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疯狂的外星人》28亿票房保底难成,国产喜剧“30亿”天花板...

财经

2019-02-18 12:00

宁浩,中国第四位票房过亿的新生代鬼才导演,是一位能将商业与艺术完美结合的电影导演。他凭借高投资回报比和鲜明个人风格的电影,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顶级导演之一。

在《四味毒叔》第904期对宁浩的专访中,曾这样形容他。

或许在《疯狂的外星人》公映之前,这是宁浩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形象。但随着保底失败、评分过低等言论流出,宁浩游刃有余地游走在商业与艺术交汇地带的形象,开始瓦解。

截止至发稿前,《疯狂的外星人》豆瓣评分6.4分,仅好于33%的喜剧片,上映13天票房19.73亿,猫眼预测最终票房22.47亿,距离28亿保底仍有5.53亿差距。

这部由宁浩导演,沈腾、黄渤主演,徐峥友情出演,王宝强倾情保底的作品,不仅集齐了当前内地最炙手可热的电影人,更背靠沉淀了十二年的疯狂IP。

很难想象,由一个绝对不会出错的组合主导,《疯狂的外星人》最后却交上了一份差强人意的答卷,无论是国产喜剧还是宁浩的金字招牌,都遭遇了天花板。

电影之内以俗制俗,电影之外为俗所制

今年春节档,上演了内地电影人对于科幻题材电影的两种尝试。

一个是主打硬科幻的郭帆(《流浪地球》导演),顶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压力,肩挑手扛出一条国产科幻类型片的崛起之路,颇有些初生牛犊不畏虎的蛮劲儿。

相比之下,混迹影坛近20年的宁浩,就显得沉稳、谨慎多了。

《疯狂的外星人》同样改编自刘慈欣的文学作品,但并没有被科幻这个宏大的题材所牵制,而是选择了相对保守,且导演更擅长的落地方式黑色幽默+荒诞戏剧。

或许这正是监制李修文,在采访过程中提到的气定神闲的创作心态的源头。

在当前尚不成熟的国产电影市场上,很少有观众能将荒诞戏剧与喜剧、黑色幽默与幽默彻底区分开来。大多数人眼中,但凡是能令人发笑的电影,都可以被打上喜剧的标签。

而内地合家欢档期,喜剧是最贴近观众消费习惯、最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影类型,这就意味着面向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疯狂的外星人》选择了敞开大门。

电影以酱缸文化为题眼,通过解构中华文明同化他人、同化他人文化、同化他人星球的能力,找到科幻外衣下的中国内核。但恰恰是这份犀利的共情,却遭到了本土观众的反噬。

网络上有关俗的负面评价铺天盖地:把外星人当猴耍的设定,我觉得非常不尊重人、对于愚蠢的媚俗,完全无厘头、中美合拍的美猴王电影、嬉笑欢闹毫无营养......

就像早期观众看周星驰的电影,免不了会说一句扑街仔,总有人觉得下里巴人难登大雅之堂,却始终看不见其中的无奈和挣扎。

2013年,届时身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马云,曾与周星驰展开了一场名为天马行空的对话。过程中,马云皱着眉头提了一句,不明白周星驰在电影里为什么都是脏兮兮的。

虽然同为草根出身,但就此刻的站位而言,两个人并没有太多共鸣。

四年之后,马云在自己的电影处女秀中,出演做着功夫梦的马师傅。精致的发型和一尘不染的道袍,让角色看起来并不像个小人物,反而莽撞自大的做派更容易让人联想到邻居家被宠坏的小孩。

大家所处的位置,总习惯去仰望所谓的先进的、洋气的、高级的,却始终不愿意面对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处境。事实上,落后的、土味的、俗气的才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现状。

这种眼高手低所折射出来的,其实是现代中国人骨子里的自卑。

在《疯狂的外星人》中,导演展示了一条传统意义上外星人>外国人>中国人>猴的鄙视链,却设置了一个低级完胜高级的结局。

电影之内,宁浩以俗制俗,撕开粉饰和伪装,试图给观众一个自我和解的窗口。当中一再被诟病的耍猴桥段,正是耿浩(黄渤饰)赖以维继的生存手段,也随着故事推进成了全人类的救赎。

而电影之外,宁浩却没有这么好运气,现实中的他正顶受来自舆论的压力,为俗所制。甚至可以说,宁浩正在经历的才是现实版《疯狂的外星人》,结局的反差本身就是一件很魔幻的事。

未来,或许只有当观众愿意去正视真实的自我,并且有勇气悦纳来自外界的调侃,中国电影和中国观众之间才有可能自洽。

国产喜剧天花板初现,宁浩能否突出工业化重围?

