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天书”不再高冷,甲骨文走进当代生活

独家观点

2019-02-26 09:51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作者题写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书签。(中华书局供图)

甲骨文研究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问,殷墟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甲骨文的发现却只有120年。图/视觉中国

甲骨学这门“高冷绝学”,曾是象牙塔里少数学者从事的精深研究,近年来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文化热点。学界和出版界积极回应大众对严谨知识的渴求,《殷墟甲骨文书法探赜》《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等新书相继问世,为甲骨文书家提供了方便有效的翻检工具和学习途径,大幅拉近甲骨文初学者与专业研究之间的距离

上海金茂大厦前厅里有八幅铜雕壁画,以书法艺术展现汉字从甲骨文到篆、隶、草、楷的演变过程,书写出一部煌煌文明史;设计中的北京冬奥会火炬运用古老文字书写吉祥,其中之一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文创产品的开发方兴未艾,中国文字博物馆的一组甲骨文书签成为 “网红”……1899年,金石大家王懿荣捻起那一块刻着“天书”的“龙骨”时,他一定想不到,艰深的甲骨文也能飞入寻常百姓家。

甲骨学这门“高冷绝学”,曾是象牙塔里少数学者从事的精深研究,近年来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文化热点。学界和出版界积极回应大众对严谨知识的渴求,《殷墟甲骨文书法探赜》《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等新书相继问世,为甲骨文书家提供了方便有效的翻检工具和学习途径,大幅拉近甲骨文初学者与专业研究之间的距离。

“高冷绝学”走进寻常百姓家,内容上要更严谨,形式上要更通俗

甲骨文研究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学问,殷墟甲骨文距今3000多年,甲骨文的发现却只有120年。经过海内外几代学者的刻苦努力,甲骨学已成为一门显学,重大研究项目越来越多,各级研究机构不断成立,甲骨学文献研究刊物已有17种。神秘的甲骨学也吸引了欧美学者的注意力,甚至出现在了英国中小学生的教育推广项目中--这个名为 “Teaching history with 100 objects”的网站由大英博物馆与英国教育部共同建立,甲骨文成为100件被选中的文物之一,相关资料可以在网站上找到,而且可以自由下载使用。

甲骨文越来越热,一旦关注,社会资源就会聚集;一旦聚集,就容易形成泥沙俱下的局面。甲骨学研究主要在学界内部交流,核心成果普及到大众要相当长时间。这个空白期被某些民间机构填充,他们利用广阔渠道做着各种各样宣传,有意或无意提供着错误信息,对公众准确地继承文化造成危害。春节期间,网上流传着一些甲骨文“福”的书写方法,称其为“双手举酒祭天”的象形文字,用意在于“用美酒祭神,祈求富足安康”。专家指出,网上所传的实是“祼”字,被误做“福”字用。“祼”是古人用香草和酒祭祀的一种方式,而“福”应从声符“畐”,完全不同。“古文字学界有责任与义务为社会提供准确的甲骨文字形与释读。”吉林大学副校长吴振武教授认为,博物馆、古文字界学者和出版界都有责任做正本清源的工作。

▲表情包、书签……带着甲骨文元素的创意设计越来越多地融入当下生活。(均资料照片)

高深学问走入大众文化,内容上要更严谨,形式上要更通俗。古文字领域的专业字书往往都是大部头,大量专业信息对普通读者来说并无太大用处,反倒增添了使用的困难。去年《殷墟甲骨文书法探赜》问世,为普通大众了解甲骨文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今年《甲骨文常用字字典》出版,学者正着手最基础的普及工作。《甲骨文常用字字典》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所著《新甲骨文编(增订本)》的基础上,吸纳最新的学术成果,增加了19个字头和10多个异体。与学界使用《说文解字》顺序的惯例不同,《甲骨文常用字字典》采用音序,提供拼音与笔画两种索引,查阅十分便捷。它既可作为专业研究者便于翻检的工具书,又可作为初学者熟悉甲骨文的入门阶梯,春节想写一副春联,一翻就能找到。

“书画同源”,甲骨文书写不仅要准确,更要凸显出古人朴素的审美

甲骨文是符号化的文字,古人讲“书画同源”,因此甲骨文也具有一定装饰性和美化倾向。“书法是中国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内容,而甲骨文作为中国文字与书法的源头,自然是重中之重。”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曹锦炎教授说。一百年前写甲骨文的只有几位作者,近些年在书法界已逐渐形成甲骨文书法创作的风潮,在罗振玉、王国维的时代这是不可想像的。这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自信,书法家学问的自信,也足见这门学问的生命力与普及的需求,更需要专业研究者孜孜不倦的投入。

