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卖掉金融、文旅之后,兜兜转转的万达集团仿佛重回2006年

财经

2019-02-23 09:52

王健林一手建立起来的商业帝国,在2016年登上了巅峰。在2016年年底,万达集团的总资产达到了7900亿,但是意气风发的王首富,再次给自己订立了一个但是看似触手可及的目标,要在自己退休之前,将万达的资产做到一万亿。

万达集团之所以在几年资产迅速增长,得益于王首富为万达集团量身定制的“国际化”路线。但是,万达集团在国内的发展已经触及天花板,广阔的海外市场成为王健林的星辰大海,于是在2015年,王建立提出了万达集团的第四次转型,自此开始了大张旗鼓的海外扩张。

万达集团如今一共经历了四次转型,第一次转型是在1993年,在此之前的万达集团,仍然在发祥地大连偏居一隅,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房地产公司。从那一年开始,万达集团走出大连,开始了迈向全国的步伐,从一个地方企业,成功转型为全国性企业,为后来的规模化扩张,奠定了基础。

2000年,万达集团开始了第二次转型,从传统的住宅地产,向商业地产转型,这一次转型使得万达集团彻底蜕变,从国内一众房地产企业中脱颖而出,一举成为全国规模数一数二的房地产企业。

第三次转型则起始于2006年,当时的万达集团在国内的房地产行业,已经是傲视群雄。王健林开始寻求公司的多元化发展,开始涉足文化旅游等产业,构建一个多产业相结合的商业帝国。在这一次转型之后,万达集团逐渐形成了地产、商管、文化、金融四大产业板块,商业版图已经逐渐成型。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每一次转型都使得万达集团更上一层楼,公司规模得到了质变化的扩张。这些成功的转型经验,都给了万达莫大的自信,在当时看来,第四次转型也会非常成功,从此万达集团将会上升到国际企业的地位,成为一家跨国性质的商业帝国。

在推行第四次转型的第二年,也就是2016年,对于万达集团来说是国际化发展最快速的一年,仅仅一年的时间里,万达集团就收购了数十家海外企业,设计文化、影视、酒店、娱乐等众多产业,总花费超过200亿美元。

万达集团2016年耀眼的全年业绩中,4000亿元的债务成为其中唯一的瑕疵。但是,对于一家资产近八千亿的企业来说,这样的负债率依旧良好,并没有到危险的地步。但是,这个数字对于外界来说太过庞大,万达集团的债务公布之后,媒体开始争相报道,万达集团一时间陷入了舆论漩涡之中。

作为重资产行业,对于一家房地产企业来说,负债率和公司规模永远是成正比的。对于一贯主张扩张规模,步步为营的王首富来说,负债率简直不值一提。直到2017年上半年,万达集团还丝毫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

也许如果没有减持债务,如今的万达集团会像王健林当初预想的那样,在每一个涉足的业务领域都能够呼风唤雨,可以打造一个全产业链的影视帝国,在文旅产业可以让迪士尼乐园二十年不盈利,甚至在2020年之前,万达集团的近利润可以突破百亿美元。

直到2017年6月份,万达集团遭遇“股债双杀”,银行断贷,万达电影市值暴跌。这场债务危机的根源,来自于监管部门对国内企业海外投资的关注。要知道,自万达集团实施海外扩张战略以来,累计在海外投资的总金额达到了2500亿元。

这一次,高傲的王首富再也不能对公司负债坐视不理了,开始了断臂求生之路,除了火速清空海外资产,还贱卖了苦心经营多年的文旅项目和酒店项目。从此万达集团的负债率降到了绝对安全的水平,而公司的规模也大幅缩水,多个产业板块被抛售一空,几乎回到了2006年开始多元化发展之前的状态。

曾经被王健林寄予厚望的影视产业,自从退市之后,一直在谋求万达电影和万达影视的合并,实现资产重组,完成影视行业全产业链的布局,但是经过了几轮的重组计划,这一愿望始终没能实现。而作为支柱产业的金融业务,随着百年人寿的股权被情况,万达集团的金融板块最终也不了了之。

如今,万达集团依然完整的只剩下商管业务,作为万达集团的核心,万达广场可以说王首富的命脉。可以说万达集团已经回到了第三次转型之前,未来走轻资产道路,不知道王健林是否还能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