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美容行业职业幸福感排第一:这代年轻人少了包袱感
最近,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一份就业幸福感报告。他们对2017年毕业的本科和高职生(各选取15万人作为样本)做了半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本科毕业生中,职业幸福感排名第一的是“美容/健身”和“律师/律政调查员”,排在第二的才是互联网从业者。在高职毕业生中,“美容/健身”行业的毕业生,幸福感同样是最高的。或许是因为年轻人对于这个话题的感同身受,该话题还上了微博热搜。
其实,这个结果并不让人意外。“职业幸福感”和收入不是一回事。职业幸福感是一个新概念,它甚至和“满意度”也不完全相同。幸福感更多是一种主观感受,在主观的领域,它又更强调开心的一面。它不再是基于客观、理性的权衡,也不再强调未来的可能性,而是更注重当下的感受。因此,一份收入高但是更辛苦的工作,幸福感反而不一定高,这也就可以理解。
“美容/健身”和“律师/律政调查员”就是这样的职业。健身行业,除了挣一份收入外,本身也是一份“开心”的工作。运动让人开心,不管是健身教练还是营销,都工作在这种氛围之中。律师助理或者调查员,则是给从业者更切实的成就感,能够接触现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这两个行业看上去都不那么稳定。在这个排行榜中,教师这样的超级稳定职业也在其中,因为一份更稳定的工作让人感觉踏实,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幸福工作”。但是,健身行业能排在榜首,恰恰说明变化已经发生:稳定的生活在年轻人心中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相同的趋势甚至也出现在了进城务工群体中。这让人想起媒体前几天报道的一则新闻,广州海珠区一家制衣厂新春招聘,月薪开到了上万元,仍然招不到人。很多年轻人更愿意选择送快递、送外卖这种更辛苦的工作,可以挣得更多,但是也面临着很强的不确定性。
▲2018年12月7日,安徽亳州,求职者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专场招聘会”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信息。图/视觉中国
如今的年轻人有着前几代人没有的优势。他们成长在信息充分流通的新时代,没有经历过物质生活的匮乏,内心很少感到生存的危机,这让他们能够更平静地面对未来。和前辈们相比,他们更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环境要求他们做什么。从这个角度看,他们本来就是更幸福的一代,在职业中要求更多幸福而不只是更高收入,也就顺理成章。
或许可以这么说: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几代人的奋斗,让年轻人终于有了这样的新局面。他们希望穿得更体面、更漂亮,希望拥有更健美的体型,而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健康”;他们希望能够享受生活的乐趣,而不仅仅是像父辈那样“艰苦奋斗”。这不但是新的消费观和生活观,也会影响到新的职业观念。
一个很明显的变化就是,年轻人更注重生活在当下的感觉,这常常让他们的父母感到困惑。我有一位朋友的小孩,大学毕业后拒绝了家里给他安排的“铁饭碗”,一年内换了几次工作,如今没有固定职业,但也足以养活自己。父母一辈往往希望孩子能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希望有可预期的未来。而对年轻人来说,活在当下则更加重要。
对年轻人中的这种新趋势,父母一辈不但要努力去理解,甚至也要向年轻人学习。这一代没有包袱轻松上阵的年轻人,注定会改变中国的未来。而对老一代人来说,如何跟上年轻人的步伐,也就是如何跟上时代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