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是德军“闪电战”的倡导者,为何战败后却只判刑三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盟国对纳粹战犯们进行了审判。由于在战争中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许多纳粹战犯都被判处了死刑。不过,有一位在二战中指挥了多场大战,为德国攻城略地的大将,却逃过一劫,他就是德军著名将领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与隆美尔、曼施坦因并称为德军三大名将,是德军现代化装甲机动作战的奠基者之一,被誉为“闪电战之父”。换句话来说,正是由于古德里安提出的“闪电战”理论,德国才能在欧洲战场上所向披靡,在极短的时间内占领大半个欧洲。
(古德里安旧照)
在古德里安的指挥下,德军制造了无数的杀戮,夺走了近百万人的生命,但作为罪魁祸首的他,却仅仅被判处了三年有期徒刑,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古德里安是职业军人,从不滥杀无辜。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古德里安在二战中是一位相当纯粹的军人,从不过问政治。
古德里安的战场主要在东线,他参与了入侵波兰,攻占法国以及后来入侵苏联的战争。他所率领的装甲兵团,几乎从未出现过屠杀平民和虐待战俘的事件,这使他不仅获得了众多德国士兵的尊敬,甚至还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古德里安指挥的部队作风相当正派,从来不滥杀俘虏,甚至他根本不允许士兵随意打骂战俘。在上级命令他必须杀掉苏军政治委员和指导员的情况下,他表示这些人只是没有战斗力的普通战犯,自己无法执行命令。而这一点,也成为了后来战犯审判中的重要减刑项。
(古德里安旧照)
众所周知,德国纳粹在二战中对犹太人进行了残忍的迫害,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古德里安本身就不是纳粹党员,他曾对种族屠杀表示了公开的反对。在反抗无果之后,他只能命令自己手下的士兵绝不参与到屠杀行动之中,希望能尽量减少犹太人的死伤。
古德里安为他立场付出了一定的代价。由于他极力反对纳粹的屠杀指令,因此他虽然战功赫赫,但始终没有被升为元帅。而且到了二战后期,他与元首的思想出现了很大偏差,两人之间爆发了多次激烈争吵。后来元首就以古德里安“身体欠佳”为理由,解除了他在装甲部队的职位。这也使得古德里安并没参与对盟军的最终决战。
(施佩尔剧照)
三、古德里安坚决反对“焦土政策”。
1945年,东线的盟军进入了大反攻的最后阶段。就在德国岌岌可危之时,元首下达了实行“焦土政策”的命令。这个命令是说,德军必须在盟军攻入德国之前,摧毁德国一切民用和军用设施,不给敌人留下任何可以利用的资源。
元首的这个“坚壁清野”战术,实际上也是效仿了苏联在莫斯科的做法。
在命令下达之后,生产部长施佩尔和古德里安都对这个命令表示了极力反对。在他们看来,德国的国情与苏联完全不同,苏联地大物博,而德国国土太小,工业本来就是德国的立国之本,假如真的执行了“焦土政策”,不仅阻止不了苏联人的进攻,反而会将德国推向毁灭!
最终,在他们两人的共同努力下,德国的民用和工业设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全。而古德里安充满人道主义的政治意见,也成为了他在审判中最重要的减刑项。
审判最终认为,古德里安是一位正直的将军,他与纳粹并无瓜葛,他只是在履行职责,他只忠于德国。
(参考资料:《第三帝国的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