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李强书记冒雨跑了垃圾分类三个关键节点
调研第一站:长宁区虹桥街道爱建居民区试点小区
►源头投放:生活垃圾分类,贵在坚持、重在养成,让垃圾分类新时尚进一步深入人心
去年,上海首次试点整区域生活垃圾分类,长宁成为首批6个试点区之一,该区虹桥街道爱建居民区的试点小区居民垃圾分类参与率已从5%提高至98%。下午,李强来到小区察看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垃圾箱房墙面设有四个颜色各异的垃圾投放口,逐一应对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干垃圾、湿垃圾。市领导仔细察看分类情况和可回收物的资源化利用处置。李强拿起放在回收架上的塑料瓶,一边拧开瓶盖、压扁瓶子,一边对一旁的居委会干部说,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下一步还要在源头减量化上下更大功夫,积极探索提高资源化利用成效。
为营造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小区因地制宜设立了宣传栏、示范点。居委会干部告诉市领导,小区实行每户居民源头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每天9时30分到10时30分,分别负责清运干、湿垃圾的环卫车相继开进小区,“大家看到环卫车都是分开装干垃圾、湿垃圾,没有混装拉走,就安心了”。李强详细询问居民的参与度以及对做好垃圾分类的意见建议,对小区志愿者积极参与推动表示感谢。“源头分类做得好,混入干垃圾里的湿垃圾和可回收物就会越来越少,就能为垃圾后续处置奠定良好基础。”他说,生活垃圾分类,贵在坚持、重在养成。《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日前经市人代会表决通过,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要以条例通过和实施为契机,大力推动垃圾分类成为日常生活习惯,共建共享美好家园。要用好基层自治共治平台,共同协商解决分类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让垃圾分类新时尚进一步深入人心。
调研第二站:上海生活固废集装转运徐浦基地
►中端转运:科学分类、精准集装,为生活垃圾“一分到底”提供保障
源头分类收集之后,中端分类转运是重要一环。李强前往上海生活固废集装转运徐浦基地,察看城市生活垃圾中转、压缩、集装及水上运输工作。随着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基地正在为提升分类效率而实施改造。李强听取收运流程及上海垃圾全程分类信息综合管理平台运行情况介绍,了解到该平台通过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已实现实时采集和监控全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处置量,他鼓励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李强说,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中端转运环节承担着重要职责,要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手段,科学分类、精准集装,进一步提升分类效率,为生活垃圾“一分到底”尽好职责、提供保障。
►末端处置:加快推进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原题为《视频|李强书记冒雨跑了垃圾分类三个关键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