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巡视为央企“把脉”
2018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两轮巡视了12家央企,巡视力度之大让干部职工拍手称快。不久前,国资委对第二轮巡视的央企进行反馈,记者深入国资委、央企调研采访。
“对关键问题,不同意也不反对,很误事”“有利益时上,有风险时一点不干”……去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第六巡视组进驻中国西电集团期间,有20多名干部在谈话中集中反映本集团一名副职遇到问题绕着走。经多方查证,问题属实。不担当、不作为,免职!“力度真大,这样集团发展才更有希望。”干部职工拍手称快。
此前,一些央企认为国资委党委巡视是“内部”巡视,应该会“网开一面”,可去年两轮对12家央企的巡视,让企业转变了认识。在这两轮巡视期间,共发现问题356个,7名企业领导班子成员被调整和处理,其中,3名企业主要负责人、1名副职被免职,3名副职被党内警告和严重警告处分。
巡视力度为何如此之大?政治巡视如何精准定位?巡视方式方法有何创新?怎么通过巡视促进央企改革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国资委、央企进行调研采访。
由表及里,从政治高度把脉企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次谈话,我说不全面、答不翔实,反映出我履行‘一岗双责’不到位……”在第三巡视组的档案中,存放着一个企业副总经理于2018年4月13日向巡视组提交的上万字谈话材料,里面条分缕析地梳理自己和企业存在的问题。
而就在3天之前,巡视组组长李志群找这位副总谈话时,他还处于“无所谓”的状态。“本子和笔都没带,谈话提纲早就下发,可问他提纲里的问题,却答不上来,对自己分管的海外机构有多少个党支部、党员也不清楚。”谈话不到15分钟,李志群直接打断:“你回去,按照提纲重新准备!”“一下感到,没法糊弄。”包括这名副总在内的3名被要求重新准备谈话的班子成员表示。
“政治巡视并不空泛,更不抽象,巡视的关键,在于通过表面问题看实质,通过下面看上面,找准‘病根’。”国资委党委书记、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郝鹏一语中的。
“党委会经常议而不决”“党委会从未专题研究纪检监察工作”“一汇报问题,就把脸别过去了”“上任前和上任后大变样”……第一巡视组进驻中智公司后,收到大量反映该公司党委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问题突出的具体线索。必须严肃处理!巡视期间,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两人被免职。采访中,中智公司不少干部职工至今感到振奋:“之前因为看不到集团发展的希望,不少骨干走了,巡视过后,换了主要领导,大家又有了信心,一些想离开的人不走了,甚至有人还想回来。”
“到央企巡视,不是为了找茬,更不是为了处理几个人。”郝鹏说,“央企姓‘党’,讲政治是第一位的,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严峻复杂的情况下,更需央企这支‘国家队’勇于担当。只有全面对标中央巡视工作,通过政治巡视深入检查央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情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情况,从政治高度把脉企业存在的问题,才能抓住根本、抓住关键,不断推动央企改革发展。”
创新打法,巡视利剑持续发力
“马上就到‘五一’,我们来个突击检查!”第三巡视组在谈话中了解到,一企业26家子公司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隐患。
2018年4月13日晚6时30分,巡视组6人分3路对6家办事处进行检查,并未发现问题。“不能说明都没问题,全面排查!”4月17日晚7时,巡视组又对5家办事处进行突击检查。刚到一个办事处的大堂,巡视专员苏枫看到两个老人往客房方向走。“办事处怎么会有老人住?”苏枫起了疑,一问便查出了办事处为个别领导干部亲属来京旅游提供免费吃住行的问题。
这是去年国资委党委巡视工作创新打法的一个缩影。巡视时间仅两个多月,如何快速打开局面?采访中,许多巡视干部给出了“妙招”。
