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智媒
关闭

亚太智媒APP, 全新登场!

点击下载

地铁“白衣天使”的一场“手术”

独家观点

2019-02-06 14:11

他们也穿着白大褂,戴着白手套,车间就是“手术室”,他们是“地铁医生”。

1月21日,记者来到杭州地铁1线七堡车辆段的架修车间,探班“地铁医生”——杭港地铁车间维修部。

和人一样,地铁也会“生病”,也需要“体检”。这天,大修组2线维修工班的维修工正在对一辆列车进行60万公里架修作业。工班长吴鑫穿着一身白色防护服,俨然医生模样,开始了细心的“术前”准备工作。他将红闪警示灯放置到43号轨道前方,又将“不准移动”的蓝色警示牌挂在了列车头上,在确认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吴鑫示意同事启动固定式架车机,缓缓地将整辆列车从铁轨上顶起来。

整辆列车被固定式架车机顶起

当整辆列车悬至离地1.5米的半空中,吴鑫和另一名同事进入列车底部,开始“手术”——拆卸转向架。吴鑫像作“病理解剖”一样向记者介绍,转向架的拆卸过程中,有3个部位比较麻烦:其中横向减震器的操作空间非常小;空气弹簧因表面有胶,有时无法由工艺螺栓和自重进行分离,需要撬棍辅助;而中心销因承受整个车体重量,分离时最为艰难。

拆除螺丝

放置红闪警示灯

拆卸工作的精细程度不亚于手术,吴鑫和同事需要小心把握、紧密配合。“这次还算比较顺利,有时需要两天才能拆下。”吴鑫说。说话间,他又用撬棍帮同事一起拆下了空气弹簧,然后用胶布将空气弹簧的口子封住,防止进灰,确保电气路正常工作。

密切关注转向架上的每一处部件

“仔细检查所有部件已经与车体脱离,电气路已经保护到位。”在确认所有拆卸工作完毕后,吴鑫示意同事启动顶着转向架的固定式架车机,慢慢将转向架降至轨道上,相当于推出了“手术室”。

一台“地铁手术”顺利完成。经过后续维修保养,这辆列车将恢复“健康”,继续上路。

拆卸工作完成后,吴鑫的脸上和头盔满是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