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下放街道,提升服务合乎民众期许
2月26日,北京市召开《关于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的意见》新闻发布会。意见明确提出推行街道大部制改革,将街道原来“向上对口”的20多个科室,精简为“向下对应”的内设机构。
此前的2月18日,北京市召开街道工作会议,对加强新时代街道工作做出重大部署,确定了北京街道建设总目标,以首善标准建设文明街道、活力街道、宜居街道、平安街道。这也是时隔23年后召开的第二次全市街道工作会议。
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如此重视街道建设,充分表明街道工作在现代城市治理中的重要地位。这些重大举措也释放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城市就该以人为本,从一条条街巷做起。城市之美,从街道开始。
城市不是一个浮泛的概念,也不是一个僵化的模型,而是对应着整个城市生活的生态系统。这中间,街道作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认真研究,科学规划,精准施策。
此番的街道大部制改革,尽管仍属于机制体制改革的范畴,是对中央、北京市改革精神的贯彻落实,但就街道本身而言,意义深远。
一方面,权力下放。赋予街道公共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管理职能;另一方面,强化服务。将街道原来“向上对口”的20多个科室,精简为“向下对应”、直接服务居民的“6+1+3”的架构设置内设机构。
凡此种种,均属于因应时代需求的必然之举。秩序来自于科学、严密的管理,这就需要给城市的毛细血管街道充分赋权;而活力则来源于公共服务的品质、公共设施的多样性,以及超大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这就需要转变观念,变管理为服务。
▲北京后海资料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很简单,从具体呈现形态讲,城市建设表现为固化的建筑、整饬的街区,以及种种为公众服务而设计的公共设施、商业机构等,但街道建设的着力点远超这些具体的“物”,而更多触及到生活其中的人的文明程度、精神面貌乃至日常感知。
一个城市是不是“宜居”,是不是“友好”,是不是“和谐”,并不在于街道是不是足够宽阔,也不在于建筑是不是簇新,而关键在于街道是不是平安、有活力,城市管理者的治理能力是不是符合现代化要求。
当然,更不要说,北京的美,还在于沉淀在岁月里的宁静与厚重。如何在现代化与传统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一直是管理者面临的一道严峻考题,惟有谨慎而精心地进行城市的改造和建设,最大限度地修复历史肌理,才能留住古都的乡愁和记忆。
以“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为目标的北京,此次街道改革,预示着城市建设管理的重点在不断下放,公共服务在不断完善,人居环境在不断优化。这无疑是对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踏实践行。
街道是城市的基础,市民是城市的活力之源。惟有坚持首善标准、坚持问题导向,激活城市中的各个因子,城市才能释放出历久弥新的魅力,也才能够不断提升民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