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灯号丨你在部队好好干,样样都要做好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每当我遇到挫折,意志消沉时,总爱听这首《父亲》,因为它能给我力量,给我继续前行的动力。我想这种动力的形成是30年父爱的积淀。
父爱是伟大的,是坚毅的,是勇敢的,他伟岸如青山,圣洁如冰雪,温暖如骄阳,但他也是世界上最普通的人,普通到他的付出,我们都不曾珍惜,普通到他的博大,我们都不曾明白,普通到他的庇护,我们都不曾在意。
我出生在经济相对落后的鲁西南地区,从小在农村长大,家里条件并不好,父亲和母亲都是实实在在的农民。在我的记忆力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他们不变的生活基调,面朝黄土背朝天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我知道父母过得很累。
小时候到了农忙时节,我会几天看不到父亲和母亲,清晨当我还在梦乡,他们已经开始了劳作,到了傍晚我入眠,他们还未归来。那时我和姐姐都跑去奶奶家吃饭,就这样我慢慢长大,父母的辛劳也刻在了我逐渐成熟的心里。
贫困地区的孩子很早就去田里干农活,而父亲却从没让我和姐姐干过一天农活,即便是田里的活再多再累,也是他和母亲去干。虽然在农村,父亲也让我们享受到了城里孩子的生活,努力满足我们对零食、新衣的愿望,父亲自己却节衣缩食。记忆中父亲从没买过新衣服,一套过时的中山装年年都在穿。在我上学的年代,曾劝父亲买件新衣,父亲总说:“衣服能穿就行,你们以后上学还要花钱,我和你妈砸锅卖铁也要供你们上完学。”这句话是我学生时代听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听父亲说,他那时迫于生计,读完高中就停止学业回家干农活了,据说那时学习成绩还挺好。父亲的最大心愿就是我们好好学习,完成他未完成的愿望,将来争取走出农村,不要再吃他们的苦。
父亲的辛劳、父亲的大爱、父亲的期盼和想让父母老了能过上好日子的想法,给了我无穷的动力。
我高中时期,父亲听在部队当兵的一个亲戚说,部队能锻炼人,还能考军校,而且当兵做军官是父亲年轻时候的梦。父亲问我想不想当兵,愿不愿意替他圆梦,我爽快地答应了。从体检到政审,一切都很顺利。
等到离别那天,父亲把我送到车站,当火车缓缓开动,我平生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的泪,我才真正意识到要离开家乡了。这是我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离开家乡,第一次离开父母……那年我18岁。
从鲁西南小村庄来到千里外的吉林边境线,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的开始,我内心深处告诫自己一定要干出点名堂,回报父亲。我在部队吃了很多苦,印象最深的就是担任战士司炉工的那两年,对于一个从小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孩子来说,这个任务很磨练人。每年供暖开始,就意味着长达半年深夜无眠,因为那时凌晨零点就要开炉供暖。严冬时节深夜的温度接近零下30度,室外堆放的煤都冻成了一座“冰山”。开炉前最艰巨的任务就是在零下30度的室外把结结实实的“冰山”用镐刨成块,然后用独轮单车推到锅炉房,每个夜晚都要运两吨左右的煤,遇到风雪天更是难上加难。冬日的夜很静,刨煤的声音仿佛占据整个世界,寒风中运煤的我,忍不住掉下眼泪。伴着这眼泪,我慢慢坚强,慢慢成长,慢慢读懂父爱。
当兵后我三年没回家,与父亲时常通电话,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在部队好好干,样样都要做好,一定不能让领导和战友说你不行。”这是远方的父亲对我的期望。
然而我报考部队院校并不顺利,连续两次失利,每一次我都怀着沉重的心情告诉父亲,我知道父亲对我很失望,却每次都表现的那么淡定,我知道是他不想给我过多压力。他会说这个不成,咱们还有别的路。父亲是个很要强的人,嘴上这么说,心里肯定不是这样想的。
也许是命运的垂青,第三次部队院校招生考试,也是我最后的提干机会,我终于入选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时,父亲喜出望外,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那天晚上已经十点多了,听母亲说那晚父亲兴奋地一宿没睡。
毕业后我当了一名宣传干事,这时的父亲对我说的还是那句话:“你在部队好好干,样样都要做好,一定不能让领导和战友说你不行。”伴随这句话,我努力工作,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毕业后第二年、第三年我连续两年荣立了个人三等功,而且每年都被上级评为“新闻宣传先进个人”,这一切荣誉我觉得都归功于父亲的养育。
从一名地方高中生到一名士兵,再到一名军校生,继而成为一名军官,因为父亲,我有了丰富多彩的人生。时光匆匆,转眼军旅十二载,如今30岁的我,已步入而立之年,接下来的军旅,我会用最好的军姿回报父爱。
可能还喜欢
1、冰天雪地 特战队员野外生存挑战极限
2、老人倒地 又是武警第一个伸出援手
3、这首MV 送给刻苦训练的你!
4、这个单位的女官兵 真厉害!
5、雪豹突击队海上训练!这个是真的厉害!
本信息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监制:杨敏、张金岭、孙延东
主编:王文、魏国荣
编辑:张彦、张经纬、别特、张方方
邮箱:wjxinmeiti@163.com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