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热议《流浪地球》:中国电影在太空探索领域是后来者,不过,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
在今年的贺岁档中,被誉为中国首部硬科幻的《流浪地球》口碑炸裂,在2月7日实现票房逆袭,首次拿下单日票房冠军。截至10日晚间,《流浪地球》的票房已经突破20亿,几乎占据了春节档一半的份额。
许多外媒都特别报道了《流浪地球》的重大意义,这是中国在科幻片领域的一个突破。
世界末日是灾难科幻片中常刻画的主题,在许多好莱坞大片里,人类通常放弃地球,探索移居其他星球。而刘慈欣却给出了一个充满家园情怀的中国式解决方案:带着地球去流浪。
《纽约时报》称,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是后来者(a latecomer),在电影业中,中国也是科幻片领域的后来者。
不过,“这种局面就要改变了(That is about to change)”。
--“中国第一部以太空为背景的大片《流浪地球》周二盛大上映。外界对它期待是它将代表中国电影制作新时代。它是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大预算、大制作之一。这部电影直到现在已经超出了大多数电影的所能达到的技术和预算。
这是中国即将推出的一系列雄心勃勃、耗资巨大的科幻电影中的一部。迄今为止,这类电影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投资上,都是国内大多数制作人难以企及的。
《纽约时报》称,刘慈欣的小说叙事庞大、研究入微。《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均改编自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作品,刘慈欣是一位引领中国科幻小说复兴的作家。2015年,他成为首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人。他的小说叙事宏大,同时研究深入细致。因此,这些作品在讲述人类在危险宇宙中的境遇时,天马行空的幻想也变得实际可行。”
澳大利亚电影网站Flicks.com的影评特别点出了电影中体现的中国人不同于西方人的价值观念。
Flicks:
这篇影评称,电影在惊险刺激的情节中融入了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谦卑、自我牺牲和忠诚等美德。
无私、无畏,为伟大事业奉献自我,这是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西方大片里难得一见的价值观:
--“《流浪地球》中的主人公们是一群同心协力志在必得的人,他们可以在形势危急之时打破计划、雷厉风行做该做的事,而且他们做这些事的目的只有一个:为了伟大事业无私奉献。而在美国英雄这边,这通常只是他们完成任务的一个副产品,而非主要目的。”
《福布斯》:
--“如果中国能自己制作这样水准的电影,他们就不需要进口太多好莱坞电影了。这正是中国过去几年的发展方向。”
--“The Verge:《流浪地球》展示了中国电影制作的新面貌--专注于未来
我们正在经历电影大片快速变化的时代。为了将价值2亿美元电影产业带入利润丰厚的中国市场,美国制片人越来越多地寻找中国合作伙伴,在中国拍摄,在美国电影中添加中国人物和情节,甚至在中国放映的版本中加入额外场景。但与此同时,中国和其他国家也正在创造本土电影大片,他们根本不需要让美国合作伙伴插手其中。
Science Fiction:中国电影的里程碑
--“我作为美国人观看《流浪地球》时无疑与中国电影爱好者观看美国科幻大片时有着相同的经历和疑惑:我想知道为什么中国永远不会出现,为什么中国演员从不在屏幕上露脸,不知何故,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和毅力似乎从来没有被用来拯救地球。
这是一个巨大而令人兴奋的概念; 丰满而具有张力的故事。当木星在我们的小星球上施加越来越多的引力时,你会紧张到坐立不安。我建议你去看看,欣赏一部完全不同的,标志着中国电影里程碑的科幻史诗。”
CINEMA ESCAPIST:2019年全球最好的电影之一。
--“当然,作为一部中国制造的电影,《流浪地球》仍然比同等的好莱坞电影更具中国风格。
尽管美国仍然是地球联合政府的成员,但美国人并没有在电影中露面。这也许是受到这样一个事实的启发:自2016年以来,美国一直威胁或实际上退出了一系列国际协议,并要求它的盟友支付美国军队的费用。也许不久的未来,美国同样会要求世界为美国科学家拯救世界而买单,只是这次各国选择了不出钱。
看到其他国家与中国并肩作战也令人耳目一新--俄罗斯,法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工作人员也出现在《流浪地球》中。最终,与美国人单方面拯救世界的美国电影不同,电影里来自不同国家的人聚集在一起拯救世界。整部电影强调了多边共识,这也是中国政府在现实国际事务中一直在推动的。”
综合自环球时报、中国日报及互联网
制作编辑:童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