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下,屈臣氏如何脱困?
一个行业新旧力量的交锋总是充满戏剧性,尤其是资本和目光高度聚集的零售业。
在2018年8月9日的盒马供应商伙伴大会上,盒马CEO侯毅对传统零售业火力全开:“中国零售业比全世界落后10年以上,全世界最先进的零售业到了中国以后,讲的好听一点叫异化了,难听点叫堕落了。这些零售业到了中国以后只会出售柜台,把所有的责任、风险转嫁给供应商,把价格提高,让消费者买不到更具有性价比的商品,所以中国的外资零售业正在全面地退出中国市场。”
实际上在传统零售业,品牌抢占更多的与消费者接触的机会,便能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渠道为王,终端致胜”被奉为圭臬,而在崇拜流量的新零售人眼中,这成了又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革命点”。
屈臣氏定能体会个中滋味。
创建于1828年的屈臣氏集团隶属于李嘉诚的长江和记,共经营13个零售品牌,在全球24个市场拥有超过14000家店铺,经营范围涉及美容个护、保健、食品、酒类以及消费电子电器产品。
把时间倒回五年前,屈臣氏几乎占据每个购物中心的入口位,蓝绿色的标志活泼醒目,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琳琅满目。只要是热爱时尚的女性,无论有没有明确需求,都抵挡不住进店一逛。
彼时的屈臣氏是美容零售的翘楚,在2015年以前,屈臣氏中国的业绩增速几乎每年都是2位数。然而时过境迁,经历百年起伏的屈臣氏却从2015年开始陷入瓶颈。
屈臣氏的业绩下滑其实是一个典型的“煮青蛙”故事——每一条为它赢得当年成功的护城河,在不良的路径依赖下,被灌进了温水,乍觉舒适,其实不断升温,最终变成了将其锁死的困局。
01.线下急速扩张忽略线上渠道
业绩下滑最直接的后果是CEO罗敬仁于2017年7月的离任。这位CEO的运营策略是快速扩张,在其执掌屈臣氏中国的10年里,屈臣氏在大陆的门店数量翻了10倍。但随之而来的是运营成本的急剧升高,尤其在2016年,同店营收的降幅是2015年的两倍之多。
众所周知,电商和海淘经济在这十年内迅猛发展,来势汹汹如潮水,快消品无一不被席卷其中。无论是营销方式,还是产品品类、价格折扣,电商都远胜门店,唯独在“即看即买即得”上,电商落了下乘。但屈臣氏所在的美容个护领域不同于餐饮业,消费者对延迟满足的容忍程度更高,甚至产生了一种新的快乐——拆快递。
02.依靠低价一家独大群雄并起沦为低质
十年前的屈臣氏一枝独秀,虽然从规模上而言至今也没有直接挑战者,但美妆个护在中国市场强大的吸金能力还是吸引了不少竞争对手。
屈臣氏定位中低端,无论是更矮的货架、“发现式陈列”方式,还是动辄“满减、买赠、换购”的促销活动,都表明了其目标客户主要是以学生和白领为主的年轻女性——最易受感染,也是最喜新厌旧的消费群体。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市场观察:很大一部分中国新生代女性消费者,在美容产品的转换上并不存在“过渡期”。一般而言,消费者行为选择会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由低端逐渐走向高端,比如对于服饰的选择,从简单杂牌到Zara等快时尚品牌,随之到JNBY等中上潮流品牌,再到Gucci一类的高端品牌,最后到Valentio高订。
而千禧一代在美容产品的消费上似乎并不遵守这个路径。她们也许在初高中用的还是美加净、妮维雅,但到了大学,不少人便直接启用了SKII、IPISA这样的“贵妇品牌”了。可见颜值如此重要、KOL的影响力如此巨大,哪怕代价是在其他方面的开支削减,她们也愿意大力“投资保养”。如此一来,屈臣氏所代理的水之蔻、里美等平价护肤品便失去了“用武之地”,更糟糕的是很容易被视为低质低价的“开架货”。
此时,丝芙兰凭借百余个高端国际品牌趁机杀入“她经济”赛道,既有雅诗兰黛、YSL、兰蔻、迪奥等老派贵族,又有欧珑、Eisenberg、馥绿德雅等小众新贵,还有M.A.C和Urban Decay等口碑自有品牌,同时对Sunday Riley等多个品牌拥有独家销售权。在门店设计方面,也更为时尚夺目,尽管门店数只有300家左右,远远落后于屈臣氏,热度却丝毫不弱。
而对于屈臣氏一向引以为豪的进口化妆品,主打药妆错位竞争的品牌分去了大半江山。尽管监管部门没有明确规定,消费者却对药妆已有概念认知:成分精简、安全、不添加防腐剂等,适用于包括敏感肌肤在内的各种肌肤类型。
注:2019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依据我国现行《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第十二条、第十四条规定,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不得注有适应症,不得宣传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广告宣传中不得宣传医疗作用。对于以化妆品名义注册或备案的产品,宣称"药妆"、"医学护肤品"等"药妆品"概念的,属于违法行为。
相比全品类杂货铺屈臣氏,万宁这个亚洲大型零售集团牛奶公司(Dairyfarm)旗下的连锁品牌在“健康”方面更加专注,保健品、药品等商品在万宁店铺中占比达到30%,店内还配有药剂师等,在感观上显得更专业。
