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英帝国全球旗帜(一)
此文为系列文章,每篇会精简五个属地或附属国来介绍当地历史,目前估计文章数在十篇左右,敬请期待。
大英帝国全图
大英帝国,由其领土 、 自治领 、 殖民地 、 托管地及其他由英国管理统治的地区组成,,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由于帝国的领土、属土遍及包括南极洲 在内的 七大洲 、 四大洋 ,有“英国的太阳永远不会落下”的说法,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帝国。
大英帝国在每一个属地与附属国都拥有独特的旗帜,那么我们从今天开始就来了解一下这庞大的帝国究竟有哪些地区组成。
一、英国本土
英国国旗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英国”或“联合王国”
英国本土是由大不列颠岛上的英格兰 、 威尔士和苏格兰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 以及一系列附属岛屿共同组成的一个西欧岛国。
18世纪至20世纪初期英国统治的领土跨越全球七大洲 ,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第一大 殖民帝国,其殖民地面积等于本土的111倍, 号称日不落帝国。
二、英属印度洋领地
英属印度洋领地旗
英属印度洋领地是在印度洋中部的英国海外领地 , 是在印度洋中部的英国海外领地,位于马尔代夫南方。包含岛屿、礁盘、暗沙等,其中岛屿总称 查戈斯群岛,包括总数达2300个大大小小的热带岛屿,岛屿总土地面积约60平方公里。
英属印度洋领地地图
英属印度洋领地国旗与其他英国属地和殖民地相似,旗帜上方靠近旗杆一侧有米字旗,象征着英国的领地。蓝色与白色波浪状条纹象征印度洋,共计蓝色条纹6条。棕榈树象征热带植物,王冠象征皇室。
三、安圭拉
安圭拉旗
1650年沦为英国殖民地。1825年6月英将该岛划归圣基茨岛管辖。
安圭拉总督旗
1967年与圣基茨和尼维斯联合成为英联邦的成员,内政独立,外交与国防由英国负责。安不愿接受圣基茨和尼维斯的统治,以罗纳德韦伯斯特为首的人民进步党掀起了一场脱离圣的运动。
安圭拉地图
1980年12月19日正式脱离圣基茨-尼维斯联合,重新成为直属英国的自治领。1982年4月1日改由总督管理。1998年,首席部长休伯特休斯呼吁制宪,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内部自治。
安圭拉是英国海外领土 ,位于东加勒比海背风群岛的北端,距圣基茨岛 西北113公里,邻近英属处女岛。属亚热带气候。人种主要为加勒比海黑种人。多数居民信奉基督教。法定货币 为东加勒比元,资金进出没有限制。
四、西印度群岛联邦
西印度群岛联邦旗
西印度群岛联邦,是在1958年1月3日至1962年5月31日间短暂存在的 加勒比海上的联邦。该联邦有数个英国 殖民地组成。
英国政府期望该联邦可以成为一个完整的政治实体,然后很快像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一般,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但很快联邦因为内部的政治纷争而被迫解散。
西印度群岛联邦地图
西印度联邦由24个有人居住的主要岛屿组成,约有220-230个离岸岛屿和礁石。最大岛牙买加岛位于联邦的西北极,第二大岛特立尼达位于联邦东南部,第三大岛巴巴多斯位于联邦东部。联邦极西的开曼群岛和极东的 巴巴多斯 ,相距2,425公里,即1,310海浬,横跨22个纬度;极北的特克斯与凯科斯群岛到极南的伊卡科斯角则有1,700公里,即920海浬,横跨12经度。各岛之间主要是广阔的海域。相比之下, 大不列颠 本岛横跨10个经度,西班牙全国横跨20个纬度,西印度群岛联邦的领地领海总面积也相当大。但大部分省份都是集中在东加勒比海的小岛上,除了在联邦西部的牙买加和其属地。
五、英属印度
英属印度旗
英属印度是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建立的殖民统治区,包括今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
英属印度总督旗
自1858年开始,由于印度民族起义,英属东印度公司完成之前的代管使命,并向维多利亚女王移交权力。1876年开始,这一政治实体的正式名称为印度帝国(Indian Empire),并以此名发行护照。
英属印度地图
187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英属印度时期,很多领土并没有由英国直接控制,而是名义上的独立土邦。
印巴分治
英属印度时期的1947年即印度建国初期,由于印度教徒 和 穆斯林二派矛盾与对立,末任总督蒙巴顿实施—印巴分治方案,先后成立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1971年由于地缘隔绝和种族差异,东巴基斯坦独立,建立孟加拉国 。
下面一篇我们将介绍:英属北婆罗洲,英属亚丁,海峡殖民地,英属缅甸,英属黄金海岸等五个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