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六作者谈:张世英,我在书法里感受到了自由
【导读】一个春节的书法哲理漫看,让您走近哲学,还是依然觉得深奥?今天初六了,收拾心情投入工作前,请欣赏张世英先生研墨书写的自己的哲理主张--哲学是追求万有相通的精神境界之学,他所创作的意境诗句--心游天地外 意在有无间,还有他最喜爱的王国维的诗,表达哲学专研心境的晏殊的词“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98岁的张世英先生为何游刃于这番自由的书法境界,李超杰教授为何捉笔撰写限定字数的注解?今日分享师徒的两组序言。诚挚感谢译林出版社责任编辑王端琪对此组书稿刊发的大力支持。
新春哲理刊发后,收到了诸多学者、听友的各种反馈,其中也有富有哲学精神的质疑。为感谢大家的认真阅读、积极传播和智慧分享,经与作者、出版社商议,讲堂将在下周日送出一组贺礼给爱思考爱分享的留言听友:六本由张世英先生签名的著作《九十思问》,四本由译林出版社送出的再版热销书《西南联大国文课》,五本由讲堂工作室赠送的讲堂第五本新书《在这里,中国哲学与世界相遇--24位世界哲学家访谈录》。
敬请关注,欢迎一如既往地留言表达您的看法、心得。一年之际在于春,愿借中外古典哲理之东风,祝福您明天投入己亥年的新一轮追梦。明天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美方工作团将抵京,14-15日新一轮高级别磋商将在京举行。
左:《西南联大国文课》,译林出版社。右:《九十思问》 张世英 著,中国人大出版社
《在这里,中国哲学与世界相遇--24位世界哲学家访谈录》人民出版社讲堂出品
左:心游天地外 意在有无间;右:哲学是追求万有相通的精神境界之学
左: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王维);右:望尽天涯路(晏殊)
序言一
我在书法里体会到了自由境界
张世英
大约是九岁到十二三岁时,父亲教我临帖习字,我一拿起笔来,父亲就站在一旁,说我这不是,那不是:不是腰未挺直,就是笔未竖正。我心情紧张,习字多年,字从来写得不好。
1938年秋,武汉沦陷,我离开家乡和父亲,直至2011年,我年届九旬,七十余年之久,除了应邀为某些报刊杂志题字外,极少有机会拿起过毛笔,先前是用钢笔,近几十年来都是用圆珠笔,一支破旧毛笔老是塞在抽屉的杂物堆里,书房里已很难找到一张用毛笔写字的纸张。
大约从九十一岁起,我开始有精力不济之感,脑子里的哲学和人生问题却还是连连不断,但要想写成一篇学术性的研究论文,那真是只有“力不从心”四字最能形容我的心境。有一天,枯坐终日,突发奇想:练练毛笔字吧。奇怪,手有些发颤,字却还显得有点功力!于是自我得意了一番。两个儿子看后说:“爸的毛笔字还不错嘛,练吧。”就这样,我又回到童年,习起字来了。没有父亲的严厉管束,我这才体会到了书法中的自由之境。
我小时临摹的字帖,主要是颜真卿的《多宝塔感应碑文》。这次翻箱倒柜,又找出了几十年前的这个旧本,幸未缺损一字,而且父亲的藏书图章还清晰可见,我视之为传家珍宝。开始一两个月,我真像幼儿习字一样,一笔一画地用心临摹,越写得像,我越觉得好。有一次,我有点感到不耐烦,太不自由,便甩开字帖,随意画了几笔,一看,跃然纸上,生动活泼;对比之下,原来那些一笔不苟地临摹的字便显得实在太死板。这突然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经常教我的一句话:“习字要讲究神似,不能貌合而神离。”原来我死死板板地临摹,就会犯貌合而神离的毛病。两个儿子也曾提醒我:“爸索性放开来写,反而更好。”不过我还是牢记一句老话:先要下死功夫打基础,然后才能创新。学术研究如此,书法亦然。我现在大多不再一笔一画地临帖,而是花更多的时间读帖,拿着字帖反复地看,细细体味其笔姿和意态,吸收其神韵,转化为自己胸中的“成竹”,等到拿起笔来,却根本不看字帖,挥毫自如,达到一种潇洒自由的境界。我现在深深体会到,写字要写出自己的字体,就像写文章要写出自己的思想风格一样。书法和文章都是一个人的灵魂的直接体现。
近三四年来,我写了几十幅条幅,还在客厅里挂了一幅,自我欣赏。有几位朋友来我家做客,居然称赞一番,向我索字,我更加得意,天天磨墨练笔。起先都是学一般书法家写四书五经名言或唐诗宋词,有一天我无意中写了一句黑格尔的名言,没过多久,友人陈越光先生看到了,竟大加赞赏,认为很有特点,要我给他写一条黑格尔名言的条幅,我不胜惊喜,于是我开始以中国书法写西方名人名言的条幅,另有一两位朋友也赞赏我的这一“创新”。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我心想:干脆编一本中西名哲名言,写成书法出版吧。几个子女都爱好文学,极力鼓励我,并在生活上照顾我,支持我。就这样完成了这本集子的编写。
中西名哲名言,浩如烟海,我主要是根据我个人的思想倾向和爱好来编选的,客观性不够和挂一漏万之弊,显而易见,尚希读者鉴谅。
