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在路上:那些闪光的管理学片语(一)

财经

2019-02-24 09:25

  • 本文摘自苗兆光博士2018年分享在朋友圈的部分咨询工作随感
  • 文 / 苗兆光,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华夏基石咨询集团业务副总裁兼成长企业研究中心总经理
  •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



2018年7月23日 01:25

美国默克制药公司(Merck,又译默沙东)成立于1891年,距今127年,2018年销售额401亿美元,世界财富500强276位。其家族继承人乔治·默克为公司确定的信条是“应当永远铭记,医药为人类服务,而非为盈利生产,只要坚守这一信念,利润必将随之而来。”这一道理并不难理解,但对我们来说仍然是“书上的道理,别人家的公司”,离我们仍很遥远。或许我们的社会最需要的已经不是财富和野蛮增长,而是恢复基本的商业伦理和良知。

2018年7月25日 08:56

假疫苗事件在公众的群情激昂中越撕越大,长生生物和其控制人高俊芳很难过这一关。对于很多企业企业家来说,长生生物的教训是一个警示:应当反思企业的增长方式,从野蛮增长转向依靠核心价值增长,消除增长模式中隐藏的恶。



2018年7月25日 10:08

我们习惯于优先完成期限紧迫、用时较短的任务,把它从待办事项清单上划掉;但最有价值的任务通常都是那些看起来不紧迫、用时较长的任务。

2018年7月28日 08:51

在这个全民学习的年代,弄清楚哪些不能学十分重要。比如,在腾讯等互联网企业里,产品开发把速度放在功能和可靠性之前,强调先推向市场,再用快速迭代的方式完善,所谓“先占位后改进”。而一家房地产企业过于强调速度,则让人觉得透着一股邪性,高周转背后的事故频发令人生畏。

经营者应对企业的核心价值保持清醒的认识,制定经营策略时对顾客的核心利益要心存敬畏。互联网企业的一款APP若不稳定,不会伤及用户的安全,而一所房子的不可靠则会威胁到购房者的家庭幸福。同样,一个小家电企业可以在质量不可靠中野蛮生长而无致命之碍,一家疫苗企业质量不稳定则会带来全民之殇,长生生物的悲剧恐怕就在于此。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点没错。

2018年4月11日12:42

创业企业最重要的事情是打造核心团队,在核心团队形成之前,引入职业化管理是很危险的事。


2018年4月13日08:22

员工希望有“真诚的领导者”。部分原因在于我们所处的动荡时代带来了不安感,部分缘于大众对政客和商界人士抱有的怀疑态度,人们越来越厌恶圆滑虚伪、虚张声势的领导者,而“本真性”也因此成为当代企业管理中倍加珍贵却又稀缺的品质。

2018年4月15日16:25

合理安排“停工期”是必要的。人们往往认为,解决一个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坚持不懈地努力,但大脑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会造成副作用,难以生成创造性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

2018年4月22日22:33

管理模式没有优劣,关键看是否有效。选择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首要问题不是回答如何对员工如何管理,而是要回答企业需要员工做什么。如果你仅仅需要员工动动手脚、简单地执行,那就尽可能建立起机器式的管理系统,规范而强硬;如果你需要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员工投入知识、经验、热情和善意,那就要唤起员工的参与意识。

2018年4月23日16:13

管理者的价值不在于任劳任怨、踏实勤勉或服从领导,也不在于提供看似精专的工具和方法, 而在于依靠自身的知识、经验和责任心, 促进企业产生成果。重视贡献,才能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不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为其所属部门的利益所限,从而看到整体的绩效,更加重视外部世界。只有外部世界才是产生成果的地方。

2018年4月25日11:31

学习华为,不应着眼于现在的华为,而应关注于它是怎么一步步走到现在,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2018年5月17日12:07

一味强调利益驱动,忽视企业的价值观管理,必然导致山头主义。

2018年6月19日18:32

有很多人认为小企业不需要管理。他们觉得,小企业的绝对优势就是灵活性,而小企业如果想放大这一优势,就要抛开管理手段。殊不知,这是一种相当严重的错误,与大企业相比,小企业往往更加需要管理。

2018年6月26日20:43

成事者,事不拖,话不多,人不作。

2018年6月28日23:05

有一种流行的生活态度叫活在当下,其实更加积极的人生态度是活在明天。活在当下是以当下为尺度,每个挫折都成了失败,每个人都难免会成为失败者。活在明天,今天的所有的挫折与教训都是明天的经验。理解管理,最重要的是明天思维,管理的本质是为明天的目标调动资源。

2018年7月5日11:00

企业所有的经营要素中,最难以获得、最难改变、最限制企业发展的是领导力。领导者的首要责任是唤起员工对未来的信心并为之承担责任,领导者的首要任务是发起并推动变革,领导者的首要素质是真诚。遗憾的是,领导力的提升仍然缺乏有效的方法,主要依赖于领导者个人的自我觉悟和修炼。


2018年3月26日 00:15

在人才选拔问题上,当能力和愿力不可兼得时,愿力优先于能力。

2018年3月3日 20:55

一个好的组织应该能够做到:让奋斗者有空间,让劳动者有尊严。

2018年2月18日 12:11

唯有发自内心的志趣,才能激发持续的创造。因此,组织的职能不再是分派任务和监工,而更多是让员工的专长、兴趣和客户的问题有更好的匹配,这就要求有更多的员工自主性、更高的流动性和更灵活的组织。

