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列车员的第九个春运:每次春运都像一次长征
呼和浩特2月25日电 题:内蒙古“90”后列车员的第九个春运:每一次春运都像一次长征
作者 张玮 王伟
“再坚持几天,春运就结束了。我可以休息一下,陪家人补过个春节。”25日,于海跃对记者如是说。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春运是归程,家,是一年奔波的终点。而对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位“90后”列车乘务员于海跃来说,春运却是离家,是忙碌的开始。
图为于海跃在结束一次车厢的清扫作业后已是汗流浃背,紧接着就要整理着装做到站前准备。 王伟 摄
“90后”小伙子于海跃是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包头客运段K573/574次列车上的一名列车员,今年是他的第九个春运。他说,每一次春运都像一次长征。
春运,是中国在农历春节前后发生的一种大规模的高交通运输压力现象。以春节为中心,共40天左右,从每年农历腊月十五左右开始,到次年正月廿五结束。
作为内蒙古西部地区连接首都北京的重要列车,K573/574列车往返于鄂尔多斯和北京,单程走行930公里,途经内蒙古、山西、河北和北京四省区,停靠13个站点。“我们每一班值乘是6天,车次变换4次,春运的40天里,列车行驶的总里程超过25000公里,相当于两个长征的距离。”于海跃说。
图为于海跃在结束正班的工作后在卧铺车厢短暂休息。 王伟 摄
作为列车员,需要处理火车上各种琐碎的事情。在于海跃看来,列车员已经不仅是一种职业,更是多种角色的结合体:“你需要当清洁工,要当心理辅导员,有时还要当育幼师。”
春运期间,K573/574次列车上少数民族旅客较多,于海跃时常在车厢里向旅客宣传如何注意车门口安全;使用电茶炉时如何避免烫伤;老人、小孩上厕所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有些少数民族旅客普通话不是太好,而这些旅客中老人、小孩比例不小,为了防止这些旅客坐过站,要对这些旅客重点关照。”于海跃说道。
“列车员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报站、开门、扫地,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但要做好还真不容易。”于海跃说。
图为凌晨时分,于海跃在到达山西大同车站前,擦拭列车车窗上的冰霜。 王伟 摄
春运期间,因为旅客多,各种突发的状况时刻都在考验着“90后”的于海跃。
“有一次,一家3口人上车,其中有2个人买的是卧铺票,一位女士买的是座位票,买了座位票的女士想要去卧铺车厢和家人在一起,但是按照规定,座票旅客是不允许进入卧铺车厢的,我没让她过去,她就和我急了,在我车厢的每一个空位上扔瓜子、果皮等垃圾。”于海跃无奈地笑道。
尽管如此,于海跃还是耐心劝导,做好了这位旅客的安抚工作。
图为于海跃正在车厢内整理旅客行李。 王伟 摄
于海跃告诉记者,一趟行程下来,要在火车上待100多个小时,其中至少有60多个小时没法休息。当火车到达终点站后,他的工作仍然没有结束,待所有乘客下车后,他既要清理打扫列车,还要继续检查车厢,为退乘做准备。而这些工作必须在20分钟之内完成。
于海跃玩笑说,每次春运过后,都有种“身体被掏空”的感觉。
“干列车员这一行,节假日不能在家已经习惯了,轮班到哪天就是哪天出车,大家都是这么执行的。”当记者问及连续9个春节都坚守在春运第一线的感受时,于海跃随口说道。
从20岁到29岁,9年的列车乘务员工作,于海跃一次又一次出乘,把成千上万的旅客平安送到目的地。这是无数铁路人的缩影,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每年春节归途中的一抹温暖,是他们的坚守让路途不再遥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