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两栖投资者的2018:震荡市道完善自我

财经

2019-02-11 07:30

本报记者 王朱莹

2018年资本市场不乏亮色,国债期货走出单边牛市,苹果期货、沥青期货反复活跃,在A股波动之时为两栖投资者提供避险港湾。

这些投资者,既有入市时间长达二十年的老手,也有刚刚入市的菜鸟;既有股市高手,也有期市弄潮儿,有的甚至跨界投资A股、美股、港股、债市、期市、基金。

投资者H: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2018年账户总收益为0.2%,其中股票部分亏损比例为10.56%。扣除打新收益,持仓部分亏损大约为21.12%,全年股票仓位未曾低于八成,沪综指2800点以下时一直处于满仓状态。

期货部分弥补了股票的亏损,主要盈利来自于国债期货,2018年寄予厚望的苹果期货仅仅贡献微幅的利润。

2018年以来个人收获很大,并不是因为股市回调背景下资本账户没有大幅回撤,而是因为增加了对各类资产的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入市第4年,2018年应该是亏损最大的一年,却也是成长最快的一年。《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等书籍读过后受益匪浅。

投资者“空也是多”:

克服贪婪与恐惧

2018年A股换仓相对较少,五六月份满仓迎接大跌,四季度扳回来少许,现在持有不动了。虽然无法预测也不作底部预测,但相信否极泰来。随着美股渐入熊市,资金会回流到中国A股。

2018年下半年重新杀回商品期货,主要是基于程序化的数据分析模型,进行简单的30分钟均线趋势操作。总体来看,没有盈利,也没有亏损。没有在趋势中放大盈利,很快止盈,这是源于恐惧,盈利中的恐惧,相对应的是亏损中的贪婪,这两者需要重点克服,尤其是第一点。

2019年的计划是股市操作宜少不宜多,A股这个点位是需要配点底仓的,逢大跌可以入场做短线,平时手上要保有子弹,待到中长线趋势建立才可以真正进场。基金定投仍是重点方向,要过渡到定投为主,主动投资为辅的状态,把更多精力放在学习上。

投资者“老宠”:

坚持底仓思维

2018年初,股票账户投入370万元。资金来源包括:贷款80万元,私人借款120万元。2018年2月底3月初,增加私人借款14万元。最高时资金总额达384万元,借贷最大总额为214万(不含信用账户融资),本金170万元,期间又增加资本金约10万左右,最高杠杆率达119%。

5月中旬以后,陆续归还160万元借款。截至2019年1月中旬剩余借款还有:20万元贷款,朋友处借来的20万元,亲戚处借来的14万元以及通过融资账户融来的50万元,总计104万元。2018年借贷产生的利息总计为14.298万元。

2018年股票账户总亏损为27.55万元,期货亏损30.8万元,总亏损58.35万元。在大幅下跌的那几天,股市期市双杀,资金告急导致期货账户爆仓。

在单边下跌的行情中,高杠杆风险太大。2019年上半年,争取把信用账户上的融资负债控制在50万元以内。这样,总体债务控制在100万元左右。即使这样,一年下来的融资利息也高达8万元。每个月的高抛低吸利润需要达到7000元,才能覆盖融资利息。

在2013年到2018年的几年间,2018年是唯一的亏损年,且亏损幅度很大,这是个人自信心过分膨胀以及大盘出现历史上第二大跌幅造成的。展望2019年,除继续坚持高抛低吸外,还需坚持底仓思维,注意可能出现的逆境反转。

投资者C:

杠杆上走钢丝

2018年整体亏损28%,是最近几年亏损幅度最大的一年。最主要的原因是从2018年一直用融资方式来持有光大证券,融资成本基本上在14.5-15元之间。但没有想到的是,光大证券股价直接破了净资产,还好融资额并不是特别多,基本上还是能够HOLD住。对于这只股票也不是特别担心,一旦牛市来临,应该可以创造较为满意的回报。所以安心持有也没有太多担忧,就是每年要付出8%左右的融资利息,算是成本吧。

这一年,虽然投资整体是亏损的,但经过学习巴菲特的投资思路,自己在价值投资上感觉又上了一个台阶。整体上基本形成了自己类似于巴菲特的选股体系,分辨出一些还算不错的企业,而且能够让自己有比较大的耐心去持有这些企业。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逆向投资是价值投资的要义。好的企业、低的估值是投资制胜的法宝。A股中一直不缺乏优秀企业。今后的投资生涯中还有大把的投资机会,只需要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不随波逐流,将来一定可以取得理想的回报。

投资者“另一个自我”:

在磨砺中成长

2018年的投资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前4年靠运气赚的钱,今年靠实力输光了”。2018年的账户收益为-18.6%。杠杆方面,总借款占总资产的比例为50%,与净资产为1:1比例。总体借款的利率水平为7.35%。

当前自己的投资体系已经建立,就是用具有安全边际的好价格买入优秀公司并长期持有,定期检视公司的基本面是否发生变化,只有在公司基本面出现变化或出现非常好的其他投资机会时,或者出现非常明显的高估情况时,才考虑卖出持仓。现在剩下的就是需要通过1-2个牛熊周期以及10年左右时间去检验自己的投资体系了。

2018年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对杠杆的理解。此前也加过融资杠杆,但基本都是作为短线做短差或资金的过渡。杠杆的风险有两点:一是融资杠杆,在股市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击穿担保线,在低位强行平仓,导致在低位失去仓位;另外一种风险就是,投资者通过其他方式借债或融资进入股市,当家庭出现紧急情况需要使用较大额资金,如果此时恰逢股市低位,不得不割肉卖股。

因此,并不是不能上杠杆,而是要合理使用杠杆。对于融资爆仓问题,要尽量避免使用融资,使用融资也要留足安全的担保线,确保极端情况下不被击穿。同时,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现金流能保证正常和突发的家庭情况需要。

投资者“心晴所遇”:

完善自己的投资体系

2018年投资成绩很差,应该在-20%左右,跑赢了大盘几个点。但从个人来讲,还算满意。毕竟第一次经历这么一轮下跌周期,学到的东西很多,在资金较少的情况下,交的学费也就少了。

2018年的经验与教训有很多,其中便有融资方面的教训。由于自有资金有限,2017年融资投资取得不错的效果,扩大了盈利。但2018年2月市场开始转向,当时承受了很大的融资压力,后来在纠结中平掉了大部分融资仓位。

这部分即属于巴菲特所说的“永久的损失”。由此得到的教训,就是融资不能作为长期投资的方法,尤其是在安全边际不够大的时候,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面临的风险要多过机会。

吸取教训,融资买入可以在两个情况下考虑:一是市场良好情况下回调时的短期介入,适度盈利即获利了结;二是安全边际足够大,在长期内做好承担利息和下跌的思想准备,并且确定性非常高(未来盈利水平高过利息)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融资买入。

2018年的市场让人更加清醒地了解了一个完善、优秀的投资体系的重要性,2019年的投资体系要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