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好的爱情故事都与信念有关,11位知识分子推荐你看这些书
纳博科夫为妻子薇拉画过无数蝴蝶,留下这样的诗句:“我需要的极少:一瓶墨水,地板上的一缕阳光,和你。”
萨特叫波伏娃“我亲爱的小姑娘”:“今夜我以一种你不曾知道的方式爱你:我并不因为旅途感到劳累,也不期盼你的陪伴。我掌管着我对你的爱并且将它向内转化成我的一部分。”他说,“我在一个春天的夜晚爱你。”
属于情人的节日到来,澎湃新闻记者邀请了几位文艺界的朋友,从60后到90后,一杯酒,一本书,和大家聊聊爱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不如放弃玫瑰花和礼物,和意中人一起,沉浸在浪漫而灼热的文字里,看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用片刻光阴,穷尽爱的无限可能。
(以下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1、推荐人:傅踢踢,作家、知名自媒体人
推荐书目:《大鼻子情圣》
推荐理由:一部19世纪就登上舞台的爱情悲喜剧,放到今天来看,虽然有不合时宜的地方,却依然震撼人心。它展示出爱情的另一种质地:除了索取,还有付出,除了占有,还有成全。
如果计较是人性使然,它赞颂的就是超越人性的勇敢。如果人的悲喜并不相通,它试图凝练爱情永恒不变的法则。只有看到理想的彼岸,此地的现实才有灯塔照亮,有目标远航。所谓情圣,不外如是。
2、推荐人:洪兵,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推荐书目:马丁·布伯《我与你》
我们无从聆听到“你”,但可闻听遥远的召唤,我们因此而回答、构建、思虑、行动。我们用全部身心倾述原初词,尽管不能以口舌吐出“你”。
3、推荐人:陆晔,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
推荐书目:詹姆斯·E.米勒《福柯的生死爱欲》
也许是因为詹姆斯·米勒不是一般的学术型传记作者,他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哲学家,也是出色的摇滚乐评人,这本书因此有着优美的文本调性,交织着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青年反抗运动的激情颂扬与理性反思。福柯的时代终结了,然而无论是他“关于界限和越界的探究”还是“关于自我回归的探究”,仍是今天的我们洞悉自我、洞察世界的重要思想资源。
我曾走遍旧金山的卡斯特罗街区,几乎每一家二手书店都有一书架单独陈列的福柯著作和福柯研究与传记,当然,也都有一只阳光下蜷缩在书脊之间的慵懒的白猫。福柯以“我们是谁?”的追问去爱、去冲撞身体与意志的边界,“我对我的生活感到很快乐,但对我的自我却不尽然。”福柯如是说。你呢?
4、推荐人:李宗陶,原《南方人物周刊》高级记者
推荐书目:《朋友之间: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书信集》。
5、推荐人:六神磊磊,作家、知名自媒体人
推荐书目:《朱生豪情书》
6、推荐人:刘海波,上海大学温哥华电影学院副院长
推荐书目:《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7、推荐人:兽爷,知名自媒体人
推荐书目:废名《竹林的故事》
8、推荐人:曲玮玮,95后CEO,知名自媒体人
推荐书目:阿兰·德波顿《爱的进化论》
推荐理由:每段爱情故事的结局永远不会只停留在“他们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就像书里写道,“爱的本质,与其说是一份激情热忱,还不如说是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走下去”比 “在一起”艰难太多,如何表达爱和接受爱、如何处理将在一段关系中出现的种种与甜蜜背离的问题,是我们一直要学习的课题。
9、推荐人:张冠仁,编剧、作家、亭东影业制片人
推荐书目:格雷厄姆·格林《恋情的终结》
在宗教的环视之下,在描述爱情的突破与禁忌的方面,《恋情的终结》是写得最真实与细腻的。我们看到了爱情能驱使我们做了什么,又驱使我们不去做什么。而后者往往才是最关键的。
10、推荐人:张怡微,作家,现任教于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推荐书目:马修·托马斯《不属于我们的世纪》。
年轻人的爱可能是刻舟求剑,中年人的爱却可能是破釜沉舟。谁能说这算不上是爱情故事的一种呢?有情也有义。
11、推荐人:郑大圣,《村戏》导演
推荐书目:《黑旗:ISIS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