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Dexter:科幻大片是工业文明之花

独家观点

2019-02-14 11:50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Dexter】

身处迅速变化发展的工业社会中,面对着全方位的不确定、不可控,注定了我们迫切地需要寻找理性再平衡的真实感。

科幻美学的内在,是科学逻辑与幻想架空的再平衡,这种再平衡虚拟弥合了理性矛盾,从而对现实生活还以情感真实。我们的文化内生性需求,也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原生科幻文化,以构建宏大的未来世界观。

因为是第一次,其实只要所有方面及格,并且是中国文化土壤里生出的科幻大片,意义和自信必然奔涌而出。而第一次就是严肃科幻,且《流浪地球》能这么优秀,不仅是历史的行程,更是历史的幸运。

也是谈“小破球”,但不仅限于“小破球”。各路大神的影评和新闻评论早已满天飞了,咱来补上普通科幻影视迷的立场。

电影《流浪地球》剧照(图/东方IC)

1. 非工业文明不能为之

如何才能拥有强大的科幻文化?首先需要有一批科幻作家,同时打通理工科常识和文学创作的任督二脉,满怀未来感的创作热情,产生一批好小说。这需要一个工业化程度足够高的社会环境。如果人们不会拧螺丝、调程序、接电路、开机械,也没什么机会系统和科学地组织一场施工生产和市场营销,心中不存在工业美学带来的直观感受。即使创作出一些作品,也不会有读者圈。

中国科幻文学发展的过程,基本同步了中国四十余年工业化过程。

七十年代末,重化工业体系成形,工业开始以化肥农药和杂交育种的形式反馈农业,大家不再饿肚子,中国工业化点开加速器,八十年代科幻文学便伴随着理工热开始成势。

随着沿海外向型经济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推进,数以亿计的人口迅速从农业生活中剥离出来,文化需求空前爆发,于是我们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科幻读者,他们成长于中国科幻与美式、日式科幻相遇激荡的年代,同期网络科幻文学也开始发力。

在熬过了美式科幻的饱和轰炸后,来到2010年代,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本土高科技企业开始崛起,全社会深度信息化,中国科幻作品终于开始绽放。

在小破球变成电影之前,不光是大刘的作品,一系列科幻小说在中国早已有了庞大的读者圈,类似“起点”这样的网站也连载了不少网络作品。即使很多人依然是从雨果奖才开始知道刘慈欣,才开始关注中国科幻文学,但科幻文学的基本生态环境在中国形成的时间已经不短,拥有了一批优秀作品,《流浪地球》小说的创作时间都已经是近20年前了。

灿烂的花朵不能凭空绽放,工业社会生活中的理性、逻辑、标准、模块、流程正是花朵脚下的沃土,作家与读者群体正是根系,外部环境或是阳光雨露或是狂风大雪,但你的根系够强土壤够肥,总能见到彩虹。

2. 科幻美学的再平衡

偶尔听到有人会拍脑门说科幻缺乏真实感,如果我们深入古代美学,好好再欣赏一下行书、飞天、唐诗宋词、水墨山水,就会发现,对农业社会现实生活的夸张、延展和再平衡,更能反馈情感的真实。真实未必是全部现实,也可以是抽离的、部分的、映射的。

身处迅速变化发展的工业社会中,面对着全方位的不确定、不可控,是选择情感需求还是选择逻辑最优?每个人都逃不脱这种矛盾,这便注定了我们迫切地需要寻找理性再平衡的真实感。科幻美学的内在,是在幻想宇宙的架构过程中,科学逻辑与幻想架空的再平衡,这种再平衡也就虚拟弥合了前述的理性矛盾,从而对现实生活还以情感真实。

理性不是感性的对立面,而应是感性的助推器,认识深化带来心态进阶,心态的再平衡更扩展我们的视野,阴阳表里不可偏废。

一个富有智慧的诗人发出的吟咏会令我们叹服,而猕猴流眼泪只会被我们视作动物行为现象。如今再也没多少人会去嫌弃《西游记》和《聊斋》荒诞,更不会有太多人在意《三国演义》篡改了不少历史细节,大家的关注点早已上升到,这种架空和再创作对现实的投射如何有趣。科幻大片能够直接投射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这才是最有趣的。而制作科幻大片,本身也需要工业化流程。

3. 深彻工业化文明才能孕育科幻大片

电影作坊做不出科幻大片,因为科幻大片的背景设定太复杂、镜头拍摄太精细、剧情推演和节奏太难把握。工艺大师可以做出最名贵的手表,却造不出最平常的芯片,事同此理。唯有标准、模块、流程、系统管理,真正的工业化生产,才能应付这么复杂的文艺工程。拍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也必须有一个基本工业品和先进装备足够丰富的社会予以支撑。

令人振奋的是,郭导在一些访谈中着重表达了电影工业化的方向和意愿,而《流浪地球》就是一部电影工业化的实践之作。能将工业生产方式和思维投射到电影创作,这是老美的首创,代表了其深彻工业化的强大实力和文化精神。如今终于不再是好莱坞独占的优势。

除了电影创作生产的工业化,另一个决定性因素便是市场反馈。科幻大片动辄数亿的投资,只有中美这种体量的单一市场才养得起。同时,如果观众严重缺乏基本科技常识,则注定在观影过程中得不到什么有效体验,用脚投票就会让投资方赔死。而小破球的票房已经说明一切了,大家不仅看得起,而且看得懂!如果时间闪回上世纪,这一切都不可想象。