从艺术性上来说,《疯狂的外星人》需要时间的润色,方能取得它应有的位置。而从商业性的角度观察,《疯狂的外星人》其实也算不上失利。

一直以来,喜剧凭借低成本、低风险、受众广的特点,都是内地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电影类型。

2000年,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喜剧电影,在吸收借鉴香港喜剧电影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深化了对喜剧电影创作规律和类型特点的理解,并在本土地化的过程中全面对接内地观众审美需求。

宁浩疯狂系列的前两部:《疯狂的石头》和《疯狂的赛车》,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品。

2012年,喜剧电影在以往轻喜剧、市民喜剧、黑色幽默等基础上,不断升级和叠加,喜剧作为一种类型元素,开始全面对接各个类型元素,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本土特色的复合类型喜剧。

包括许诚毅的《捉妖记》、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开心麻花的《夏洛特烦恼》,都在喜剧的基础上嫁接了包括爱情、奇幻、冒险等多种类型。

由于复合喜剧兼顾了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需求,吸收更广泛受众作为增量,类型密度大幅提高。喜剧的单片票房突破10亿上限,在这一时期达到20亿甚至30亿。

但随着全国银幕数量增速放缓,全国电影票房增幅减小,国产喜剧的票房天花板已然隐现。

图自中国电影产业

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新增银幕9303块,同比增幅18.32%,较2017年下降了近五个百分点;而2018全国电影票房仅增9%,较2017年下降了4.45%。

自2016年,电影《美人鱼》以33.86亿票房登顶当年票房冠军之后。三年时间内,仅《我不是药神》(31亿)与《唐人街探案2》(33.98亿)两部喜剧片票房突破30亿。

《疯狂的外星人》同样属于喜剧+科幻的复合类型喜剧,即使在口碑尚可的情况下,受类型体量的限制,冲刺30亿或已经达到天花板。

这样的市场导向背后,暗合电影产业发展的大趋势:越来越向重工业倾斜。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国产电影正通过自身的崛起一步步将好莱虎赶出中国市场。

从2014年到2017年,中国电影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好莱坞电影票房占比从52.27%下滑至25.38%。短短四年间,减少了近二十七个百分点。2018年虽有所抬头,但当年票房前五名中,国产电影占据了四个席位。

2014~2018年年度票房排行榜前十名好莱坞电影票房占比统计表

娱乐独角兽统计

而《流浪地球》,不仅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硬科幻,在类型上具有市场稀缺性,更是号称投资成本5亿+的重工业电影,在体量上直接对标《战狼2》和《红海行动》。

因此,包括《疯狂的外星人》在内的同档期喜剧,在票房上遭到碾压也是十分正常。

事实上,最初《疯狂的外星人》也曾想过做成把故事舞台设定在外太空的史诗科幻作品,但这在本质上并不接中国地气,也不对宁浩的口味。

一旦进入工业化运作体系,意味着准备工作要提前完成。很多时候,人工造景还没有搭完,后期就已经画好了图稿。但是现场的调度往往比预想的灵活,每一次变通都意味着巨大的浪费。

项目早期,宁浩就因为受不了来自后期的牵制,早早遣散了特效团队和预览团队。这样看来《疯狂的外星人》算不上一次成功的工业化尝试,但其实也可以看成是宁浩在商业成功和电影艺术之间,选择了后者。

在他看来,所谓工业化的作品一定是没有个性的,它们统一都有一个质感叫作无情,不是说里面真没有煽情、没有感情,只是它那个特别有机的一个作者感,可触摸肌肤的部分就少了。

对于电影工业化而言,《疯狂的外星人》或许值得惋惜,但是对于中国电影史,《疯狂的外星人》却不失为一件幸事。

综合来看,在商业与艺术的结合上,宁浩依然顶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