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津浦铁路的前世今生

看中国

2019-02-23 11:56

第三代德州火车站站房

人们都说德州是“九大天衢、神京门户”,地理位置的重要,交通枢纽的作用也是德州的一张城市名片。德州的交通枢纽地位是随着津浦铁路通车而确立的。有关津浦铁路的修建情况,现在的人们知道甚少。笔者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在这里介绍一下这条与我们城市密切相关的铁路大动脉。

概况

津浦铁路始建于1908年,1912年全线通车。北起天津总站(今天津北站),南至江苏浦口,全长1009.480公里,后因故延至天津东站,正线全长为1013.830公里,设站85个,山东境内31个。山东境内北起曾经隶属我市后划归河北吴桥的桑园镇至市区间219公里+300米处,南至韩庄运河桥南端628公里+164米处,计长408.864公里,设有60个车站。

修建起因及过程

那么为什么要修建津浦铁路呢?那还要从太平天国运动说起。1851年和1864年,直隶、陕甘总督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清廷为运粮的需要,英国人为便于掠夺运输均曾提出修建津镇(江)铁路,但未被清政府接受。1896年江苏候补道容闳呈准借用外资自行修建,后因1899年英、德两国夺取铁路贷款权插手,迫使容闳放弃自行修建计划。1908年1月13日,清政府与英、德两国正式签订《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借款500万英磅,年息5厘。议定以山东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韩庄运河桥为界,分南北两段各设工程局建筑。北段工程于1908年6月30日开工。1910年施工进入山东境内,其中德州至济南的第五大段经过马颊、徒骇、黄河诸河因土质松软,桥梁墩台施工特别困难。南段工程第三大段的第二、三、四区于1909年1月2日相继开工,由南向北渐进入山东境内。至1911年10月,铺轨至韩庄运河桥南岸。同年11月,北段工程向南也铺至此并与之接轨。1912年11月黄河大桥建成即开始全线通车。施工期间,德州至黄河北岸一段,材料从德州陆运,并自鹊山至禹城站间修运料便线62公里;济南至韩庄站用料,由胶济铁路运抵济南,再经黄河、运河转运。黄河以北线路,以碎砖代石渣。全线共建干线1105公里,建钢梁桥387座、圬工桥1290座,总合计用款9900余万元,每公里造价9万元。山东省境内用款3672万元(银元)。

饱经战火

津浦铁路投入运营后,到抗日战争爆发前的二十几年间,先后在德州至黄河涯站间以及在北沙河、大汶河、泗河等地段,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水害,黄河泺口特大桥于1928年和1937年曾遭受两次战争的破坏。抗日战争期间,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夺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山东的抗日军民对线路、桥梁等设施曾多次进行破袭。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阻止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自1946年1月至1947年9月,人民解放军及群众破袭津浦铁路320次,破坏线路337公里、桥梁57座及车站站线和其他设备。1948年,国民党军队败逃时,劫走机车车辆,并对所控制的线桥等设备进行了破坏,德州至桑梓店间近100公里线路全遭破坏,钢轨仅存三分之一。1948年底华东区铁路管理总局铁路职工,在当地民主政府、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对线路进行抢修,仅用50天时间,于1949年2月27日修通了津浦铁路北段。

复线建设

建国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津浦铁路已不能满足运量增长的需要。1957年5月由铁道部第三设计院承担德州至茅村段的设计,概算为12701.3万元。因“大跃进”形势所迫,双线提前于1958年7月施工,三院中止了初步设计, 1958年在“全党全民大办铁路”的号召下,地方政府大力支援铁路建设,山东省成立了津浦复线修建指挥部,济南铁路局先后调集了8个工程队及民工20万人,自德州站外238公里处至蚌埠站外832公里处全面开工。1958年7月25日开工,重点是德州至徐州间的于官屯至晏城、北集坡至吴村、薛城至韩庄三个区段共147公里,是当时运输最紧张地段。至1960年,完成土石方1700万立方米,正线铺轨392公里,建桥涵503座。其中大桥13座。

1940年,随着石德铁路开通,德州交通地位更加突出。1969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使用,德州成为连接北京和上海两大城市的中间站。津浦铁路也延伸更名为京沪铁路。时光荏苒,转眼百年沧桑。津浦铁路见证了德州这座鲁北重镇的历史和今天,记录了德州曾经的屈辱和当代的辉煌。特别是近年来4次大提速,铁路对德州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与日俱增。德州正乘上津浦铁路上的特快列车向着美好明天飞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