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温《肖申克的救赎》
小i这几天重温了一些老电影,总有一些电影在你初次观看的时候留下深深地感到,也总是让你按捺不住,重温一遍又一遍,因为随着年级的增长,你总能看到当初不曾被你注意的感动点。
电影的开始就是紧张的庭审,经过一番拉锯,主角还是被判刑入了狱,年少有为、前程远大,这是电影前端好朋友的声音作为旁白对他的评价。
“眨眼间,一生就毁了,只留下无穷的悔恨。”这是别的囚犯的写照,但绝对不是艾迪•杜弗伦。
在监狱里的第一顿饭,在菜里翻出一条肥肥的虫子。
在监狱里第一天哭出声的新囚犯,被狱警打烂头,死掉了。
在监狱里第一次被人围堵的时候,他抓起一把漂白粉冷静地说,这东西会弄瞎你的眼睛。
他说他无罪,而他说在监狱里的每一个人都声称自己无罪,后来他才知道他真的是整个监狱里面真正无罪的人,而那时,他已在监狱里浪费了19年的时光。
电影里第一次体现知识就是力量的场景就是被派外出修顶棚的时候,海利狱警领导一笔三万五的遗产,却为交税而焦头烂额。艾迪帮他拿到了三万五的全款,请同事们每人喝了三瓶冰镇啤酒。那时候,阳光洒肩头,仿佛自由人。
一次的成功,为他带来了更多的“客户”。一年半之后整个监狱的狱警全部来找他报税,逢有比赛的时候,甚至各个监狱的狱警都会来找他。当然,最后,他亲手让典狱长墙上挂着的那句预言——主的审判迅速降临——成真。
其实整部电影最戳我泪点的是布鲁克出狱后自杀的场景,一个步履蹒跚、头发花白的老人,穿戴的整整齐齐,因为再无法融入这个社会而选择了离开。因为外面的世界,上厕所不需要得到批准,每天都活在恐惧中,整个世界大得令人害怕,孤独地要死。他在充满寓意的栅栏式的窗子上方刻下“BROOKS WAS HERE”,便上吊自杀了。Institutionalized——体制化。如瑞德所说,在监狱里50年,他早已离不开了。
这部电影的经典场景还有很多:安迪给全狱的人放唱片听被罚独囚两周;随着一周两封的上信让州政府不堪其扰,拨款建造了最棒的监狱图书馆;从新入狱的汤米口中得知安迪并不是凶手,他没有做错任何事情,而监狱长为了将安迪留在身边继续洗黑钱而杀了那样充满希望的汤米,试图将安迪一辈子留在监狱里;最后安迪和瑞德在芝华塔尼欧相遇的场景又是那么的美。
电影里面有一些小i很喜欢的台词。
世界上有些东西是石墙关不住的,是永远属于你的。希望、知识都是如此。
要么忙于生活,要么赶着去死。
有些鸟儿用笼子是关不住的。
很多人都在想救赎的究竟是什么,救赎这个明显带有基督教色彩的词,是一个语义很深的词语,知乎上有很多帖子在探索救赎究竟所谓何意,但小i不想去根据一个字眼去追根究底,小i只是很开心他终于成为了自由的人,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在社会中适应不下去的瑞德。有些鸟儿用笼子是关不住的,把握好自己,才能为未来开路。
(本期小i:任一平/编辑:郭月月)
图片来自网络,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