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摇滚学校》嗨爆了,这些年没有哪部音乐剧比它更老少皆宜

文化娱乐

2019-02-23 15:38

当激情热烈的灯光在观众席扫射的时候,不管男女老少,所有人都把双手举过头顶拍手,跟着台上演员的节奏起舞。有一个瞬间,很多人恍惚觉得自己身处一场真正摇滚音乐会的现场。

这个周末,近两年在百老汇和伦敦西区热演的音乐剧《摇滚学校》终于登陆了上海,在上海大剧院开启了亚洲首演。用“嗨爆”形容现场毫不过分。但这部很燃很欢乐的音乐剧,显然不止点燃观众这一个调性。能够俘获所有类型观众的喜爱和一致好评,以至于预演后的刷屏就让第二天瞬即卖掉1500张票,《摇滚学校》绝不是一个单薄的“好看”剧。

相比《剧院魅影》、《猫》这样的传世名作,音乐剧教父韦伯的这部最新作品并不那么耳熟能详。但自从2015年在百老汇冬日花园剧院正式首演,《摇滚学校》很快就在全美,以及伦敦西区和澳洲掀起观剧热潮。这部剧所到之处都拥有“掀翻屋顶的力量”,但在很多评论家看来,它还“唤醒了摇滚的力量”。

不过,在上海的首演反响,显然证明《摇滚学校》的吸引力并不止在于它关于对摇滚的普及、阐释和唤醒。这是一部关于抵抗世俗的作品,关于自由和反叛,关于什么是成功,也关于寻找自我价值,关于父母与孩子。这么多最关切人生的命题,这部两个半小时的作品几乎都涉及了,而且如此行云流水,轻松有趣。

也因此,任何一个人很难不被其中某个点戳中,更何况,这部剧几乎在爆笑中让你内心的柔软一次次塌陷。也因此,很多观众看到最后,又大笑着忍不住流泪了。

《摇滚学校》是一部非常纯粹的百老汇商业音乐剧,它有着一切工业化生产的元素,看上去毫不出格,每一个情节走向似乎都在预料之中。可它的情感触动又如此完美,喜剧的笑点、激情的燃点、温情的煽动点,每个点都在精心设计之中,也因此可以保证对不同人群的内心触动。

这几乎是极端成熟体系下百老汇音乐剧的成功模板,它印证了西方音乐剧在每个环节上都人才济济且运转自如。但可贵的是,它又在妥帖的商业化和工业化之外,保留了一种属于艺术表达的自由纯粹,这或许正是摇滚乐赋予这部作品的,如同剧中歌词所唱:摇滚不讲规则,摇滚没有道理。让人多少有点惊奇的是,这部充满当代审美和时代精神的摇滚元素音乐剧,出自今年已经71岁的安德鲁·劳埃德·韦伯之手。

全剧改编自2003年的同名派拉蒙电影。影片由理查德·林克莱特执导、杰克·布莱克主演,是很多摇滚和乐队青年的“圣经”。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很好莱坞的励志故事:梦想成为摇滚巨星的乐手杜威·芬,受到接连不断的打击——被乐队踢出、被唱片店辞退、被好友女朋友催缴房租……直到某天他在阴差阳错中假扮朋友前往一所私立初中做代课老师。在那里,他发现了孩子们的音乐天分,在一个保守校长和一群望子成龙的家长眼皮底下,杜威带头“不务正业”,一支充满青春朝气、自由张扬的摇滚乐队就此诞生。

音乐版基本延续了电影的故事。在改编《摇滚学校》的过程中,劳埃德·韦伯找来了《唐顿庄园》的主创朱利安·费列斯主笔撰写剧本,并邀请2014年百老汇复排版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导演劳伦斯·康纳执导本剧。而他本人更是为《摇滚学校》创作了12首原创曲目。

韦伯曾表示,“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力量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音乐如何改变孩子们的生活的故事。”

他还谈到改编的想法:“相比于《摇滚学校》电影把故事做成以杜威为主角的喜剧,我更希望在音乐剧中,探索杜威学生们的故事,尤其是孩子们和家长的关系。”而他自己操刀了剧中这些动听的音乐,也是因为“孩子们在音乐中寻找自我的过程,让我极受感动”。

不过,这部舞台剧能够打动所有观众,显然不止关于音乐和寻找自我。在这个剧里,主人公和孩子们一遍一遍的探讨着什么是摇滚:摇滚的精神在于愤怒,摇滚的意义在于自由和反抗,摇滚不是为了获奖和成功,摇滚就是摇滚。

与其说这是对摇滚的定义和普及,不如说是创作者们借摇滚对人生发表的“鸡汤”:一种对世俗价值观的反抗、一种对自由不羁的追求、一种对成功学的不屑和嘲讽,当然,还有对生活和家人的尊重与爱。

对于在极度压力束缚下成长前行的中国观众而言,这碗鸡汤也许相比西方观众远更治愈吧。重要的是,这碗鸡汤是如此浓烈可口、温暖人心。就着摇滚和喜剧坐在剧场里来一碗,也许是这不见太阳的日子里最暖心愉悦的慰藉。

当然,在这部剧里,不得不提那十几个饰演小学生的演员。在舞台上,从循规蹈矩的名校学生到激情释放的摇滚小青年,这群小孩子几乎都是“无缝转换”,而且连唱带跳、现场演奏吉他、贝斯、鼓和键盘等多种乐器,让人实在禁不住为他们热烈鼓掌。还有观众忍不住夸赞他们“小戏精”。

据悉,这次来到中国的《摇滚学校》剧组中共有17名9至13岁的孩子,分组演出剧中12个角色,这些00后小演员们有的还没有自己演奏的吉他高,却点燃了全场无数的笑声和泪点,把剧场气氛推向高潮。

驻团导演霍华德介绍说,这些小孩子都是社会招募,从千余个孩子中竞争出来的。因为剧目本身的特殊性,演员甄选首先要过乐器关,观察表演能力也是演员遴选的重要部分,通过跟孩子们做一些练习,从中观察他们。

而最后入选的这戏孩子,大多有比较好的音乐基础,其中不少也有丰富的表演经验。

该剧的副音乐总监马克·张伯伦说:“这部音乐剧最大的亮点就是完全释放了孩子们的能量。剧末最后几首歌,我们所有的乐队成员都会站起来给孩子鼓掌,观众听到的乐声都来自台上孩子们100%的现场演奏演唱。”

本次来到上海的版本是澳洲团队,正式首演之前,剧组在上海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技术合成以及预演以保证演出效果。这群小演员刚刚结束了在澳洲墨尔本为期四个月的演出,在元宵期间就已抵沪。主办方为他们特别安排了游览外滩、豫园、新天地、南京路等上海地标式景点,他们中大部分还特别期待在上海期间能去一次迪士尼乐园。

上海大剧院的演出是《摇滚学校》首次在亚洲地区演出,并将以此开启为期十五周的中国巡演。引进《摇滚学校》的中国主办方—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的总裁马晨骋表示,“《摇滚学校》是一部充满了笑声、感动和音乐激情的作品,非常高兴韦伯先生的这部最新作能这么快就来到中国,希望中国观众能第一时间感受音乐和梦想的力量”。

不管怎样,《摇滚学校》真的是太好看了。值得和家人一起买票走进剧场,笑一场,燃一把。用三个小时,抵抗这依然追求成功的世俗,抵抗那个内心逐渐向现实低头的自己,同时去拥抱并倾听身边最爱的人。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