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新华路变身:手术式改造后,老弄堂有了新腔调

文化娱乐

2019-02-22 13:24

如果说上生·新所是上海长宁区新华路街道一处著名历史建筑的华丽变身,那么在去年11月开始的,由上海万科和AssBook设计食堂联合发起的城事设计节上, 设计师们再次以新华路街道为舞台,让城市更新走向居民的凡常生活。

一场关于行走的实验

番禺路222弄是一条连接番禺路与定西路的小弄堂,它充满烟火气息却拥挤不堪。由于来往车辆的长期碾压,原本的路面逐渐变得凹凸不平。车辆或是行进在道路上,或是停泊于模糊的人行道之间,人车分流也是种奢望,行人只好小心翼翼地在车流之间穿行。设计师从一个每天过路的孩子的角度出发,希望把这里变成以人行优先的“步行实验室”。

与其他项目不同的是,在此次新华路街道的系列改造中,多数由设计师与企业共同主导微改造的走向。作为城事设计节的发起方之一,上海万科从规划、设计及建设层面共同参与更新了该项目。上海万科参与新华路微改造的负责人表示,刚开始城市更新项目并不是“香饽饽”,然而做一两个试点之后社会反响很好,就会有越来越多人愿意投入其中。在这一合作中,既有视觉上的美观好看,也考虑到居民的实际使用与接受度。

从番禺路走进弄堂,入口处新建了一处休憩区,彩色玻璃构筑的顶棚还是夜间的照明“利器”。据上海万科方面介绍,考虑到社区内老年人较多,与设计师就灯光效果进行了沟通,将原本酷炫的设计改造得相对柔和。

弄堂里出现了一条主色调为粉色的塑胶路面,它与旁边的机动车道被粉色的栏杆隔开,留出了对行人足够友好的空间。据了解,这个粉色栏杆在市面上是独一无二的,上海万科根据设计师的效果图找供应商开模定制的。

宽敞的人行区域中,摆放着几处错落有致的座椅,它们结合了灯箱和花箱,成了这个弄堂里的家具,人们可以休憩,它就成了陌生人的会客厅,举办社区活动时,它也可以是活动的载体。地面上的图案则成为孩子丰富想象的同伴,成了他们任意发挥玩耍方式的空间。墙面上的导视系统对原本无序的非机动车停放做出引导。

错落有致的座椅成为了弄堂的家具

由于这项城市更新更深入人们的生活场景,因此它将不会止步于改造的工程结束。就像为老的躯体植入新的“零件”一般,新成员将面临着更深层次的接纳,长期的维护与管理必不可少,这将是弄堂内的每一位居民的责任。

据了解,后续将成立“弄管会”,成员由弄堂的居民来担任,他们将肩负起新弄堂的管理工作。

“睦邻”里和邻居聊聊天

何嘉是新华路669弄新风村的一名居民,他也是一名设计师。长期生活于这里,何嘉发现小区的居民在这里热络地交谈,然而诸多的过往车辆使交谈的空间狭窄又危。他决心为邻居们做一个既能安全停留在此畅快交流、又开放友好能重塑邻里关系的空间。

小区入口处一个仅20平方米左右的空间吸引了他。在城事设计节中,何嘉将这处小空间改造成了以“睦邻”为名的微空间。睦邻微空间的“自述”上写着:睦邻微空间是一个微社区中每一位居民服务的场所。在这里,您可以与邻居休闲畅谈,分享和阅读书籍,共享便民工具,互动参与留言,举办迷你展览等。

在这个小小的空间中,有何嘉为居民设计的供畅谈的长椅,也可以将外面的窗户全部拉开,窗台也是一处长椅,室内室外都可落座。何嘉说,在有阳光的日子,坐在窗台上晒个太阳是很舒服的。

以“睦邻”为名的微空间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置物柜上方的留言板贴着许多美好的新年愿望。下面还有许多居民“断舍离”的物品,将它们送给有需要的人,与邻里分享物物交换的记录簿上书写着每个人的收获与感恩之情。何嘉说,物物交换特别受欢迎,越来越多的邻居拿来闲置物品与大家分享,原先留出来的地方快不够放了。

即便是一个20平方米的小空间,后期的运营也颇为重要。上海万科有2到3名工作人员轮流到微空间内打扫卫生和收拾物品,并与社区里的老年人交流,根据他们的诉求或是添置物品,或是帮他们把建议反馈给有关部门。“其实这个微空间更深层次的含义是一个社区内一个沟通的角落。”上海万科参与新华路微改造的负责人说,今后在重阳节还计划为老人家组织一些活动。

彩色的垃圾分类房

“睦邻”对面是彩色的分类垃圾厢房。这不仅仅是一个“垃圾厢房”,它除了完成对垃圾的分类和收纳外,还兼顾了周围居民、清洁人员和城市管理者的需求。四种垃圾厢房用不同的颜色标明,按压按钮即可打开滑动门,旁边还集成了一个清洁人员的“工作室”,容纳了洗手池、更衣柜、衣架及用于清洁的高压水管。

在挂满“佩奇”的楼道里畅行

669弄无疑是一个“幸运儿”,除了何嘉的“睦邻”与分类垃圾厢房外,还有邻里楼道空间的更新。

在上海,狭窄昏暗的楼道似乎是老公房的标配。然而669弄的一栋建筑从外表就显得与众不同,楼栋的大门被金属管包裹,硬朗的线条下充满着设计感。金属管成为这栋楼的主要装饰物,墙面、楼梯等均被金属管包裹。根据设计师的理念,在这个公共面积不足150平方米的楼道中填充了各式的空间矛盾,包括被私物侵占的无主之地、错综复杂的管线、昏暗的走廊灯光、凹凸不平的地面等。

起初设计师希望循着促进居民交流的想法把这里设置成一处社交性场所,然而在与居民的交流中发现,对于楼道这样的公共空间,大多数居民还是希望它是一个单纯安静整洁的交通空间。所以设计师在一二层的公共空间利用镀锌钢裸管弯折出贯通两层的一种帘幕装置,吊顶与墙壁部分的帘幕隐藏了杂乱的管线。“通过用切片的方式配合灯光效果营造出连续的走廊空间,成为居民回家或外出时一段安宁心情的预热之旅。”后续有居民反馈金属管的装饰“有点冷”,于是设计师在二楼的空间内挂了许多的“小猪佩奇”,以增加温馨感。

二楼空间内挂了很多小猪佩琦

居民杨章凤老人今年已经88岁,她住在6楼,老人看到这个旧貌换新颜的楼道特别开心,尤其是对防滑地砖特别满意。

用设计为居民带来美好生活体验是设计师们喜闻乐见的事,也是此次城事设计节的初衷。正如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万科上海区域本部首席执行官张海曾在上生·新所开幕式上所说:“因为保持历史风貌,历史文化街区不可能再大拆大建。我们希望居住在这里的人也能够体验到城市发展进度中的成果,而不仅仅是在老旧的街区中过着原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