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手记|从走出河北到走向全国,时代给年轻人更多置业选择
2019-02-07 16:22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张崴淙
农历大年二十九,住杭网记者回到故乡,河北邯郸,一座再普通不过的北方三线城市。从高铁站沿迎宾大道直通主城区这不足15公里的路上,最为醒目的广告莫过于房产。
这条近几年来,我走得越来越少的宽阔大道,在北方晴好的冬日里显得格外壮观。望着不远处一座座在雾霭中静静矗立的钢铁塔吊和建设中的高层楼座,没等我吱声,开车的师傅操着浓重的冀鲁官话便对我说:
“哥们儿,从大城市回来的吧?咱这儿这两年房价也卖一万多了,只要是有房子嘞,现在百万富翁遍地都是。”
我也迅速改成了家乡话回应,“当了百万富翁,感觉咋样?”
“平常心,这不还开出租嘛?”
“哈哈哈哈……”小小的出租车里,两个三十出头的年轻人笑成了一团。
可寥寥几句简单打趣的话,却在接下来的几天假期里始终萦绕在我耳畔。这让人忍不住开始回忆起二十多年来,故乡这座小城楼市所经历的风雨变迁。
河北邯郸夜景
90年代,初初觉醒却小富即安的父辈
小时候,我成长在一处典型的北方国企大院,爸妈和周围的叔叔阿姨绝大多数是钢铁工人,大人们眼中最好的职业不是厂长或车间主任,而是远离了钢渣和高炉的老师和医生。
国企大院的筒子楼,我一直住到10岁。在那之前,一家人居住在一大一小的里外屋,三五家人共用一处卫生间是生活的常态。每天最热闹的莫过于国企双职工烧晚饭的时候,谁家做了啥好吃的,街坊四邻那叫一个门儿清。
我人生中第一次有了住“豪宅”的感觉是在1996年,爸妈工作的国企分房,个人仅需支付两万元,便可获得一套64㎡两房两厅住宅。虽然今天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对当时从记事起就在筒子楼里长大的我这一辈而言,已是改善型居所。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候在全厂职工中流传的一句顺口溜:“一楼脏,二楼乱,三楼四楼住高干……”当时分房的依据不以级别高低而论,仅考虑工龄长短和劳动嘉奖。我爸爸1979年参军,所以在分房这件事上妥妥地成了“高干”。
虽然我已想不起当时的房子是何等得“壕”,只是依稀记得有小伙伴因为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而在夜里睡觉都笑出了声。
学区房、配大型花园、离工作单位只需步行即可……今天回想起来,这套房子具备了除地铁以外,好房子的一切基本要素。
但这无疑与真正意义上的商品房还相去甚远。
小时候居住过的社区
最早的商品房与被时代限制的想象力
和同龄人相比,记者本人接触商品房也并不算晚。
我的大舅是妈妈的龙凤胎兄弟,早在八十年代便是留学的高材生。利用学习来的先进技术,在邯郸当地开起了一家中型纺织厂。
在那个时代尽管年收入有三四十万,可大舅这样的人在周边街坊口中,至多被称为“个体户”。
1998年,大舅在邯郸市中心的邯山实验小学附近买下了一处75㎡的三居室商品房,花了7万多元。印象中,那套房子装修得非常漂亮。
只是当年的国企大院里也人揶揄道:“国家分房64㎡,才2万元,他花7万买的也不比我们大多少!”
我爱北京天安门
1999年,在读初中前夕的那个暑假,我第一次来到首都北京。繁华热闹的王府井大街、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还有南方朋友几乎读不对名字的前门“大栅栏”(读音“大石烂儿”),都曾是我记忆里的“白月光”。就连那一年的天安门广场,都是我印象中最雄伟壮丽的。
对于一个十三岁的小孩子来说,实在不懂别的,只知道首都比我们老家街道繁华,好吃的、好玩的更多,还有让我张大嘴巴、叹为观止的地铁……
“要是能住在北京该多好……”13岁的我,有了在北京“置业”的想法。
直到今天,北京的各种美食依然让我馋到流口水
物换星移。
上世纪末,我那“在京置业”的想法还只是萌芽,但到了这个世纪,大人们会时不时流露出对某家某家在北京买房的艳羡。
大年初二傍晚,我和相识二十多年的同班同学陈涛约了个饭。就在高考那年,他的爸爸妈妈就把家里老人留下来的三套房卖掉,凑了120万元在北京南五环的亦庄贷款买了两套商品房。
“大大、阿姨还好吗?”我循例问道。
陈涛娓娓道来:“嗯,可潇洒了,大过年的让我一个人回姥姥(外婆)家过年,人家两个去广东珠海看度假房去了。”
“唉哟,这老两口跟得上形势啊!”
