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此国公认前景美好,却正在失去统一基础,实情令人警醒感慨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多民族统一国家若是想要长期维持下去,就必须有共同的文化与经济基础,一旦失去这二者,统一国家随时都会崩溃并走向解体,最典型的莫过于前苏联与南斯拉夫。当它们失去这两个统一存在的必要前提时,都毫不例外地走向分裂解体。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大家眼里潜力巨大的南亚大国印度,其实也正在逐渐失去共同的文化与经济基础,换言之,正在走向解体的道路上。
▲印度首都新德里
首先来说文化基础。印度共和国可以说是世界上民族关系最为复杂的国家,虽然明面上是多民族统一国家,但该国大大小小的民族接近两百个,而且主体民族——印度斯坦族只占全国人口的30%,其余各个民族加起来是印度斯坦族的两倍还多。至于语言,印度国内各族民众使用的语言则多达两千余种,主流宗教则有印度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锡克教、耆那教和佛教等。如果主体民族不占据人口绝对优势,那就很容易导致国家分裂,苏联就是前车之鉴,印度建国者们正是看到这一点,才会在民族独立时沿用历史悠久的种姓制度以维持国家统一。
▲金庙旁的锡克教侍卫
种姓制度由古代雅利安人所创立。为稳定统治,雅利安人抛开民族成分和语言差异,将全国民众划分为等级森严的四个阶层,英国殖民统治期间,并未在印度全境废除这一落后制度。因此到印度独立时,建国者们发现要想统治这一广袤且拥有庞大民族、语言风俗和宗教习惯各异的土地,必须保留弊端颇多的种姓制度。数千年来,这一制度已成为印度各民族能够统一和团结的文化基础,印度人已经习惯种姓制度的约束。
▲古吉拉特邦的印度民众
不过随着教育的发展和民主自由思想的日益普及,许多国民对这一落后制度深恶痛绝,存在不同程度的反感,只有一些虔诚的印度教徒和偏远农村民众才对种姓制度推崇至极。时至今日,种姓制度能够在印度发挥出的影响力可以说是微不足道了。随着种姓制度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如果印度人不能再建立新的文化基础,失去这一维持统一最基础的条件,印度必然会走向解体。
▲英属印度地图
除文化基础逐渐崩溃外,维系印度统一的经济基础也在逐渐瓦解。印度独立前能够维持统一的经济基础,是英国殖民者用枪炮建立起来的经济体系。事实上,印度在殖民时代前一直不能形成统一国家,就是因为缺乏经济基础,英国殖民者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以武力逼迫的方式强行将印度各民族间的经济统一融合起来,以维护统治秩序。印度独立后,政府也以英国殖民者遗留的工业设备进行分工,发展经济,但随着印度经济开始高速发展后,各地区经济差异逐渐扩大,区域矛盾不断突显。
▲印度“硅谷”班加罗尔
尤其是印度东北部与内地、内地与南部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原本的经济平衡被打破后,穷困的东北部民族开始不断向中央政府寻求高度自治权,有些民族甚至要求脱离印度联邦,单干发展经济。可以说,这两个死穴正在使印度逐渐走向解体与分裂。虽然印度政府明白危机已经到来,大力推广印度教,试图以其为核心替代种姓制度,作为新的文化基础以整合统一各民族,同时加强中央集权,推进改革以发展各地经济并缩小贫富差距,但却收效甚微,并不能有效遏制国内的民族独立浪潮。
参考文献:
《列国志:印度》
微信公众号:趣观历史,每日为您甄选好玩有趣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