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不合科学逻辑,但超脱常识是文学特权
▲《流浪地球》剧照。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让科幻回归文学,让科幻电影进入主流,让中国孩子敢于梦想。
一个叛逆的、21岁的年轻人,离家出走,偷开姥爷的工程车去“透透气”,没想到误打误撞拯救了地球和人类的命运。这你能想到吗?想不到说明你还没有去电影院看近几天最火的一部电影。
中国首部以太空历险为背景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在大年初一上映,首日票房超过2亿元,大年初四晋级为总票房第一。根据电影专业媒体预测,这部电影的票房可能会达到53亿元,进入中国电影史上单片票房总收入前三名,成为名副其实的“大片”。
《流浪地球》的故事设定在不远的将来,太阳物理发生急剧变化,将在短短100年后发生膨胀成为红巨星,吞噬地球轨道。为此人类组成联合政府,决定在地球上建设巨大的推进器,“开动”地球告别太阳系,驶向比邻星。
不过,朋友圈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是两极分化的。科幻作家朋友们大呼过瘾,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批评者则颇为激烈,直言称“不及格”,是“烂得不能再烂的渣片”,是“反人类”。有位科学家朋友最有趣,他一边“热泪盈眶”,一边觉得“乏善可陈”,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这些反应可以说颇具代表性,因为“中国科幻电影”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陌生了。
自从《2012》《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登陆中国电影市场后,我们才逐渐认识到科幻电影,在好莱坞也是一个主要类型。这得益于五六十年前“美苏争霸”时阿波罗登月计划掀起的美国人民对科学和科幻的热情,当然更得益于欧美悠久的科学传统,从凡尔纳以来的科幻文学传统。
▲《流浪地球》剧照。图片来源/新京报
科幻是一种文学。对于这个定位,很多批评者可能尤其是科学家朋友可能不是那么清楚。所以很多人吐槽《流浪地球》的一些科学设定,如“重核聚变”是伪科学、“地球被木星引力俘获”不合理,这都是过度地把科幻等同于科普了。
美国的科幻电影延续好莱坞大片“唯恐天下不乱”的传统。比如《2012》的灵感取自玛雅文明考古里的一个错误概念,又加上了“中微子性质发生变化”这样一个极不靠谱的设定,就把地球几乎给毁灭了。毁灭世界是科幻作家们的一个乐趣,只有在这样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才凸显人类在宇宙中孤独不安的困境,凸显人性在各种矛盾之中的挣扎。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作“强行科普”,就是借用流行话题来展开比较有趣的科普解释。对于从事科普工作的我们来说,这当然是一个很有利的切入方式。不过对于买票看电影的观众来说,我们可不能要求他们是准备接受科普教育才去买票的。就像《星际穿越》一样,在电影院里能够感动观众的,一定是悲欢离合的人间真情故事,而不是“最权威的引力科学顾问”或“史上最准确的黑洞形象”。
让科幻回归文学吧,让观众在电影院里欢笑、感动和流泪。哪怕出了电影院门口,他们就匆匆忙忙奔向饭馆,看电影时那一刻的感动一定还留在他们心里。这才是作为娱乐、作为文学的电影最重要的。
所以说,虽然《流浪地球》的设定“不符合科学”,但是就像年轻的刘启一样,科幻作家们天然就应该拥有“在宇宙中违规开车”的权利。只有放开天马行空的想象,我们才能够设想出将来人类在宇宙中历险时所遇到的艰难挑战和预料不到的解决方案,通过这种“把人类逼到宇宙最绝望的旮旯里”的困境,抛开一切顾忌,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要孤注一掷地投入全部力量,才能最大限度激发出来人类的创造力。
就像《星际穿越》,还有美国至今大受欢迎的《星际迷航》等科幻大片,拯救地球、拯救人类的总是年轻人,《流浪地球》也是把希望寄托在了年轻一代人身上。只有敢于梦想,才能突破窠臼,实现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其实,刘慈欣的同名原著只是一部中短篇小说,能够改编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电影,已经令我们非常意外、大开眼界。电影的科学设定或许存在不少科学硬伤,故事情节设定可能还不尽合理,演员的表演还略显生硬,不过这都没关系,重要的是,“科幻电影”这个类型从此挤入了春节强档,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们开始思考地球、太阳和人类的命运。
编辑 肖隆平 实习生 邓海滢 校对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