接受改良的是“阿耳弋斯”号航空母舰,它是由油轮改装而成的第一艘平甲板型航空母舰。之后,英军又于1917年末改良了由轻型战列巡洋舰改造的航空母舰“狂怒”号,使其在1918年3月时具备了两个起飞甲板和一块附加的停机坪,不过由于舰体上部的中枢结构会造成气流紊乱,所以飞机降落在该舰上还是没有安全保障。除此以外,英军还专门建造了一艘同样名为“赫尔姆斯”号的航空母舰。虽然英军在这方面确实投入了很多,但这些改良版的母舰却直到战争结束也没能投入应用。
英国光辉级航母
一些不懂历史的人认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是个旁观者。其实不然,中国于1917年8月14日向德国和土耳其宣战,虽然没有向欧洲主战场派遣部队,但却派了14万名劳工从事后勤服务。一战初期,中国政府曾宣布中立,把青岛周围50公里划为交战区,此后中国便成为一战的局部战场。
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后,于9月5日“若宫丸”号舰载机起飞,对青岛德国守军进行了侦察,并轰炸了德军阵地。日本飞机遭到德军防空炮火的反击,飞机受轻伤。日本“若宫丸”号在中国打响航母首战。9月16日,“若宫丸”号上一架舰载机起飞,对德国S-90鱼雷艇进行轰炸,但并未击中。在整个胶州湾战场上,“若宫丸”号舰载机进行约50次的飞行,投下近200颗炸弹。9月30日,“若宫丸”号在崂山湾触雷后返回日本修理,退出战场。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为了从日本手中收回青岛主权,引发了“五四运动”,揭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篇章,无产阶级革命开始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