我原来没有想到要给每条名言做注释,是著名美学家叶朗先生在看了我的书法原稿后,建议我逐条注释,以扩大读者面,并建议注释的文字内容要体现我个人的哲学思想和风格。我有感于叶朗先生的高见和盛情厚意,便欣然接受了他的这项建议。我选择的中西古典名言共一百五十余条,我深知这项工程需要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广泛翻阅古籍的繁杂工作,而我年老力衰,特别是记忆力减退,实在力不从心,便找了我二三十年前的博士生、西方哲学史家李超杰先生来担此重任。他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日夜兼程以进,终于完成了这六七万字的注释;他写作时所遵循的“三性”--准确性、学术性、通俗性,尤令我感佩。
我还要衷心感谢文艺理论家顾春芳女士,承她的厚爱,主动给我介绍出版社,否则,我还真不知像这样的集子该向何处投稿哩!
译林出版社编辑和设计师刘晓翔工作室做了特别精心的编制工作,谨此一并致谢。
2017年10月
于北京北郊静林湾
序言二
让西方哲学家“说中国话”,让古典哲学“走进当下的生活”
李超杰
我是怀着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接受为张先生新作《中西古典哲理名句――张世英书法集》做注的任务的。兴奋,是因为有此难得的机会,跟随张先生重走中西方哲学之路,重温那些脍炙人口的古典哲理名句。忐忑,是因为这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有相当难度与挑战的工作。张先生对我说:“这项注释工程需要水平和耐心。”我自知“水平”不济,但自信“耐心”有余,且不乏“爱智”的“好奇之心”,于是,“冒险”领受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工程伊始,我为自己立了三条原则:准确性、学术性和通俗性。我所说的“准确性”指的不是“领会”作者或作品的“原义”,而是指:对任何一句名言之“意义”的“理解”和“解释”都要有“文本”依据。我心目中的“准确性”还包含另一层含义:对这些古典名句的“理解”和“解释”要尽可能体现张先生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张先生对这些古典名句的“选择”绝不是偶然的和随意的,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这些名句构成了张先生自己的“中西方哲学史大纲”。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我不仅查阅了相关中西哲学名著,而且重读了《张世英文集》的相关内容,有些注释直接采用了张先生的研究成果。
该书所辑哲理名句多出自中西方“大哲学家”,它们不仅是这些哲学家个人思想的精华,而且是各自“时代精神”的精华。为了在“方寸之间”追求注释的“学术性”,我“希望”自己的“格局”要尽可能地“大”,“视野”要尽可能地“宽”。我的理想是:每个文本不仅在哲学家的整体思想中得以把握,而且在中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的大背景下得以审视。这样,人们看到的这些哲理名句就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有内在关联的。通过阅读这些名句及其注释,人们得到的就不仅仅是一个个“知识点”,而且是中西方哲学的“线索”和“精神”。
不可否认,自产生之日起,哲学就是一门高度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学术活动,我的追求是:尽量让西方哲学家“说中国话”,让古典哲学“走进当下的生活”。
此项注释工作是在张先生的直接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先生不仅对一些注释提出了修改意见,而且亲自撰写了几条,成为整个注释工作的“范本”。鉴于本书所辑名句横跨中西、贯通古今,每条注释又要限制在三四百字之内,注者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尽管注者尽了最大努力,注释一定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望方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2017年10月
于徜徉集
《中西古典哲理名句:张世英书法集》译林出版社,2018年12月,定价:400元
链接:初五论行动:今天,又到“知识就是力量”时代?
初四议自由:黑格尔、王阳明着力点有何不同?
初三评审美:要有才、胆、识、力?游戏才是完整的人?
初二谈美德:康德、王阳明、孔子各有一说,你赞同哪一条?
初一红包:苏格拉底说自己无知,梁启超怎么评
除夕祝福:白寿哲人张世英带孔子老子送大餐
98岁哲学家张世英:和黑格尔一起,将哲学带出寂静冷宫
作者:张世英、李超杰
编辑:周俊超
责编: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