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说我买的第二份保险——香港重疾险
继我在8年前购买了第一份万能险后,大约在3、4年前,我购买了第二份保险香港重疾险。因为地处深圳,来往香港方便,我身边去香港买保险的朋友还是挺多的。但我在这要给大家的建议是香港保险一定要在内地保险保障基本完备的情况再去购买。
大家去香港买保险最主要的是以下两个险种,重疾险和分红险。分红险其实是境外理财产品的范畴,购买者的目的已经纯属海外资产配置和家族传承的需求,净资产在1000万以下基本不用考虑。而我们普通家庭去香港购买保险更多的是选择重疾险。
香港的重疾险和内地相比具有保费低、保障全及预期分红高等特点,同时以美元结算,兼具海外投资功能,故而近几年都受到特别追捧。但香港重疾险有个重大的隐性风险,在武侠小说里称为"命门",这就是"外汇管制"。
目前内地的外汇管制,打个比方,你在家给你家孩子积分奖励。告诉他干了什么家务就相应的得到多少积分,这个积分每个月可以兑换成零花钱,1个积分兑换1元钱,但每月兑换的最高额是100元,没有兑换的积分可以累计到下个月再兑换。当月没用完的钱小朋友可以自己保管,也可换回积分,但每月的上限也是100元。这就是外汇结购汇管理,目前居民的外汇结购汇额度是5万美元。
你说孩子啊,这100元的可不能随便乱花,可以买学习用品,买零食,但不能用来去游戏厅打游戏或赌博,要是被发现了,下次就不给你兑积分了。万一孩子拿这100元去赌博,即使赢回300元,也决计不敢告诉你。这就是外汇管理下的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项目管制。具体到香港保险上,个人在境外购买的健康险和意外险属于经常项目,但人寿保险和投资返还分红类保险,属于金融和资本项目。
突然有一天,你发现你家孩子积分兑换完100元后,当天就花没了,一想这可不行,你就跟孩子说,你一个月有100元,但不能一次性给你,每次只能给你20,花完了再来要,要是的确需要用多点,要提前告诉我你要干嘛。这就是外管局近三年实施的"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你有5万美元的外汇额度,但每次能在银行额度其实是1万美金。
注意:无论是外汇结购汇额度,还是外汇可兑换项目,还是报告的上限,都是可能调整的,调整权在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外汇管理局。
我们去香港买得最多的重疾险,实际上是健康险和分红险的组合。除了存在因外汇支付政策变化导致无法交纳续期保费的风险,还有更为麻烦的退保或理赔后结汇问题。目前有各种方法和渠道使理赔款回到国内,某香港保险公司也将直接电汇到客户内地银行账户的额度提高到20万美金。但汇款额不等于汇兑额,政策风险始终存在,回款的快慢非人为可以控制。
试想,你在内地没有基本的保障,而只是为了保费便宜,购买了香港的重疾险,一旦发生问题急需在内地用钱时,你该怎么办?
所以,香港的保险确实有它的优势,但一定要在内地保障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再去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