至于剩下的平价产品,屈臣氏对阵的是近年快速崛起的名创优品。同样是做自有品牌的,名创优品直接在包装上仿照大牌,价格却更为低廉。
除此之外,还有从线上走到线下的美妆心得、本土品牌娇兰佳人等,屈臣氏面对的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围攻。
03.标准化的殷勤导购令人倍感压力的服务
导购又称BA,负责引导消费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品。在互联网电商普及前,他们不仅是售货员,更是消费者的启蒙者,既要完成基础市场教育,又要向消费者介绍新的理念和产品。快速消费品的购买决策,一般都比较随意和感性。这个时候,产品在货架上的摆放位置、包装颜色、有没有优惠促销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这也是屈臣氏最擅长的东西。
但如今的消费者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她们会在进店前做好功课,对自己的肤质及适合产品的搭配早就了如指掌,需求目的性很强,充其量只需要BA指出货品位置。但屈臣氏采用的仍是贴身推荐的推销方式,用一堆标准化的话术“套”每个消费者,以往用于“帮助消费者更了解自己”的判断,如“您的皮肤出油多”,如今却让消费者感觉在被评判……网络上诸多关于屈臣氏导购的差评,则反映出这一元素已经成为消费者拒绝屈臣氏的重要因素。
04.强势毛利要求、末位淘汰、强调自有品牌
>零供关系紧张,消费者不买账
仔细看屈臣氏的财报,发现其毛利率一直居高不下,哪怕是在单店营收下降的情况下,其毛利也维持在20%的水平。
这是屈臣氏多年耕耘的结果。
屈臣氏要求高达30%的前台毛利率,护肤品甚至达到40%,超市通路的一般在10%,后台毛利如进场费也比后者高出一倍。在这样的情况下,品牌方很难盈利,选择屈臣氏更多的是看中连锁规模化的优势,将之作为一种营销手段,以增大曝光率和知名度,也可以作为与其他渠道谈判的对标筹码。
不仅如此,屈臣氏一方面对品牌实施末位淘汰制,迫使品牌方不得不多派遣导购;另一方面,将最佳的展示位留给自有品牌,对于同款商品给出更大折扣力度与供应商产品直接竞争,甚至还要求品牌方的BA背负自有品牌的销售指标……面对如此压制,愿意屈就的常常是些知名度低、低成本、高毛利的国产品牌,注重长期良性发展的品牌则可能放弃了这条路。
相应的,屈臣氏店内的国产品牌比例增大,而其自有品牌的品质又不过硬,消费者要么根本不会买,要么在被“忽悠”使用了一次后彻底反感。
05.如何脱困?
那么屈臣氏的问题很清晰了:品牌老化,权威消解;营销方式过时,服务理念滞后;盲目扩张,运营失调(如知乎上,有消费者抱怨同一地区屈臣氏门店对商品标价不一)。更简洁的说法是,消费市场正在走向年轻化和个性化,屈臣氏却跟不上变化。
若只看它的开店速度和毛利水平,也许你会误以为它节奏自如。而深入后你才会明白,其实它长久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区,没能推着边界前进。
商业是动态的迭代过程,迭代能力是比商业模式更本质的东西。屈臣氏拿现有的静态状况去预估明天,拿当下的已有资源去假设明天,拿过去的经验优势去应对明天,当然会力不从心。
终于,屈臣氏开始行动了。
接任CEO职位的是曾经的COO高宏达,他延续了快速扩张的策略,但在门店形象上做出了升级(如今的屈臣氏已经是第八代店铺),导购数量大大减少,选品上更加贴合市场。如主动与百雀羚合作,定制出三生花这个爆款;开发莴苣app,在淘宝上打通会员积分体系等。
截至2018年6月30日,屈臣氏中国共有3377家门店,收益总额123.53亿港元,EBITDA(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24.7亿港元,业绩有所改善但仍然不理想。其中,与百度合作的1小时送美妆外卖服务已经下线,天猫旗舰店也于2018年关闭。
但无论如何,屈臣氏仍然是目前中国国内最大的保健及美容产品零售连锁店。而其毛细血管般深入大小城市的连锁店、高度集权的控制力和议价力,究竟会将它引向泰坦尼克号般船大难调头的绝境,还是能支撑着它度过艰难时期,开辟新航路?
凯度消费者指数(在中国隶属于CTR)在2018年发布的美妆市场趋势报告表明,中国美妆市场增长势头强劲,2017年护肤品类和彩妆品类销售额分别增长了17%和30%,远高于快速消费品总体增速。
健康与美是永恒的事业,不同的在于消费者的关注点已经从“有没有”“买不买得起”走到了“好不好”甚至“美不美”“认同不认同价值观”“能不能体现个性和品位”。屈臣氏尝试过线上渠道,又决定将其关闭,或许是对自身聚焦线下的战略再确认,但想要对抗“廉颇老矣”的大公司魔咒,它还得将目光从利润率上移到消费者身上,成为“先知春江水暖”的鸭,才能在消费升级的战斗中扳回一局。
温馨提示:由工信部与中小企业家协会联合主办的2018专精特新"资本领袖高峰论坛于3月26至 28日在深圳隆重举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投资人,创业导师行业领袖嘉宾
【到会嘉宾】: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 东江控股集团(股份代码:2283)主席-李沛良、美国商务部副部长-黄建南、华为大学校长副校长胡彦平、达晨创投总裁-肖冰、阿里巴巴原副总裁-王孝华、CCTV2《创业英雄汇》洞见资本创始人-杜明堂、CCTV2《创业英雄汇》中青创投创始人-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