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电影明星”拍摄的上世纪50年代香港
提起何藩,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1937年8月8日出生于香港的他在上世纪60年代,曾经拍过不少电影,比如邵氏兄弟电影公司的电影《不了情》《西游记》等。不过,比起电影上的成就,何藩在摄影上的造诣,似乎要更高一些。
1958年,他以新派摄影手法,打破墨守成规的传统风格,在1958年至1965年间,连续赢得八届美国摄影学会评选的“世界摄影十杰”荣衔。并被称为是开创香港街头摄影先河的“一代宗师”。
对于摄影的喜爱,始于他十几岁的时候。当时,何藩在香港街头用父亲的相机捕捉眼前的世界。
透过何藩拍摄的街头小贩、小巷、市场的照片,你可以看到20世纪50年代的香港是什么样。
而何藩的照片之所以可以称之为经典,就在于他不仅仅融合了纪实、风光、创意等多种方法,在忠实记录社会的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摄影的艺术韵律。
他的照片非常在乎光影的刻画,结合黑白照特有的风格,每一张照片都让人眼前一亮。
但是,在过去,摄影是不能当饭吃的,所以,为了生计,何藩只能靠拍电影来挣钱糊口,也因此拍摄了一些自己并不满意的作品,而这种对于艺术的妥协在摄影上是何藩所不能接受的。
实际上,整整一辈子,何藩都没有放弃对摄影的追求,上了年级之后,何藩自学了数年Photoshop,凭借电脑技术,重新编辑了自己的照片,又呈现了很多独特的作品。
2016年,何藩去世,但他的作品没有让人忘记,今年3月22日,香港一画廊将展出何藩自选的最后一部作品集。
2015年时,何藩对他一生所拍摄的照片进行梳理,尤其是那些未曾发表的作品。在他于2016年6月去世之前,他挑选了500张自己认为值得出版的底片。
但病重的他非常担心自己的心愿最终是否能够完成。多亏了画廊馆长和家人的帮助,他的愿望得以实现。
他的照片被扫描成电子版展出,在他最后一组组品中,这些照片显示了一个你在如今港片里都看不到的真实香港,那时的香港还没有那么多的摩天大楼,照片处处展现出既熟悉又陌生的老香港的味道。
尽管黑白照片是他的首选,但可以看到,何藩也尝试了一些彩色作品的创作,事实上,为了摄影,他几乎试验了当时所有的可用技术。
而观看他的作品,很容易让人想到布列松、马克·吕布等人的作品,所以,他也被称为摄影界的“东方布列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