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网络祝年】"旅游过年"开启民俗新风尚

独家观点

2019-02-10 18:26

春节返程高峰已然来临,假期"余额"也已不足,回顾即将结束的春节假期,今年回家过年的汹涌客流,再次成为社会焦点。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趁着春节长假,避开旅游高峰期,去国内外景区游玩一番,过上一个别致的春节。根据统计,春节国内游的客源地主要是上海、北京、成都、杭州、重庆等城市,境外游则以东南亚、日本、北欧等为主。

南下避寒,北上赏雪,去重庆吃火锅、洪崖洞打卡,去杭州游西湖,去三亚潜水、晒太阳……春节游客的去向呈现明显地域特征,这也是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大所形成的。恰逢寒冬腊月,南北气候截然相反,"旅游过年"给了国民体验不同"年味"的机会,便利的交通条件,"反向春运"的优惠票价,也令很多人为之心动。

景区门票降价优惠、高铁新线开通、航线增多、免签或落地签目的地增多等,给游客发足了春节旅游"大红包",集成今年春节旅游的多重利好因素。而且,相比国庆节、五一等旅游旺季,春节游的人数较少,其拥挤程度和景区消费也相对较低,出游性价比较高,刺激更多人选择"旅游过年"。各地旅游景区也迎来了新的商机,藉此向游客展示当地的文化魅力,拓展出更大的旅游空间,进一步弥合旅游淡旺季的差距。

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文明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转变,对过年有了新的认知,回家过年旅游过年都是可选项,只要一家人能够团聚,在哪儿都是过年。而且,春节期间本身就是消费旺季,也是一年到头国民手里钱最多,最舍得花钱的时候,与平日相比,春节花钱去旅游,也更容易敞开钱包。

在温饱问题普遍解决后,人们的健康意识提高了,花钱在吃喝上的欲望不再那么大,过年期间的大吃大喝、大鱼大肉,加上作息紊乱,受到很多年轻人的抵触。相反,"旅游过年"能够满足民众的精神需求,增长见识,感受文化,又是消费升级的体现,这符合时代发展潮流,被视为民俗新风尚,愈发受到追求时尚潮流者的青睐。

"旅游过年"并非骤然出现的新事物,事实上已经持续了好些年,有一个从争议到逐步被大众接受的过程。其体现出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变革,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多元化,对春节民俗的观念,也不再坚持"回家过年"的唯一选择,而是越来越能理解、宽容对待不同的过年方式,甚至于主动接受和拥抱"新年味"。这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意义所在。传统民俗随着社会发展而嬗变,融入更多的时代元素,大众也有了更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享受到更多元化的新民俗。(文/江德斌)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齐鲁网立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