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沙特全国开设中文课,背后有个“向东看”大战略

观点

2019-02-25 19:59



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结束访华之际,沙特政府2月23日宣布,将汉语纳入沙特王国所有教育阶段的课程之中。


据报道,目前沙特各个学校设置的外语课程十分有限,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外语课程只有英语。因此,中文被纳入沙特国民教育体系,意义非同小可。


这一事件可以从共性规律和特殊国情两方面解读。从共性规律看,沙特开设中文课程乃是中国影响力提升的微观体现。众所周知,语言是观察世界的窗口,也是发展机遇的承载对象。从功利角度看,某种语言是否值得学,首先取决于这种语言所能提供的信息量和发展机遇。由此,不难理解,越是国际影响力强大的国家,其语言便越会成为各国追捧的热门语言。


近代以来,正是由于英国和美国先后主宰世界,由此才使“学好英语”成为许多国家教育体系的基本要求。同样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正是由于日本经济崛起为世界第二,许多国家才会出现日语热。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因率先富起来,以至于广东话成了其他省份的国人追逐的对象。


从这一逻辑出发,沙特开设中文课程是中国经济影响力上升的必然结果。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加速“弯道超车”,接连超过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稳居世界第二。目前,中国是最大工业国、最大贸易国。“中国因素”在世界经济乃至世界政治中的分量都在明显增大。


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抓住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历史机遇,才可能实现自身增长。由此不难理解,近年来,世界许多地方都出现了中文热。沙特开设中文课程同样是审时度势后的理性选择,是世界“中文热”的微观折射。


从自身国情看,沙特开设中文课也是“向东看”政策的直接体现。“二战”结束以来,沙特长期与美国结盟。经济上,沙特向美国提供能源出口,美国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地缘政治上,沙特充当美国反对苏联的前沿阵地,美国则为沙特提供全方位支持。


然而,时至今日,双方合作基础出现巨大松动。经济上,随着美国页岩气革命和开发国内油气资源,美国已从昔日最大能源进口国,变成首屈一指的能源出口国,由此美沙“能源换安全”的合作基础不复存在,双方在能源领域反而成了竞争关系。从地缘政治看,苏联解体使沙特在美国地缘棋盘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尤其“9·11事件”后,美沙关系更加疏远。


在这种情况下,沙特必须摆脱对美欧的过分依靠,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沙特的做法就是“向东看”,继续强化与中国等亚洲国家的各领域合作。这也是沙特当前遭遇西方施压的背景下的破局之策。


中国1993年变成石油净进口国,此后能源对外依赖度不断增加。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进口国,沙特则是世界最大产油国,两国强化经济合作再自然不过。目前,沙特连续多年是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尤其近些年来,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意在强化与欧亚大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而沙特也提出“2030愿景”,谋求产业多元化,这使中沙合作有了更多“共同语言”。从地缘角度看,中沙在外交、打击极端主义等领域空间巨大。


这次萨勒曼王储访华,双方签署280亿美元项目,其中石化行业占比超六成。其访华行程刚结束,沙特官方便宣布开设中文课程,这显然是用行动深化中沙战略伙伴关系。


□田文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