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的德国为什么有两支军队?武装党卫队和国防军有何不同?
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在战争中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它设立了两支军队。除了每个国家都会有的国家军队国防军之外,还有一支特殊的军队叫武装党卫队。那么这两支军队究竟有什么差别呢?在说他们的差别之前,在这里桃花石杂谈还是先澄清一下武装党卫队的名称。在国内武装党卫队经常被称简称为党卫队,但其实这个名称并不准确。因为纳粹的党卫队其实是一个全国性的监察机构,其内部包含针对内政、外交、国安、治安、文化、卫生等等德国政府机构的负责部门,是纳粹党为接管国家政权而在党内设立的相应组织,武装党卫队是其下属的军事组织,这属于被党卫队领导的一个分支,这两个组织是不应该搞混的。
德国国防军的来历
其实武装党卫队与德国国防军的差异还是很大的。首先德国国防军(Wehrmacht)的历史其实比纳粹党本身还要长。德国国防军是在1921年3月23日根据《凡尔赛条约》的规定,由战后的魏玛共和国设立的。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的军队总兵力不能超过10万人,其中海军不得超过1.5万人,同时不得拥有空军。而且海陆军都不得拥有潜艇、战车和重型火炮。所以刚开始的建立的德国国防军,是一支实力非常有限的军队。
德国国防军早期的征兵海报
而德国为了打破困境,在当时也想出了一个变通之策。1922年,魏玛共和国与苏俄签订了《拉巴洛条约》,以实现两国外交关系正常化和相互放弃在一战后向对方提出的领土及金钱要求为条件,换取苏俄同意为其在苏俄以及后来的苏联国土上培训战车和战机驾驶员等相关人员。据统计,这项协议签署之后,苏联共为德国培训了300多名飞行员。双方的合作关系直到后来德国与英法关系改善之后才趋于冷淡。
而1933年希特勒上台,特别是1934年德国总统兴登堡去世之后,希特勒总揽德国大权,成为了德国总理,德国进入了纳粹时代。1935年3月16日,德国恢复征兵制度,开始尝试突破《凡尔赛条约》对其的限制。在初期,根据《凡尔赛条约》中其军队人数不能超过10万的规定,在开始时每年都会招收10万新兵,到后期则完全抛开了《凡尔赛条约》,开始大肆扩军。因此1935年3月16日征兵制度恢复的时间也在后来被视为纳粹德国国防军建军的纪念日。
德国国防军大肆征兵时的场景
所以在此之后的德国国防军,其实是一个由义务兵组成的军队,即完全通过国家机器的征兵行为所建立。而虽然在纳粹掌权后这支军队也被纳粹所掌握,但其诞生于魏玛共和国,而且继承了德国旧军队的很多传统,所以并不是纳粹完全信任的武装。
武装党卫队的由来
而武装党卫队(Waffen-SS)则是源自纳粹党自建的准军事组织。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下令组建了柏林参谋卫队,开始时只是希特勒总理府的内部警卫和仪仗队。在1933年9月的纳粹党大会之后,这支部队改名希特勒近卫旗队,编制扩大到了2600人。后来随着希特勒独裁统治的深入,德国各地陆续建立起了多支与近卫旗队类似,直接效忠于纳粹党和希特勒本人的旗队。
1935年希特勒近卫旗队的一场庆典
在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纳粹将三支主要旗队合并,组建了党卫队特别机动师。之后不久,隶属于党卫队的骷髅师和警察师也陆续成立,并立即投入到了德国入侵法国的战役之中,而且都有出色表现。
由波黑的穆斯林组成的一支武装党卫队部队
1940年10月,党卫队正式将自己旗下的不同武装统一整编,并将其命名为武装党卫队,至此武装党卫队正式建立。而武装党卫队因为脱胎于纳粹党自己建立的武装,所以在初期完全由自愿加入的志愿兵组成。相对于德国国防军,这支军队对纳粹的忠诚度明显更高,在初期的作战热情也明显更高。而且由于其纳粹党军队的属性,所以它并不限制入伍人员的国籍,因此从一开始,武装党卫队就有大量外籍士兵。但到二战末期,因为在战场上损失惨重,为了弥补兵员的不足,党卫队的志愿兵也完全变了味,许多“志愿兵”其实都是直接从战俘营里拉来,被强制“志愿”加入武装党卫队,甚至就是直接从当时被纳粹占领的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等地强征的。
德国国防军与武装党卫队战斗力的差异
在许多朋友的印象里,似乎武装党卫队是德国军队中最精锐的部队,战斗力也是最强的,但实际的情况其实也很复杂。因为武装党卫队是脱胎于纳粹党的警卫队,所以在早期,德国国防军体系对其是非常排斥的,甚至设置了很多障碍,不愿为其提供武装。
比如在早期,武装党卫队的各支队伍都无权通过国防军的正规渠道购买武器,而只能用一些二手武器,比如从被德国占领的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收缴来的步枪和轻重机枪,以及并入德国后被德军整编的奥地利军队所淘汰的轻武器。而当时武装党卫队根本不被允许拥有坦克和大炮等重武器。后来最早建立的武装党卫队火炮部队所使用的也是二手火炮。
在波罗的海作战的武装党卫队
而且在德国入侵波兰的战争中,武装党卫队的前身部队参战战果也非常糟糕,他们在战场上遭到波军的反攻,几乎丢弃了所有重武器。而在1940年的西线战役之前,武装党卫队几个前身部队特别征召了德国国防军的一些教官对其主力进行了特训,才使其战斗力逐渐有了提高。1940年10月正式建军之后,武装党卫队确实组建了5-6个师的精锐部队,其战斗力与德国国防军的精锐部队不相上下,而且主要部署在西线。所以在二战中,美英军队在西线所接触到的武装党卫队主要是这几个精锐师,他们的优秀表现给西方留下了党卫军是德军精锐,战斗力很强的印象。
虽然顶峰期武装党卫队的总兵力也曾经达到90万左右,但实际上真正战斗力比较强的也就是10个师左右,其它军队的战斗力则很差。而从1943年武装党卫队开始大量在被其占领的地区征兵之后,其绝大多数军队的战斗力更是下降严重,绝对是称不上德军精锐的。其实后期的武装党卫队最主要的名气,是来自于其在东西线针对平民所犯下的大量战争罪行。
德国国防军在被其占领的巴黎巡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