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名校长访谈|卢湾高级中学:创建AI样板校,让学生玩出智慧

看中国

2019-02-20 07:14

【编者按】

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也。育者,教子使作善也。
当下,中国正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2014年,上海启动教育综合改革的国家试点,每年都在改革创新中形成新的制度性成果。
新年伊始,澎湃新闻推出《名校长访谈》系列报道,与校长们面对面,听他们讲述最生动的师生故事,传播最前沿的教育理念。


世界级奖项19项、国家级奖项69项、上海市奖项461项、13人次获上海市“明日科技之星”称号、2名学生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及提名奖、 2名学生获得国际太空组织以其名命名小行星的殊荣……建校至今66年来,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屡创佳绩。
这所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校长何莉表示,学校坚持用“科学教育树人,人文精神立魂”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把科学与人的生存和发展真正连接起来,使科学富有人性。”
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教育,学校敏锐地捕捉到前沿需求,成立AI(人工智能)课改团队,和业界独角兽合作,率先探索建立AI样板校。
让何莉感到欣慰的是,她有一支愿意拥抱新技术,希望利用新技术改变教育的教师团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每个人都是多面手”。比如科技总辅导员张晓骏老师,智能机器人、3D打印、VR技术、航拍技术,无所不精。劳技课教师孙庆华,创建了校内天文馆和天象馆;柴继祥老师把人工智能理论讲得深入浅出,可以让零基础的孩子成为编程高手。
黄浦区教育局局长姚晓红对于卢湾高级中学积极进行特色探索表示欣赏:“希望学校作为科学教育特色基础最好的一所学校,能够加大优质资源的辐射力度,成为科学教育特色办学辐射最广的一所学校。”

何莉校长(中)与学生们在一起。
【对话何莉】
澎湃新闻:学校要创建的AI样板校是什么样的?
何莉:和部分先行先试的学校挑选一部分学生进行人工智能授课不同,我们目前已在高一年级中全面普及了人工智能课程。
人工智能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上海作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起着“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
我们学校也正处于探索阶段,学校AI课改团队2018年8月成立,我们到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处进行培训、参访、研讨学习,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与教育结合,如何赋能未来教学。
AI对于教育的改变将是多方面,比如“AI+智慧校园”、“AI+学科整合”、“AI+科创项目”、“AI+专业发展”、“AI+课程实施”等。
智能办公方面,智能签到、监考管理、实时课表、OA办公、家校沟通和教师档案等都可以化繁为简,提高校园信息传输及档案管理效率。

学校的3D打印机。

智能机器人实验室。
VR技术、3D打印技术、智能五感等技术都将拓展课堂界限,帮助学生在情境模拟及空间建构中,更好地理解复杂、抽象的内容,并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与能动性,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能;我们目前已经实现了老师手机阅卷,利用大数据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况进行跟踪测评,使学习指导更有针对性。另外,高考新政下的走班管理,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智能签到;学生打乒乓球、羽毛球,可以用机器来捡球喂球,这些都节省了大量人力,提高了效率。
AI未来会取代老师么?我想是不会的,老师可以从简单机械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去学习,开拓眼界,和学生更好地互动,启发学生,培养学生的程序编写能力及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
澎湃新闻:如今编程、机器人等与科创相关的校外课程费用动辄数万元,卢湾高级中学是否开设了这样的课程和社团?
何莉:学校的课程和社团活动不仅丰富而且是纯公益的,目前构建了有科学教育特色的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课程体系,开设了一批受学生喜爱的课程,如智能机器人课程、头脑奥林匹克课程、跨学科融合的STEM+课程等。
学校的社团覆盖范围广,有航空航天无人机、DI(头脑创新思维竞赛)等七十多个社团,类别可以分为科技类社团、艺术类社团、体育类社团、人文类社团等。其中,智能机器人社团捧回了多项世界杯,航模社团夺得全国和上海市的多项锦标赛第一名,卢高传媒社团获得科学影像节的金奖,在上海创客嘉年华上,学生还获得了青少年创意木工大赛的奖项

卢高学子参与机器人世界杯。

卢高学子参与全国机器人比赛。
澎湃新闻: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志向,进行生涯规划?
何莉:生涯规划是唤醒,不是塑造。让学生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被生活牵着鼻子走。中学生越早有生涯的意识,越能自主地规划自己的人生,明晰自己的人生目标,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黄浦区通过集群式办学,加强校际合作,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力度,于2017年组建了卢湾学区,成员校包括:卢湾高级中学、比乐中学、卢湾中学、启秀实验中学、海华小学。
作为卢湾学区的牵头学校,卢湾高级中学以上海市教委《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涯教育指导意见》为导向,首次尝试以学区为视角探索小初高一体化推进生涯教育,打造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教育链:顶层设计学段目标,探索生涯教育学段贯通;整体规划教育内容,系统开发生涯教育课程;围绕学段发展特点,系列设计生涯特色活动;整合校外社会资源,拓展生涯体验实践基地;探索生涯教育多维途径,倡导全员生涯导师意识。

卢湾学区小初高共享课程
2018年12月,在卢高举行了以“启蒙 探索 选择”为主题的上海市生涯教育一体化展示暨第七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颁奖仪式。
卢湾学区的五所学校也通过丰富的形式,展示了不同学段生涯教育的特色:一群活泼可爱、充满朝气的小朋友穿着各行业的职业服装,俨然像一个个小大人走上了舞台,这是海华小学的“我的2035职业时装秀”,展现了生涯教育的职业启蒙阶段。
通过一堂“我的生涯探索之旅”主题谈话微课和微言微语“划”生涯的访谈,启秀实验中学与卢湾中学展示了初中生涯探索阶段的具体做法;比乐中学的生涯情景剧“KAB的世界”包含了多方面的创业知识;卢湾高级中学学生汇报了如何通过生涯课题研究助力自主成长。

卢湾学区海华小学“我的2035职业时装秀”。

澎湃新闻:卢湾高级中学的中加合作高中课程项目BC中加班让学生不出国门接受加拿大高中同等教育。BC中加班是如何开展国际课程的?又如何与国内课程进行互补?
何莉:国际课程最大的优势是注重学生思维体系的构建,经常会用到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和表达,学生参与不同维度的思维对话,在课堂上呈现自己的观点,这有利于帮助学生完善思维结构,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语文课为例,周雪梅老师既教本部的语文也教国际部的语文,在讲孔子这一章节时,她要求BC班的学生设计孔子周游列国的飞行棋,与《论语》相关的谜语、课本剧等。国际课程还注重生涯指导和升学辅导。
学校开展国际合作课程的价值取向有三点:一是探索促进中西方课程优势互补、相互交流、理解和融合的国际教育新模式;二是在开展国际课程合作的过程中推进教师课程与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满足未来社会培养国际化人才需要的教师队伍;三是积极培养能够抓住国际机遇、迎接国际挑战,具有国际意识、全球观念的创新型国际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