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爷孙两代军装对比照:时隔53年,我入伍仅16个月2次荣立军功!
入伍不满两年
连续两次拿到三等功
从一名地方大学生
成长为一名优秀军人
他参加过多项军事比武考核
是官兵公认的“精武先锋”
他就是“朱德警卫团”
上等兵吴明亮
人物名片吴明亮,2017年9月入伍,上等兵军衔,现任该部机动保障一营副班长。有着红色家族基因的吴明亮,入伍一年多来,他先后荣获2017年新兵结业考核全旅第一名,被单位评为“十佳训练标兵”;2018年,在参加“精武2018”军事比武竞赛中,顽强拼搏,几经力竭仍坚持到底,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
接力从军
续写光荣与梦想
△叔叔吴流芳军装照。
吴明亮的家在江西革命老区,当年他的曾叔父吴桂泉抱着“闹革命、救中国”的信念参加红军,1927年在战场上壮烈牺牲,被批准为革命烈士。爷爷吴嘉清于1964年入伍,成为一名在福建海岛服役的炮兵,服役期间获得优等炮手、优等射手、技术能手等荣誉。叔叔吴流芳曾在“黄继光连”服役。
△曾叔父吴桂泉革命烈士证明书。
从小听着爷爷讲红色故事长大的他,耳濡目染,打心底便对军人有着执着的追求,2017年9月,已是大二学生的吴明亮与征兵宣传海报不期而遇。参军的想法在心中愈烧愈旺,他把想法和家人分享后,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同意。
△爷爷吴嘉清“优等炮手”荣誉证书。
“当兵就要当尖兵,当胜战刀锋!”带着梦想和家人的期盼,吴明亮踏上了绿皮火车。在入伍的那一刻,吴明亮便立志要做一名像曾叔父、爷爷那样的优秀军人,建功军营。
传承血脉
基因名片越擦越亮
△吴明亮为战友示范跑步训练技巧。
然而,从一名地方大学生到优秀士兵,吴明亮的转身精彩却又充满曲折。在训练中,吴明亮是出了名的小老虎,招招透着拼劲,很快在新兵中脱颖而出,但唯独单双杠这类器械训练一度成为吴明亮的短板,由于没有找到正确的用力方式,这项成绩总是不合格。
△吴明亮进行50公里拉练。
“能不能迈过这道坎?”看到身边战友成绩不断提高,自己还在原地踏步,吴明亮真的急了,每天饭前饭后,战友们总能看到吴明亮在营门前的器械场加练。手掌血泡破了一层又一层,结成了厚厚的粗糙老茧。
△吴明亮进行400米障碍训练。
“怎样协调腹部和手臂力量?什么样的辅助练习最有效?”吴明亮坦言,那段时间,晚上做梦都在琢磨单杠技巧。终于,量的积累带来质的改变,在一次单杠卷身上练习中,吴明亮从0突破到1,又一连拉了9个,下杠时手掌血泡又破了,鲜血直流,吴明亮却开心的眼泪直在眼眶打转。
△进行战斗体能训练。
正是凭借着不服输的韧劲和争第一的拼劲,在新兵结业考核中,吴明亮取得了总成绩第一的好成绩,荣立三等功,并被评为“十佳训练标兵”。吴明亮第一时间和爷爷视频“晒荣誉”,分享成长收获。年逾古稀的爷爷知道后非常激动,当天便写了封家书鼓励吴明亮继续努力,争做新时代的好军人。
征战比武
直面挑战锻造“精武魂”
△进行障碍训练。
下连以后,吴明亮时刻牢记爷爷的嘱托,刻苦训练,各项军事成绩突出。当得知连队受领参加陆军“精武-2018”军事比武时,吴明亮抢着第一个报名参加,经过层层选拔和淘汰,杀出旅尖子包围,得到了比武名额。
△协力翻越高墙。
三界黑山白水间,集训备战正酣,各单位的“武林高手”齐聚三界,进行最后的冲刺训练,吴明亮明白,想要获得成绩,唯有更加拼命地训练。吴明亮的“士兵突击”并不轻松,提着两个25公斤重的背囊快速通过2米以上的空中云梯,负重25公斤以上快速行军,途中穿插各种障碍,越过坡度超过45度的高山,走过泥泞的小道。
△进行掩体训练。
吴明亮坦言,那段时间已经完全感觉不到身体上的疲惫,心中想的就是如何提高各项成绩。白天一身汗,混杂着泥土俨然成了泥人,晚上则加班学习识图标图。长时间的障碍训练和快速行军,在手掌和脚跟留下了厚厚的老茧,见证着吴明亮成长的足迹。
△隐蔽行军。
10月,陆军“精武-2018”军事比武正式打响,几十支队伍在三界一较高下。吴明亮作为参赛小组成员,负重25公斤,连贯作业36小时,完成隐蔽行军、通过障碍、战场救护等10余个科目,担任着后排警戒,障碍底座,战场救护等任务,最终因体力透支多次晕厥,在队友的帮助鼓励下,闭着双眼也在坚持,晕倒在了终点线上。由于表现突出,年底荣立三等功。
△载誉归来。
刀靠磨,钢靠锻
新年度实战化训练中
吴明亮再次发起了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