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秒丨滨州老匠人用芦苇扎花灯 一年增收一万多元
齐鲁网2月20日讯正月十五看花灯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的习俗,各地也有着不同的花灯制作技艺,其中,滨州惠民的“苇编灯笼”,是拿芦苇杆手编的。近日,记者在滨州惠民县拜访了一位“手扎灯笼”的老匠人。
张洪斌今年63岁,滨州市惠民县人,是当地“手扎灯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14岁开始学编灯笼,做了有48年灯笼了,我是第五代。小孩们打着灯笼晚上出门,这样一个风俗。”张洪斌告诉记者。
张洪斌介绍说,在以滨州、东营为代表的鲁北地区,土壤盐碱成分高,平原的水塘沟渠里生长着大片的芦苇,所以从老一辈开始便就地取材制作灯笼。
张洪斌的东厢房是平时存货的地方。张洪斌说,春节之前还堆得满满当当,后来都被商贩们批发走了。惠民县的胡集书会是周边地区一年当中最大的一个集会,这一天各地的手艺人都会汇聚于此,张洪斌自然不能缺席,所以他准备再制作一些灯笼去赶会。
特制工具 分割芦苇效率高
“选芦苇需要选像筷子一般粗细的才能用。”扎灯笼首先要对原材料进行加工,新割回来的芦苇要制作成苇篾,张洪斌有着特制的工具——穿子。因为芦苇的粗细是经过选择的,经过“穿苇”这一步骤,每支芦苇能分成7根5毫米左右的苇篾,新苇篾要经过一天一夜的泡水来增加韧性,这样用来编织灯笼。
粗糙双手编出精致花灯
花灯虽然轻巧,但是步骤却不简单。“这个编呢,是14根,口诀是压一挑一。”张洪斌说。
张洪斌的双手虽然很粗糙,但是苇篾一上手,很快就有了灯笼的造型,张洪斌从14岁就开始学习扎灯笼,现在的熟能生巧都是从之前的刻苦练习而来。
张洪斌告诉记者,“挖个地窨子在里面做,那里边潮湿,苇篾软和。你看我现在这手上全是划痕。”
整个灯笼的编织,需要放到桶型模具上进行调整,另外需要上中下三道圆箍来撑起腰身,做好笼身后需要画灯皮,首先按照灯笼高度,提前将玻璃纸裁剪好,然后调制颜料上色,张洪斌的灯笼完全是手工来绘制花纹。
制作完成灯罩,再配上铁丝弯成的灯架,还有蜡烛,这样就是一套完整的手扎灯笼,可以拿到集市上售卖。
胡集书会 传统花灯销路如何?
正月十二是一年一度的惠民县胡集书会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曲艺演员和手工艺人都前来赴会,争奇斗艳,各显其能。张洪斌早早地赶到胡集书会,带了200多套灯笼,一开市他按5元一个罩、8元一整套来售卖,但是很多人都是问问就离开了,这让他的心里预期产生了落差。
每年的胡集书会上都会有很多摄影爱好者来采风,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品往往是他们拍摄的对象,看到有爱好者靠近,张洪斌热情主动地给他们讲解自己的“手扎灯笼”。
借着摄影爱好者聚攒的人气,上前询问的买家越来越多,张洪斌选择降价大促销,从原本8元一套调整到5元一套,销路立即打开了。
胡集书会路人告诉记者:“小时候见过,现在见了买回去在家里照一照,是个风俗。”
集市上的人流越来越多,集还没散,张洪斌的灯笼都已经卖完,他带着收入提前离开了集市。
年增收万余元 传承赚钱双赢
回到家后,张洪斌的老伴苏宝莲也赶集卖灯笼回来,她的销售情况也不错。粗略算下来,老两口一上午总共卖出400个灯笼,合计收入一千多元。张洪斌说,根据往年经验,这一年光卖灯笼就能增收一万多元,所以农闲时候,越来越多村民也开始学做这门手艺,而他也乐于传授。
滨州惠民县何坊街道党工委宣传员王美告诉记者:“手扎灯笼这项工艺也成为农民居家创业的一项门路,下一班将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举行培训班,对村民进行指导培训,增加群众的收入。”
据悉,凭借着“手扎灯笼”这门技艺,张洪斌不仅获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称号,而且还曾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人才”,他们家也是当地“居家创业就业服务示范点”。希望借助政府的推动,能让这门技艺传承的同时,为当地更多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