2018年2月27日 09:10

企业如果要持续成功地成长,先决条件是管理者必须具有经营的意志力,能够不受环境的影响,持之以恒地为增长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动。



2018年2月2日 10:38

机制指向结果,激励引导行为。

2018年2月6日 08:40

任何管理决策都必须建立在事实和洞察的基础上,缺乏洞察的决策会导致企业丧失大机会。洞察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没有事实支撑的洞察是胡思乱想。

2018年2月6日 09:16

历史上有很多富可敌国的富豪,现在的我们已经看不到他们后人的踪影,至少已经被打回了普罗大众的原形;也曾有很多当时看起来无懈可击的企业,短短几年之后便辉煌不在,活下去都成为难事。每个以管理为生的人,都希望找到企业长青的密码,而残酷的现实是,所谓密码就像长生不老药,根本就不存在。我们唯一能做的是活得更久,唯一有效的办法是不断寻求变革。死亡是企业的宿命,唯有变革才能求生。


2018年1月22日 22:33

经营者七大心智——

1. 做对事比把事做对重要;

2. 创造顾客比创造利润重要;

3. 不断寻求“我能对顾客贡献什么”的答案;

4. 时间不用管理,该管理的是自己“分配和使用时间的行为”;

5. 反复问自己“我现在最该做的事情是什么”;

6. 没有反对意见不作决策;

7. 组织不依赖于天才来运作。

2018年1月23日 13:31

要想让管理产生价值,首先要相信管理是有价值的。大多数做不好管理的企业,骨子里不相信管理有价值,或者认为管理远不如在机会上捞一票大的更有价值。华为的管理之所以做得好,归根结底是因为在对待管理的态度上,华为远比大多数企业更有诚意。

2018年1月25日 17:54

有多少荣耀,就有多少骂声。

2018年1月27日 23:27

在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国王是国家的精神领袖,代表着传统和理想,民选的管理当局代表世俗的力量,直面现实的利益冲突,负责在妥协中寻求平衡。二者不可相互替代,没有精神领袖,人心就会散,利益冲突的强度会增加,而没有世俗当局,现实上过不去,理想和精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二者也不能合二为一,从刀光剑影中走出来的世俗领导人,道德上的瑕疵早已暴露无疑,而精神领袖的人间烟火气息太重也会影响其理想性。二者可以在合理的治理结构下相互补台,相得益彰。



想想企业也是如此:企业内的战略层和专家往往代表理想的力量,通常着眼于对未来的畅想;管理人员和经营层往往代表现实的力量,需要直面混沌的环境和灰色的人性,在妥协中赚取利润。理想过多,企业会陷入“纸上谈兵”,现实过重,企业就走不远。企业治理结构的核心命题应包含这两股力量的平衡。 (——泰国之行随想)

2018年2月1日 18:41

谈到转型升级,经常被人挂在嘴边的是互联网、人工智能、新零售、消费升级等,但对有些企业来说,这些还不应是排在首要地位的,排在首位的应该是从资源寻租向服务市场转型,从紧盯政府向紧盯顾客转型,从机巧向守拙转型。

2018年1月8日 19:49

企业经常错把熟手当专家。熟手通常在某种专业或职位上干了很长时间,掌握该专业领域内别人无法企及的信息,对该专业或工作讲起来头头是道,别人很难插得上嘴。熟手的问题在于只会按照过去的逻辑和习惯工作,任何改变的可能性都会被熟手以充分的理由堵死;熟手的危害还在于经常以专家的面目出现,掩盖企业真正需要决策的问题。在重要岗位上用多了熟手,企业会丧失变革的能力。

2018年1月11日 08:01

组织必须建立在原则上。在原则虚弱的组织里,必然充斥着虚伪、钻营和算计,人的行为被利益主导,决策被复杂的政治博弈过程主导,组织最终会在众人的无力感中垮掉。

2018年1月18日 09:00

领导者最重要的责任是“建立并看守组织原则”,最重要的品德是“真诚”。



2018年1月16日 20:30

任何企业都无法承受合伙人之间同床异梦的考验,所有的合伙人都要与公司、与其他人同心同德,这样企业才能壮大。意见不一致其实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大家都能怀着善意来解决分歧,就会做出更好的决策。但如果连指导原则、根本目的、理念、政策、价值观和态度都无法从理性和感性上得到调和,那么多数派最好索性把持异议者赶走。(读《麦肯锡传奇》笔记)

2018年2月12日 13:00

至诚如神,方能知行合一。

图片来源:苗兆光

(策划 / 编辑:杨晓梅)

—————————

华夏基石e洞察(微信号ID:chnstonewx):由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泰斗、咨询业开拓者、《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的彭剑锋教授领衔,资深媒体人及企业文化咨询专家宋劲松先生联合创办,我们努力提供最具原创性、思想性和实践意义的管理文章,是中国顶尖管理智库平台和原创中国管理思想策源地。权威、理性、睿见,高级管理者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