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年味最浓时!抓住年的尾巴再来high一轮

独家观点

2019-02-17 10:35

元宵节,亦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灯节,为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象征著春天的到来。元宵习俗各地不尽相同,在温岭,人们一般是这么庆祝元宵的。

扛台阁

“扛台阁”作为石塘镇一带传统习俗,是温岭渔区元宵文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2月12日,正月初八,今年石塘扛台阁已经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

先来看看今年现场的情况。

视频来源于朋友圈

所谓“扛台阁”,就是将一张方桌、一张长桌拼在一起,反过来桌脚朝天,用各种彩纸、彩布、彩花扎成彩架,成为一个漂亮的小戏台,上面挂着雪亮的汽灯和相应的戏剧场景,里面坐着几名五六岁、七八岁长相俊俏的小孩子,化妆成诸如《楼台会》《霸王别姬》《三打白骨精》《哪吒闹海》等戏剧造型,由十几个年轻力壮、热心群众性文娱活动的渔民抬着,紧跟着锣鼓和火,随着浩浩荡荡的游行队伍走街串巷,遍游各村。

热情好客的渔区人民,还会以观赏台阁的名义,邀请一些远地村庄的亲属来家做客。

上王元宵大花灯会

康熙二十年(1681),王氏宗人开始元宵迎灯活动,他们以独特风格制作了八角大灯和六角大灯,邻族小家桥蒋氏宗人也以精巧的手艺制作出了荷花大灯一盏,同时参与庆贺。自此,元宵迎灯的风俗,便流传了下来。那时,每到元宵节,王氏大花灯壮丽,荷花灯秀美,在游行展览时,石桥头沿河商铺会在自家门口挂上灯笼,以示迎接。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上王村的“王氏大花灯”由于种种原因中断了许多年,甚至连祖上传下的灯骨架也在其间被毁了。从那时开始,这已经流传了数百年的大花灯,渐渐消失于人们视野之外。

2000年时,上王村有村民反映,想要恢复迎灯的传统,在全村村民的努力下,时隔数十年,“王氏大花灯”又重现于世。

王氏大花灯分为龙、凤两盏宝塔式的彩灯,大灯由灯脚、灯身、蓝荷、沿池、葫芦五部分组成,形似宝塔,每层爪檐上下和灯壁四周都贴有各种各样的凿纸作品和人物花鸟画,灯顶还有打开的宝伞和葫芦状宝刹。

王氏大花灯仿照佛塔制作,取其“镇妖、避邪、保平安”之意,同时也蕴含着乾坤和谐的人生观,折射出民众敬畏自然的世界观,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

而王氏大花灯每三年制作一次,正月十三晾灯,以求灯上纸张平顺,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六,巡游展示。按照当地传统风俗,元宵节过后,就会将大花灯焚烧掉,以祈求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点间间亮

《温岭县续志稿》称“点间间红”,称“晚上每个房间,均烧红烛,无间无红。”《台州文化概论》称:“台州各地以十四夜为重。沿街张灯。龙灯、舞狮等出巡。男女上街观灯。每间室内都在地上点亮红烛,称‘间间亮’,橘区还在每座橘园点灯,在水上放橘灯(以橘壳盛芯油、灯草制成),其意均在形成热闹气氛,以兆国泰民安、年年丰收。”

点“间间亮”这一风俗,黄岩、温岭、玉环等地均盛行,玉环县楚门籍的著名作家叶文玲曾在散文集《不了情》中写道:“说实在,家乡最引我遐想的习俗便是点‘间间亮’。小时候,对着这一圈星星点点的香火,对着这一支支明亮的小红烛,我总觉得分外甜蜜又分外振奋,那香火,那烛光,呈现出一派美丽而朦胧的诗意,圣诞树带给外国儿童的欢乐,我全在这摇曳的香烛中得到了。”

至今,温岭民间也多在元宵期间点“间间亮”,不过,有些人改红烛为电灯了,在元宵夜将各个房间的电灯亮起来,当然少了那种间间高烧红烛的诗意。

这一风俗,据民间传说是明代戚继光搜剿残散的倭寇,百姓点灯照明相助而形成。

打老鼠眼

打老鼠眼据说是台州、温州一带特有的元宵风俗,自然温岭也有或曾有这风俗。不过,我没有亲见。莫福山主编的《中国民间节日文化辞典》一书中,是这样描述这一习俗的:“浙江省台州一带汉族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当地相传是夜在屋内用黑豆打老鼠眼,可以消灭鼠灾。届时,一人站在屋梁下,手拿七粒黑豆一粒粒向梁上抛,若黑豆自西梁上去,从东梁掉下,则打鼠有效。抛豆人边抛边念:‘西梁上,东梁落,打得老鼠光铎铎。’意即将老鼠斩草除根。”

《玉环厅志》中也有玉环打老鼠眼的记载,比较简短,仅一两语:“撒黑豆以辟鼠,曰打老鼠眼。”

