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黑豹》入围奥斯卡,是对弱势群体的过度偏袒吗?

独家观点

2019-02-19 08:45

谁也不会想到,对《黑豹》这部漫威的现象级超级英雄电影的讨论,竟然会延续将近一年——从去年上映到即将颁发的奥斯卡,都有一个问题被国内的观众一直提到:

漫威首部全黑阵容作品《黑豹》的入围,是对弱势群体的过度偏袒吗?

黑豹》讲述了“黑豹”特查拉在其父亲去世之后,回到科技先进但与世隔绝的非洲国家瓦坎达,继任成为新一任国王。

然而,随着事态的发展,特查拉身陷两难境地,眼看着瓦坎达及全世界陷于危难之中。面对背叛与危险,这位年轻的国王必须联合同盟,奋力捍卫他的人民和国土。

这部电影在上映没多久之后,就创造漫威票房诸多历史新纪录,它不仅与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们一样在商业价值和传播度上获得了巨大成功,而且还被诸多权威媒体和学界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社会文化解读,最终占据了颁奖季有利高地,成为首部入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超英电影,堪称“全方位现象级电影”。

无论是起初获得的口碑成绩(烂番茄97%新鲜度、MTC 88分,漫威史上口碑最佳的超级英雄个人电影),亦或是最终砍下奥斯卡7项提名,在这整个过程中,上面那个关于对黑人过度偏袒的问题,始终在国内有着争论。

很有趣的是,在电影上映之初,知名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敦刻尔克》、《盗梦空间》的导演)也在媒体上预测:《黑豹》将史无前例地入围201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当时我也认为这是一部至少能获得五项奥斯卡提名的电影。没想到一语中的。

对于这部夹带着些许作者性的商业巨制而言,《黑豹》的品质的确可以算是漫威MCU系列电影的前列,尤其出色的地方还在于它塑造出了系列中最有心路历程的反派——一直与导演瑞恩·库格勒合作的演员迈克尔·B·乔丹所饰演的艾瑞克。

黑豹》的剧作把黑人文化、非洲风俗等表象和黑人族群的历史反向重新书写(“非洲是片科技大地”)作为了核心的概念。这些元素在超级英雄的外包装下融合得互为表里,也对当下的一些社会情况存在反思,以此在漫威的序列中获得了全新的鲜明个性。

在创作《黑豹》之前,导演瑞恩·库格勒的前几部作品一直以各色类型,来反复描绘奥克兰的黑人社群,它们都是在颁奖季边缘游走差点能获得提名的片子。而《黑豹》这部电影不仅为他真正意义上提供了奥斯卡的入场券,也为我们展现了漫威真正的野心。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所有弱势群体题材的电影因为所谓的“过度偏袒”,开始成为一块能被随意安上的大帽。

这导致一种粗糙的判断诞生。

很多观众认为:出现边缘者,或是表现出对强权反抗意味,亦或是讨论肤色种族问题的电影,就一定会存在“过度偏袒”。显然,在他们的观点中,这种偏袒,是凌驾于艺术之上,是不能与电影品质共语的,为了某种目的而不得已为之的行为。但这仅仅以“元素的出现”为定论,鲜少有分析、论证的过程。

最受这个理论所害的,恐怕就是每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电影们,而且它们每年都还有一个“被害之首”(被骂得最惨的),前年是《月光男孩》,去年是所谓的“聚齐种族、同志、女性”元素的《水形物语》,到了今年则是全黑阵容的《黑豹》。

我们会发现许多公众号,甚至不少主流媒体,在奥斯卡颁奖之前或之后,对这些电影都会扣上了所谓“偏袒过度”的帽子,而近年来的其他颁奖季的热门电影也不例外:

电影《华盛顿邮报》

如果是白人的故事,那么《爱乐之城》是“老派群体的复苏”,《海边的曼彻斯特》是“白人中产的疗伤救赎”,《华盛顿邮报》更是在奥斯卡审美下“大行此道”。

如果是黑人的故事,那么《藩篱》、《隐藏人物》、《绿皮书》等是“毫无特色的平等宣传”,《黑色党徒》则是“稍显激进的平等宣言”。

以上这些,当然都是有失偏颇且粗暴式的描述。

电影《黑色党徒》

说得更具体些,奥斯卡之所以在国内引发那么大的争议,绝对不仅因为奥斯卡本身,还“受益于”很多带节奏的文章出于各种目的而曲解了不少影片的内容与主题。

许多影评书写者,在看到黑人、女性运动等元素,就会慌乱地将电影斥为“过度偏袒”,从而给读者以误导。

电影《月光男孩》

当我们作为遥远的另半球的观众,有权去妄谈“权益的泛滥”,给电影中出现的事物一个个打下标签式的定语时,却忘记了这些电影真正想要倾诉的东西,让它们淹没在了骂声和口水声中。

我们必须意识到:奥斯卡虽然并非完全纯净的艺术舞台,但不代表奥斯卡系的电影就只能用“少数群体的偏袒”去进行理解和论述,我们也不一定要将这种偏袒放在第一位,去对这些电影进行解读。当漫谈一个作品的提名或获奖只是靠题材讨巧上位,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不尊重”。

比如,就《黑豹》而言,我觉得它在国内评价偏低,很大程度上也源于观众喜欢谈论的“过度偏袒”,其中甚至有一些是跟风的言论,拿着“过度偏袒”之名,行着种族歧视之实。

这部电影能否被称为“过度偏袒”呢?这是一个需要商榷的问题。

如果单纯从剧作出发看,这部电影探讨和批判的是“黑人与黑人内部的矛盾”,而非黑人与白人之间的。无论是正派人物,亦或是反派人物,他们的成长轨迹都是趋向于向内心追索,电影中还塑造了一个内心可视化的场景来过渡,避免陷入“黑白交锋”。

即便如此,在电影的细节里,也的确有一些明显的社会现象的缩影。但似乎,没必要因此就上升到批其“过度偏袒”的层面。继续深究的话,会发现电影里暗藏着的,更多还是简单、朴素的反种族主义的理念,也并不值得被骂。

就我个人而言,不认为《黑豹》获得奥斯卡提名,是“过度偏袒”的产物——尤其是在今年之下,《一个明星的诞生》、《波西米亚狂想曲》之类的作品在我眼里比它还差,但仍旧了获得了最佳影片的提名。(说句玩笑话,《黑豹》不仅不是来拉低整体水平线的,可能还是来救场的。)

当然,经历了这么多届被国内观众骂作“题材讨巧”、“过度偏袒”的颁奖季之后,我们不可能忽视奥斯卡自身就是一个社会舆论的中心,奥斯卡系的电影,也依然无可避免地被贴上各种标签,它们代表了美国社会当下的面貌,反映着好莱坞所呼唤的态度。

我们也许很难给开头的问题一个标准的答案,但希望大家能抱着平常心去对待每部电影。如果产生了不理解的情况,也别直接就投入了攻讦的阵营中,尽量保持独立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