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科技新战场 通讯、导航和雷达技术已相继成熟 窃听和干扰
电子对抗大体经历了初始、形成和全面发展三个阶段。
20世纪初,随着火花通讯的应用就有了对军事通讯的窃听和干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选频通讯的出现,发展了相应的通讯对抗。历史上最早的电子通讯对抗是1905年日本和沙皇俄国在日本海进行的海战。
形成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的50年代,随着通讯、导航和雷达技术已相继成熟,电子对抗技术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在雷达对抗方面,广泛使用了箔条和角反射器等无源干扰,以及噪声有源压制性干扰。
50年代后期,由于功率行波管的出现,实现了欺骗性干扰。在通讯对抗方面,研究了对调频电话、移频电报和单边带通讯进行干扰的最佳干扰样式,出现了专门用于通讯对抗的电子对抗飞机,建立了电子对抗部队。同时,又致力于研究有效的反干扰技术,以改进雷达、通讯、导航和制导系统,因而形成了电子对抗概念。
全面发展阶段60年代以来,通讯、雷达和光电技术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光控系统、制导系统等大量应用并成为主要攻击手段,因而对角度、速度和距离跟踪系统的欺骗干扰技术也得到了相应发展。
同时,出现了以噪声调频干扰为主的多种形成的压制性干扰。由于红外线的导弹、光电控制武器的应用,电子对抗向光电领域扩展。在此时期,开始将计算机用于电子对抗设备,将电子干扰系统由早期人工控制的干扰机发展为由计算机控制的具有功率管理能力的自适应电子干扰系统。
同时,改进了专用的电子对抗飞机,制成了投掷式干扰、反辐射武器和侦察站等多种电子对抗设备。各种电子设备也都改进了反干扰措施,研制了快速跳频通讯、频率捷变雷达等反干扰能力强的电子设备。70年代以来,进入发展电子对抗系统的阶段。
现代战争的电磁环境日益复杂,威胁源的数量和样式增长很快,武器系统的攻击速度越来越快,允许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单一的电子对抗设备无法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奏效,需要完备的电子对抗系统。
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科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宽带微波技术等等进步,电子对抗正向着数字化、自适应和多功能系统方向发展。
自适应电子对抗系统将电子侦察和多种电子干扰设备在计算机控制下综合成一体,以求达到实时优化的能力。
它可对复杂信号环境中的每一威胁信号自动搜索和实时处理,实现识别、告警和定位,并按威胁等级实时控制干扰系统自动适应信号环境,使干扰种类和发射方向、频率、时间、功率和调制样式等参数与被干扰信号相匹配,以求干扰效果最佳。
它能以一个干扰系统按威胁等级的顺序合理地分配干扰资源以压制多个威胁,对制导、火控、通信等系统同时实施干扰,并及时反馈干扰效果具有鉴定干扰效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