不过,在台北市温岭同乡会编印的《温岭县续志稿》中,却是另一种版本:“打老鼠眼:炒熟黄豆,东楼梯上,西楼梯下,楼上楼下每间房间角落,都洒以炒黄豆。一路洒,一路念:东头上,西头落,打你老鼠双眼落。

几年前,在温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老家在大溪镇桥外村的蔡六梅也提到了元宵节打老鼠眼这一习俗,他回忆说,元宵节这夜,送坟灯后,看花灯,到晚上9时—10时左右,才开始烧“糊糟羹”。糊糟羹吃后打老鼠眼,就是用糯谷放镬里炒,在猛火作用下,糯谷爆开、翻白,似老鼠死了眼翻开。这是为了使已收获的谷米豆麦不受老鼠危害。他回忆的这种打老鼠眼方法是另一版本的说法(原调查记录人为蔡六梅)。

不过,这一有原始巫术意味的习俗,大概现在很少有人再做了吧。

送坟灯

元宵节,台州、温州两地都有送坟灯的习俗,如玉环古志《玉环厅志》中就有记载:“墓上插竹悬纸灯”。《台州文化概论》一书中记载:“温岭、玉环靠近永嘉、乐清的一些地方,元宵夜还有去祖坟上悬纸灯的习俗,称‘送坟灯’。”这一风俗至今盛行于温岭,不过,因为纸灯容易引发山林火灾,温岭各镇(街道)和农林主管部门每年元宵节前都要宣传防范,提倡老百姓以塑料花灯代替纸制坟灯,市区大元桥每年元宵节前,近年都有多摊售元宵塑料坟灯、花束的。

这一风俗到底是怎么来的?民间有传说,相传朱元璋少时,母死,无钱埋葬,只是痛哭不休,乡亲们同情朱元璋母子,凑几块薄板钉了简陋的棺材收殓了朱母。朱元璋无钱买坟地,只得将母亲葬在荒坟地里。

朱元璋后来做了皇帝,这一年正月十五,想祭母,但寻到荒坟地,认不出哪一座坟是其母的,他叫人将坟地杂草都铲除,叫人扎了许多纸灯,装上蜡烛,在元宵夜给每座坟前都插上竹竿,挂上纸灯,他自己身穿龙袍,到坟地中间,朝东南西北一一行了跪拜礼。这时,说也奇怪,除了一盏灯外,所有的坟灯都灭了,朱元璋断定那座坟就是他母亲的坟,就重新厚葬。从此,就形成了正月十五点坟灯的风俗。

吃糊糟羹 吃元宵

吃糊糟羹、吃元宵(汤圆)也是台州元宵节的风俗之一。所谓糊糟羹,有咸羹、甜羹之别,咸羹即以芥菜叶、冬笋、猪肉、豆腐干、油泡、黄豆、香菇、木耳、淡菜(或蛏干)等,和山粉(即番薯淀粉)或米粉,调煮成糊。如用莲子、板栗、桂圆肉、枣干肉、桂花、葡萄干、金桔饼、芝麻、花生等加山粉、藕粉,即可制成甜羹。《台州文化概论》一书中称:“元宵的节日食品叫‘糟羹’,户户制作。是夜,乡人手持小碗,逐户吃羹,祥和闹热,以来吃羹者愈多愈有彩头。”吃糊糟羹、吃元宵(汤圆)这一风俗至今盛行,前几年,笔者在温岭太平街道南屏社区举办的元宵活动中,就曾品尝过小区居民烧制的元宵糊糟羹。

那么,正月十四或十五闹元宵吃糊糟羹这一风俗是从哪里来的?有一民间传说,黄岩的陈顺利先生生前曾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唐开国元勋尉迟恭坐镇台州,想筑城,但无法确定城址,一天夜里雪后,第二天他起来赏雪,看到雪地上有鹿跑过的脚印,他跟着这脚印,正好跑了一大圈,他就按照这痕迹造城,后来,台州府城造好后也就叫鹿城。

话说这鹿城造了三年半,正好是正月十四造好,台州各县造城的后生,临海的可就近回家,黄岩人回家已是正月十五,年过去半个月,家里好吃的东西都差不多没有了,家家就将剩下的萝卜、猪肉、荸荠、绿豆等放一锅里煨,煨熟了再用山粉牵糊,这就叫糊糟羹,一家人围着吃得很高兴,这样,就传下了元宵吃糊糟羹的习俗(温岭旧属黄岩,成化五年分县)。

打生、摇竹娘

《温岭县续志稿》载:“妇人婚久不育,是夜被亲族拥立于果树下,一人用棒打树,问伊生不生,妇人回答:生。此为乡俗催生之法,虽近于迷信,但应验者亦多有,故各乡村行之者不鲜。(今则无之)” 《温岭县续志稿》于1987年印行,这时候编者就说这风俗“今则无之”了。

另有摇竹娘一俗,传于元宵节这天,儿童入竹林摇竹枝,边摇边念:“摇竹娘,你也长,我也长,旧年是你长,今年让我长,下年你我一样长。”这个摇竹娘,笔者少时似亦亲历过。不知现在还有人在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