一旦电影制作的工业化与庞大市场展开良性互动,好作品一定会层出不穷,制作水准也将日新月异。

4. 不是可以有,而是必须有

拿来主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中国体量太大,一切复杂的或是成规模的运作方式,统统无法照搬照抄,必须要充分消化,二次创造成为自身有机体的一部分。社会的迅速发展少不了对未来的积极探讨,而所有对未来的探讨形式中,真正最能大众化的,非科幻大片莫属。

去年11月燃爆舆论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国内社会的第一反应几乎可以用“懵”来形容,猛醒过来以后的表现也十分仓惶,就好像几乎没人想过如何面对这一天的到来。再诸如社会上对基因工程极端和非科学的态度、小区居民强拆基站、盲目反对核电项目等等。整个社会对于现代科技常识和未来科技发展的探讨太匮乏了,这很可怕。

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因“基因编辑婴儿事件”而引起巨大争议(图/东方IC)

科技进步必然带来社会变革,对未来的探讨,涉及复杂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伦理冲突,绝不可能仅限于专业领域,必须要全社会参与进来。而大众参与的最好形式,就是科幻文化。

要实现从基本的工业化社会生活方式,到对未来的集体构建。日式动漫可以直接把大块的科技元素直接植入作品,弄一堆半软科幻,中式科幻却不能。毕竟日本可以在美国的产业转移中二次工业化,中国却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遏制封锁,关键领域全都要自己重来。毕竟日本可以学了大唐学荷兰,中国却不可避免地要把商式霸权、周式封建、秦式帝制、明式过密化的坑挨个跳一遍。

我们的文化内生性需求决定了我们必须要有原生科幻文化,要从最基本的工业美学起步,构建宏大的未来世界观,也就必然要有我们自己的硬科幻大片。

5. 未来感上浮,意识形态下潜

科幻大片用不着主动去探讨意识形态,艺术有创作的规律,电影有市场的限制。什么的样的科技和生存空间,决定了什么形态的社会,进而如何决定剧情和人物情感。作品只要把他的设定融入每个细节上,讲好故事就足够了。背景设定和意识形态,自然会在观众中发酵,甚或会产生不少原作者都不曾顾及的深度思考。

比如《星战》系列,设定宏大却不刻意解释,政治戏基本都丢给了暗线,明线全是炫目的大战、原力对决、人物情感这些显性元素。这样的作品不仅拥有景深,更不缺细节。很多系列大片的世界观也不是在第一部就交待清楚的,而是分散在后续作品中,逐渐丰满。也许星战在科幻来讲并不纯粹,不够“硬”,但这种严谨科技与幻想架空的平衡感,正体现了其高超的制作水准。

再说说“硬”一点的《星际穿越》。开场头一句“那时很多人都是农民”,直接划过去,巧妙回避社会设定的赘述,专注于星际探索一个主题。再比如反乌托邦类型的《移动迷宫》和《分歧者》,真正吸引人的是少年感、迷宫游戏、冒险、叛逆等一些具体元素,意识形态内容虽然突出却并不吸引人。只有《异形》《机械公敌》等部分题材必须给出价值观的激烈碰撞,还有很多题材只要对着湖面扔出那颗石子就够了,用不着下场肉搏。

反观《流浪地球》,因为院线版剪掉了不少表现社会形态设定和人物情感的关键内容,让人感觉到了剧情上的不连贯,正说明上述平衡难于把握。一部科幻作品要将一切全部重构,院线时长有限,哪可能面面俱到。而小破球在海外的初步口碑,恰恰是意识形态色彩没那么浓厚,终于没有那种被好莱坞恶意夹私货的感觉了,让人很舒服。

以此观之,《流浪地球》带来的国内舆论反映确实还不够成熟,浅议意识形态的多,深究科技和社会形态设定的少。在少量讨论设定的网文中还屡见科技原理错误,一些娱乐快报的常识性错误让人不忍直视,更遑论脑残黑了。这种不成熟也正反映了本土科幻大片的缺位,我们需要更多的好作品。

6. 滚滚洪流,势不可挡

要使优胜,必使劣汰。从票房表现来看,即使去年有关政策没有变化,小破球也足以战胜流量明星。观众的需求才是市场的决定性力量,资本只能顺势为之。

今年春节档佳作云集神仙打架,尚且纷纷不敌新类型片,如果放到平常时段,当真正的佳作来袭时,流量烂片根本不堪一击。流量明星模式老化得如此迅速,可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中国巨大的市场和迅速变化的社会形态养活了流量明星模式,也是过度的市场反馈让所有智商税模式都加速老化。

市场本身从来没有一个相对稳态,可供一种营销模式长久生存。任何新生长点都因市场的过度反馈而野蛮生长,从早期的直销演变成传销,到近年的互联网金融迅速演变为诈骗高发行业,实例比比皆是。

尽管如此,从《疯狂的石头》开始起步的小成本喜剧类型片,一直到今天屹立不倒,并没有明显的乏力迹象,反倒是佳作越来越多,水准越来越高。只要是诚意佳作,观众自然会投你的票,何来担忧。而以《战狼》《红海行动》为代表的军事类型片,更是发轫千钧,方兴未艾。

《流浪地球》作为科幻大片起步之作,自带光环过多,大家的期许集中爆燃,呈现出票房奇迹。假设砍掉这些光环所带来的加成效应,回归寻常的市场反应,从社会舆论的反弹,到某些功利性作品水准的下滑都是可以预见的。流量明星模式不可持续,新类型片的猎奇效应也不可能长久。要产生顶级的科幻IP,尚需整个社会工业文化的深度推进,不可能一蹴而就。

在这个快速演进的时代,未来的精彩,我们拭目以待。有了“小破球”打头阵,优秀的中国科幻大片一定会越来越多。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