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生态优 7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在泰顺“安家”

独家观点

2019-02-10 15:28

守山人进山“采种”

“这些国家II级保护植物山豆根,是我花了半个多月,跑完了保护区里的七八条溪沟才采集到的。”近日,投资50余万元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繁育基地正式建成,在海拔1000多米的基地内陆续已有11种珍稀濒危植物在此安家,浙江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双坑口保护站副站长刘西向记者展示起这些从保护区收集来的植物时如数家珍。

据统计,在总面积18861.5公顷的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内,目前普查在册植物共2000多种,已有70种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在乌岩岭“安家”,种群数量和质量大为可观。

刘西对这些珍贵植物一看便知,5年前,硕士研究生毕业的他扎根乌岩岭,多年学习的动植物理论知识,在家乡泰顺的绿水青山间得到检验,并赋予新的内涵。进山为植物拍照、登记濒危植物开花结果时间、记录植物数量和分布地点,为1600多种植物归档造册,让他成为大山深处的动植物“活字典”。

刘西介绍珍稀濒危植物繁育工作

“基地内的每一株植物都有难忘的故事。”刘西介绍说,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采集面临着各种难题,一方面,同一种植物要去多个地方采种,才能保证基因的多样;另一方面,采种还要看缘分。有时一种植物种子的搜集可能就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时间。

说起与植物结缘的往事,刘西的话匣子打开了。他想起进山采集省级保护植物福建观音座莲的经历。工作5年来,他每次进山都会有意识的寻找这个“宝贝”,虽然偶有看到,也尝试着采“种”繁育,但它蕨类植物、孢子繁殖、萌发率极低的特征,尝试屡屡受挫。直到去年11月,刘西在保护区一栋废弃、阴湿的老房屋后“偶遇”福建观音座莲,旺盛植株边上还有几十株小苗,他如获至宝、兴奋不已。经过后期精心培育,基地内已有46株福建观音座莲幼苗。

国家I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是一项繁琐的系统工程,从跨时空采种、精准育种、再到放回山野,每一步都需要进行充分论证、研究,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让人欣喜的是,金钱兰、南方红豆杉等11种珍稀濒危植物幼苗的生长状况都很好。今年秋天,工作人员将选取部分健壮幼苗迁移到野外,届时乌岩岭自然保护区将再添新绿。

在基地几公里外的黄腹角雉主题馆,刘西的同事郑方东也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而忙碌,47岁的郑方东在乌岩岭坚守了23年,对这里的一草一木格外有感情。

乌岩岭1994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黄腹角雉的唯一专项保护区。郑方东和他的同事们在各方帮助下,开始了对黄腹角雉的野外监测、仿生人工鸟巢制作安装、栖息地改良、人工辅助繁育、野外驯化等工作。如今,黄腹角雉野外种群数量已得到了稳步增长,从原来的几十只发展壮大到500多只。然而,郑方东并不满足于此,他心里始终有个愿望:人工辅助繁育的黄腹角雉能够更好适应自然、回归自然,自然繁衍下一代。这两天,他紧锣密鼓地筹备黄腹角雉、白鹇等各类珍稀鸟类的野生放归事宜,让珍禽早日回“家”。

说起珍稀濒危植物繁育,80后研究生刘西如数家珍

“我们要努力营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互为支撑、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更好实现‘两山’转化。”郑方东说。

泰顺是全国5个建设生物多样性国际示范县之一,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被誉为“天然生物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出具的泰顺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结果,该县绿水青山的价值高达334亿元。近年来,该县制定全国首个县级层面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开展中挪生物多样性国际项目建设,召开生物多样化性保护与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在全省试点狩猎制度改革,将狩猎队伍与野生动物保护队伍“合二为一”,全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山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