“毕竟十多年前就背着4000元的月供,早摔打出来了。尽管工作后贷款是我在还,但中间有好几年跟爸妈合住,能蹭家里的饭菜,还能把另一套亦庄(的房子)租出去,七攒八攒的,又在房山窦店买了一套房。再后来俩房子一起出租,他们度假房的首付就这么出来了。”
我听完后,拿起桌上的红星二锅头,提高了嗓门:“来来,满上满上!”
长久以来,河北人是挤破了脑袋在北京买房,城六区不行就五环外,五环外不行就昌平、大兴、门头沟,要还不行就北三县(香河、三河、大厂)。也有部分家庭会选择在天津买房。
而近些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高铁八横八纵的建设、观念的日新月异,让人才的流通更加便捷,让越来越多的家乡人走到了更远的地方。时代给了年轻人,更多的置业选择。
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 啊~五环,你比六环少一环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由于从事房产行业,回家几天来,话题基本未离开房产。细数老家的熟人圈,大家如今买房置业的确多了很多选择:
高中老同学赵鹏卖掉了邯郸和佛山的房子,咬咬牙在广州黄埔和番禺各买了一套房,虽然不是传统主城区,但这样的置换让他很满意;
在南京溧水工作的初中同学郑洁,则把房买到了更靠近主城的江宁区,据她讲,有天路过南京大学鼓楼校区的时候,她俯下身对儿子说:“宝贝,你的目标,是长大了努力考上这所学校,妈妈的目标也是努力工作,看看到时候能不能给你在这附近买套房。”
在重庆买了房的初中隔壁班小贾,在酒桌上非让我“站在专业角度上”分析分析,三年前8800元/㎡买的房,现如今为啥才11000元/㎡;
……
走得更远的,移居澳大利亚的亲戚,在该国第三大城市布里斯班买了一套独栋别墅。
走出去之外,走回来也是主题。记者在老家的房产圈里也不乏熟识的朋友,一位央企开发商的销售主管对我讲:“你发现了没?现在像保利、恒大、碧桂园这种大开发商在咱们家这块把主攻方向放在了你们返乡人士身上,打温情牌、房企牌、品质牌。”
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在外面打拼挣了钱的年轻人,除了给自己买上一套房之外,也会想着在老家把爸妈的房改善了。
新时代,属于幸福的奋斗者
快速发展的杭州,也吸引着各地人才的目光。
“95后”邯郸籍“杭漂”女孩白雪,心心念念的,是在杭州安家落户。
2016年毕业的白雪,目前在杭州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担任大客户经理,拿着相对丰厚的薪水,租住在主城区一个老小区里。
这姑娘不刷抖音、不打手游,兢兢业业工作之外,生活中关注最多的就是杭州楼市。白雪告诉我,她工作最大的动力就是在杭州买房的首付!
“起初我只是一名销售,不过在师傅的带领下,熟悉了公司的产品和对手的竞品之后,很快就上手了。”
白雪回忆起当初的职业起步,满满的都是感慨:“2017年,连续带小组拿过四个月销冠之后,领导让我转岗大客户经理,负责大型项目筹划与执行。虽然收入更高,但挑战也更大了。”
小姑娘很享受这份挑战,她也很喜欢杭州这座城市。而她认为:真正在一座城市安家落户,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窝。用她的话说,“跟男朋友吵架了就躲回自己的房子,一杯红酒配电影,顺便还能消消气!”
工作两年半的时间,白雪已经攒下近30万元。如果顺利的话,明年这时候她就能参加摇号了。
城市发展带来了人才的流动,迁徙的自由。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一座座熟悉或陌生的城市安家,这是白雪,以及千千万万在同样努力的年轻人的选择。
“为家奋斗”,为自己向往的美好生活打拼。感谢,每一个拼搏的你!
注:文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