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马上评|字音有历史滤镜和现实习惯加持,更改需谨慎

观点

2019-02-19 15:18

说(shuì)服变成了说(shuō)服 ,一骑(jì)红尘变成了一骑(qí)红尘,“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近日,一篇《注意!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刷屏社交网络,文中举了一大串读音改变的例子,并称,“不少网友查字典发现,许多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为了对的……”这让不少网友感到混乱,吐槽“上了个假学”。
首先,要说明的是,据《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透露,上述大部分案例都来自国家语委2016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修订稿)征求意见稿》,而这个意见稿至今尚未正式发布。今后正式发布的《审音表》应该不完全和《征求意见稿》一样“,也就是说,现在表示担忧还早了点。 
不过,抛开这一层面,常用字词读音的改变,以及由此引发的围观与吐槽,本身就是一件耐人寻味的事。比如,有网友质疑“衰”和“斜”读音改变,原因是读错的人较多,所以要“将错就错”。
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语言的声音和意义的联系并非本质的和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而成的。一种事物的意义为何用此声音形式而不用彼声音形式,中间并没有逻辑可言。由此观之,初始赋予特定事物的语言符号时具有任意性,读音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但是,当语言符号进入社会交往,即其语音形式与其意义相结合,以表示某一特定的事物后,它对于使用它的社会成员来说就具有了强制性。任何个体都难以语言符号初始的任意性为借口,改变音义之间的结合关系。因此,符号的音义结合,其关系的改变要由整体的社会需要来决定。由此观之,随着社会实践和社会成员语言使用习惯的变化而对部分文字的读音进行微调,本无可厚非。
但这种调整是否符合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是否有利于促进中文语言符号的完善与发展,需要科学的探讨和论证,语音更改需谨慎正是此理。 
文字的读音虽然没有对错之分,却有是否适合之理。随着文字语音的传承,更多的文化内涵也被赋予其中,如果更改文字的读音而不注重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会消弥其特有的传统文化价值。因此,为何更改文字的读音,更改之后会有何影响,相关部门需要给出更多合理的解释以服众。
以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衰”字为例,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当其读shuāi时,词性为形容词,可理解为“两鬓斑白”、“衰老”。而当其读cuī时,则是动词,可理解为“减少”。从这首诗的修辞来看,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是对仗的,那么“衰”字对应“回”字,“回”是动词,“衰”也应当是动词,因此,从其表意来看,“衰”字读cuī更为合适。再比如说唐代诗人杜牧七绝《山行》中的“斜”字。绝句要求第一、二、四句押韵,从该诗二、四句即可判断出该诗的韵脚ia,“斜”字读古音xiá,与第二句的“家”、第四句的“花”的读音押韵,因此更符合绝句的创作规则和韵律美。将cuī改为shuāi,将xiá改成xié,在促进语言运用的统一和最大限度地保留语言的表意功能之间应如何权衡,是历史和现实留给官方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此外,语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相较于硬性的制度而言,语言对人们的影响更多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在推广普通话和标准音的过程中,需要兼顾历史和现实,寻求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与尊重人民群众用语习惯的最大公约数,要谨防用正确与错误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将语言变化的联系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