“去了企业一个星期,发现问题不少,却一封举报信没有。”个别巡视组遇到了不合常理的情况。“这说明巡视在群众中影响力还不够大,以往巡视结束才移交问题进行处理,巡视期间干部职工积极性没被充分调动起来。”作为国资委党委委员、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务院国资委纪检监察组组长陈超英提出建立中期汇报制度,巡视期间就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分析,纪检监察机构按权限,能处理的立即处理,第一时间召开警示大会。“巡视组下去,不能没声响!”陈超英强调。
随即,巡视组发现的诸如培训期间公款饮酒、接受民营企业高档宴请、违规乘坐头等舱等一系列问题在巡视期间被及时处理,第一时间召开了警示教育大会,在干部职工中引起震动。“原来以为批评教育一下就了事了,没想到力度这么大,这次巡视组是动真格了!”职工群众反映的问题一下多了起来。两轮巡视12家央企期间,巡视组共接待来信来访955次,移交问题86项,立行立改67项,追责问责129人,召开了17次警示教育大会。
国资委党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巡视办主任贾春曲介绍,为配强巡视力量,从去年开始,不再任命退休干部担任巡视组组长,由16名在职的原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担任组长。
有个被巡视单位从事金融业务,刚开始该单位负责人认为巡视组不懂金融,好糊弄。“资管新规落实了吗”“项目风险排查了吗”……没想到,巡视组组长赵华林每个问题都直指关键。“原以为巡视组就是开个会,问个情况,不会查什么,谁承想,他们不仅到子公司了解情况,还到广东、上海等地我们投资的企业查验项目投资风险,工作很细致。”被巡视单位一名职工说。
两轮巡视,巡视组共开展个别谈话1599人次,发现问题356个,向驻委纪检监察组和被巡视企业党组织移交问题线索404件。
抓住契机,整改啃下“硬骨头”
巡视发现问题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对上轮巡视的整改情况是本次巡视的重要内容之一。去年4月,第一巡视组进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谈话中,干部群众怨气很大:“整改情况总不公开,不见起色;企业发展方向不清,有人想搞产业、有人想搞科研;最大的二级企业老亏损也没措施……”因长期以来落实整改工作不力等问题,单位主要负责人被免职。
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少明于2018年9月3日正式到任。新官不能不理旧账,做深做实整改!2018年,中国钢研通过巡视整改直接间接挽回经济损失2077.08万元,还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项25项。
这一切让干部职工看到了希望。“过去一段时间,单位定位不明,发展徘徊不前,人心都快散了。”在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工作了30多年的一名职工说,“通过巡视换了主要领导,定了方向,大家精气神都起来了。”
在中车集团,巡视整改被认为是“啃硬骨头”的重要抓手。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化龙看来,巡视解决了许多“老大难”问题。“就拿干部交流来说,中车企业遍布全国,以前一提交流,干部总把困难摆前面,跨地域、子女教育、家属就业、收入变化等,理由很多。”巡视整改期间,中车下决心进行大范围干部交流,其中正职跨企业交流24人,达40%以上。
巡视期间,中车集团总部办公楼,几乎夜夜灯火通明。职工徐广厚至今记得,“梳理问题,自我加压,不能有‘比较’‘个别’‘可能’等含糊词语,得见事见数据,同时一并提出整改举措。”梳理问题,总部259项,全系统14721项;推动整改,全级次企业形成整改决议3183份,制定整改措施25500条,层层签订责任状,条条措施标明时限,责任到人。
至今,厚厚的整改台账每月更新。记者注意到,在今年1月的整改台账上有这些信息:提升创新能力,牵头组建了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控制经营风险,僵尸和特困企业按期实现整体盈利;优化业务结构,2018年核心业务实体经济收入达历史高位。
“实践证明,越是发展好、贡献大的企业,越是领导班子有力,发展方向正确。”国资委主任、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肖亚庆分析,“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企业的任务越重,就越要把好方向,这就需要通过政治巡视确保中央企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始终走在正确的轨道上。”(本文原载于人民日报 记者江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