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坪上的“小黄人” 20多年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2月5日,郭金海坚守在岗位上,观察、记录货物装载舱位的细节,保障春运每一个航班的安全。记者 罗斌 摄
2月5日上午9时40分,一架从北京飞来的A320飞机进入重庆机场机坪指定机位。
警示灯熄灭、轮挡放好、廊桥靠接完毕后,等候在一旁的郭金海快步上前,开启飞机货舱门,一丝不苟地观察、记录着货物装载舱位的每个细节。
今年53岁的郭金海是重庆机场的一名监装监卸员,因为身穿黄色工作服,被同事们称为“小黄人”。这个不为人们熟知的岗位,是航班起飞前的最后一道安全关口,即使是大年初一,也不敢有丝毫懈怠。
货物摆放关系飞机的平衡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航班要提前45分钟截载。”郭金海告诉重庆日报记者,航班截载后,机场的载重平衡室才能获取准确的旅客信息、行李信息。包括旅客中成人、儿童、婴儿的数量,座位分布等。
然后,载重平衡室会通过旅客总量、行李重量、飞机自重、燃油重量等,计算出该航班可以装载的货物重量,并在符合飞机重心要求的情况下,安排各个货舱的重量分布。
“如果前舱重了,飞机重心靠前,拉升就比较困难,落地时飞机容易冲出跑道;如果后舱重了,飞机重心靠后,飞机起飞和降落时机尾又容易擦地,都很危险。”郭金海说,他的工作就是要确保“装载平衡表”的安排得到最好的执行和落实。
20多年炼就一双“火眼金睛”
仔细核对货物件数、重量、分布后,郭金海开始安排装卸工卸货。
“不同机型的货舱构造不同,比如A320就分为1、3、4、5区,其中1区是前舱,3、4、5区是后舱。”货物卸完后,郭金海再次进入货舱,检查货物是否有遗漏,舱壁等是否完好。
此时,装卸工已拉着满满的几板车货物等候在一旁,这些货物将随着航班前往下一个城市——广州。记者看到,每一个板车上,都有货物对应的航班号、日期、件数、重量等信息。然而,因为货物种类不同,体积大小千差万别,要确保“装载平衡表”得到落实,需要监装监卸员对不同飞机的机舱构造、货物情况了如指掌。
“空客系列的飞机,大多前舱无氧,后舱有氧。这些猫狗宠物,放后舱。危险品放前舱。这些鲜货和行李,放在靠近舱门处,方便快速下货——”郭金海一边核对出港货物斗牌信息,一边按照“装载平衡表”的重量安排,指挥装卸工上货。
作为重庆机场第一批监装监卸员,郭金海20多年来已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不同种类货物,瞄一眼便知体积大小,如何在货舱内摆放才能达到配载平衡。
货物多了再也不用石头压舱
10时30分,所有货物装舱完毕,郭金海再次检查后,亲自关上舱门。
一直神经紧绷的郭金海终于放松下来,喝了一口水。“这个航班还好,不是很复杂,如果遇到中转或联程航班,就麻烦得多。”郭金海说,从1992年进入民航工作,他经历了重庆机场从T1航站楼开始的整个发展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坐飞机的人都不多,航空货运就更少。”郭金海说,很多时候,旅客坐在前面,后面货舱是空的,为了保持平衡,就需要放些沙袋、石头,业内称之为“压舱物”。
“现在不一样了,你看今天大年初一行李都这么多,说明坐飞机的旅客多。”郭金海说,“这些年机场货物的增长也很迅猛,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澳牛、龙虾这些都是量大的货。”
为了确保春运安全,郭金海已经连续5年未回家过年。就连前一天除夕夜,郭金海也是和同事一起在岗位坚守,严把航班起飞前的最后一道安全关口。