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到底多厉害?10秒钟发射16枚火箭弹!
二战德国军队曾在旧鲁萨附近的战役中缴获了苏军一台奇怪的装置,乍看之下,这绝不像一个火炮装置。
这正是苏联新一代秘密武器“喀秋莎”——一种装备了火箭炮的作战车辆,在火箭炮的火力掩护下,苏联军队在旧鲁萨附近发起反攻,遏制了向列宁格勒猛扑的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从而为苏军赢得了时间,此举后来被发现对苏德战争战局影响深远。
喀秋莎火箭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大规模生产的自行火箭炮,其多管火箭炮能迅速的将大量弹药投放到敌方阵地,并拥有很好的机动性。但是喀秋莎的精度很差,只能作为压制火力,多用来打击固定不动的防御阵地和阵营密集的区域。火箭炮的发射架上标识有“K”,也是共产国际工厂得一个字母,红军战士为其起名“喀秋莎”,德军则称之为:“斯大林的管风琴”。
那么,喀秋莎火箭炮到底有多厉害呢?
打个比方,喀秋莎火箭炮等于18台自行火炮的火力。
1门喀秋莎可以快速将火力倾泻到地方阵地,轰炸面积多达8000平方米。在二战斯摩棱斯克会战期间,苏军的一个火箭炮连7门喀秋莎向附近奥尔沙火车站的德军进攻,短时间内便重创了德军第5步兵师,打的德军都开始了怀疑人生,以为他们正在遭受苏军炮兵师的攻击,德军前线的报告文件更是提到:“钢铁在融化,土地在燃烧”。
喀秋莎用的火箭弹是132mm火箭弹,射程可以达到 8.5公里。同时利用导轨可以在10秒钟内将16发火箭弹完全倾泻到对方阵地上。而且苏联当年是以至少一个火箭炮营为单位进行发射的,也就是说在10秒内可以像敌方阵地倾泻2吨左右的炸药。
另外厉害的敌方在于火箭炮的火力密度很大,在一次齐射过程中一台火箭炮的投送火力相当于传统122mm榴弹炮18门齐射的效果。
当“喀秋莎”火箭弹击中目标时,其中的爆炸物立即在弹头两端同时引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促使内部空气压力迅速升高,火箭弹的外壳碎片在加速度的作用下,温度可瞬间升高到600至800摄氏度,产生强烈的燃烧效应,进而形成大范围的杀伤效果,给敌军造成巨大的震撼作用。而且弹药充足的情况下,10分钟依旧可以再次开火。
1939年5月9日,在哈拉哈河战役中,苏联红军首次把使用延时引信的火箭弹投入了空战中测试。1941年7月14日,苏军组建的第一个火箭炮连7辆BM-13向斯摩棱斯克附近的被德军占领奥尔沙火车站进行了一轮齐射。短时间内射出的一百多枚火箭弹致使驻守该地的德军第5步兵师损失惨重,以致于德军当时以为遭到了一个苏军炮兵师的攻击。后来德军见到这种火箭炮,心里都打鼓,可见他的厉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