据统计,每次全国书展的参赛作品中篆书只占10%,甲骨文更少,几十年来从未有过获奖记录,大量写错字的作品则直接被淘汰。许多书家对古文字感到陌生与隔阂,想要使用甲骨文书写,却连准确的字形都难以获得。即便找准了字形,书家也多以摹写为主,照葫芦画瓢,只得其形不得其意,创作更无从谈起。

清华大学教授言恭达指出,“现在的甲骨文书法创作,或过于僵硬,或过于花哨,流于形式,应在保持古朴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赋予精神,使之达到新的高度。”甲骨文的很多字形犹如美术作品中的速写,凝练生动,概括传神;形体布局上的穿插避让和形象上的饱满匀称,更凸显出古人朴素的审美。专家建议,书家不仅要大量临写甲骨文与金文,使笔法和谐统一,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储备丰富的文史哲知识,了解和掌握通音通假字,这样在借用文字时,就不会太过唐突。

>> 记者专访

高科技为甲骨文研究注入新活力

嘉宾:刘钊(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采访:宣晶(本报记者)

2017年,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如今,“甲骨学”已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与此同时,3D打印、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不断为之注入新活力。甲骨文研究插上科技的翅膀,它会奔向什么方向?本报记者就相关话题采访了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刘钊教授。

文汇报:甲骨文是开启殷商历史的密码,近期在甲骨学领域有什么新发现?

刘钊:甲骨文是目前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总字头数达4000多个,可以自由记录汉语。汉字记录汉语,同时也记录汉语所表现出的思维。中国古代一切思想观念、文化、文明,都通过汉字这一载体才传布久远,保留至今。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大数据、云平台支持下的甲骨文字考释研究”课题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项目,项目启动至今,10个子课题进展顺利,取得很多初步成果。

研究发现,商代有很多文体,甲骨文是其中用来占卜和祭祀的,但仍透露出一些古人的生活细节。比如“得”字像手持贝,表明古代的“贝”为宝物或用作货币等等。前不久殷墟出土的一片甲骨上有很长的记事刻辞,记录一场沿河两岸发生的激烈战斗。奇妙的是,刻字之间竟然打了十几个竖格,卜辞工工整整地刻在格子里。甲骨文研究史上第一次出现这样奇怪的刻辞方式,引起学界浓厚的兴趣。

事实上,当下的甲骨学远不止文字“破译”,而是通过对甲骨整体的研究去考证古人的社会形态和文化科技水平。甲骨文研究不断开辟出新领域,也不断出现新疑团。殷墟里出土了许多玉刀和青铜刀,古人是用它们来刻写甲骨文的吗?可普通人用钢制刻刀都难以在甲骨上刻字,更别提刻写出笔意流畅的甲骨文。有学者推测古人在龟甲骨板表面涂抹了特殊的“软化”药水,这一点目前还无法考证。在甲骨文本体研究中,龟甲形态学是一个重要课题,深入研究发现部分出土龟甲竟源自某些东南亚龟种,有的学者在这个基础上对殷商时期的贸易范围提出新的假设。虽然很多新领域的探讨因条件限制,还未曾取得全面深入的成果,但其开拓性对于发掘甲骨文的史料价值仍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文汇报:在当下的甲骨文研究中,新科技带来了什么新面貌?

刘钊:每一种相关新科技的引入,都会带来古文字研究的一次飞跃,甚至开创出全新的研究方向。当今照相和印刷技术日新月异,甲骨照相甚至已成为一门专门的技术。拓本、摹本、释文、十面彩照等相结合的综合著录手段日益成熟并逐渐得到推广,使旧资料的全面重新著录和整理得以实现。用高倍放大镜观察甲骨文的字口,进行笔迹的技术甄别,进而对刻手的研究或许会成为新课题。

目验甲骨原物对释文校订和钻凿研究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限于条件很难全面铺开。甲骨的珍稀而脆弱,一般都深藏在博物馆、研究所的库房中。许多研究甲骨的专家学者只能靠著录进行研究。由于技术问题,很多资料无法将甲骨文纤细的笔画清晰呈现,一笔模糊就可能将研究者带入歧路。

目前,甲骨的三维扫描和3D打印已经有了初步探索,未来值得期待。大英博物馆曾用馆藏甲骨进行3D打印实验,效果非常逼真,大小颜色观感完全一样,只是材质不同。一旦3D打印成本大幅降低,在条件成熟时全面应用这项技术,可以推动甲骨学突飞猛进。此外,甲骨残片的机器缀合,甲骨文辞例的机器检索、比对、可能性答案的提出,都需要人工智能的积极介入。如果在龟甲形态学、甲骨笔迹甄别研究的基础上,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对甲骨残片进行机器缀合,效率会大大提升。

作者:本报记者 宣晶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